编者按:优秀期刊就是一张文化“名片”,它是社会变迁的缩影、时代前行的足音,更是互联网时代坚挺的“纸阅读”。

分级阅读专栏(观察这种纸阅读)(1)

坚守信党、为党的初心,是《新湘评论》始终不变的精神内核。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嫣 长沙报道

近日,由中宣部出版局主办、中国期刊协会承办的第六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结果在京揭晓,91篇(组)文章入选。

作为全国优秀出版物宣传重点推介活动之一、中国期刊界的最高荣誉之一,在此次活动中,湖南期刊在全国各省期刊中表现亮眼:由《新湘评论》刊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组文、《文史博览》上发表的《红色家书中的信仰与力量》文章、《湘潮》刊载的《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文章入选。

湖南期刊何以在第六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活动中走在全国各省期刊前列,三篇杂志文章获评期刊界国家级殊荣?我们不妨从湘版期刊的文化土壤与传承脉络里找寻答案。

穿越百年,湖南期刊缘何风生水起?

1914年,著名学者刘人熙深感国家内忧外患,高举船山精神的旗帜,砥砺国人、振兴中华,在郭嵩焘所办思贤讲舍原社址创立了船山学社。

时隔一年多后,1915年8月,刘人熙以王船山之名创办《船山学报》(今名《船山学刊》),成为湖南“资格”最老的刊物。

分级阅读专栏(观察这种纸阅读)(2)

1915年,著名学者刘人熙以王船山之名创办《船山学报》(今名《船山学刊》)。

百余年来,这本思想文化学术期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创新湖湘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受到读者广泛关注与好评。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中华文明悠久历史上涌现的25位思想大家,王船山是其中之一。

分级阅读专栏(观察这种纸阅读)(3)

船山学社旧址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山路。

“天崩地裂不汝恤,其生其死如飘烟。”

湖湘思想先贤王船山所构建的独特的船山学术思想体系对湖湘文化、对近代中国学术思想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本亲历了中华民族“衰而复振”“阙而复兴”非凡历程的国学津梁《船山学刊》,正是发轫于这样的思想源流之中。

如今,凝聚了大批仁人志士和海内外学人的百年老刊《船山学刊》,成为了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正沿着全面、科学研究船山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迎风前行。

分级阅读专栏(观察这种纸阅读)(4)

青年毛泽东编写《湘江评论》旧址。

激扬文字,肆写青春。

在湖南,有一本百年老刊享誉全国,刊物里的文字如同“时代呐喊”,它就是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刊《新湘评论》。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919年7月14日的长沙,26岁的毛泽东发出时代之问,这一年,毛泽东实现了从教员到革命家的转变;这一年,《湘江评论》(今名《新湘评论》)杂志应运而生,昂扬澎湃的新思潮激荡在湘江两岸。

正是这本以其大无畏的革命气势向当时落后的、腐朽的社会宣战的《湘江评论》,对当时的青年学子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湖南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做好了思想准备,同时也成为了《新湘评论》的精神源头和基因根脉。

2019年7月,《湘江评论》创刊一百周年之际,《新湘评论》全新改版,进一步明确了“姓党名理字新湘”的基本定位。这本以“评论”为刊名的地方党刊,始终把评论作为一面旗帜高高举起,在“评”字上下功夫,在“论”字上求深度,穿越百年峥嵘岁月,历久弥新。

分级阅读专栏(观察这种纸阅读)(5)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湖南勇立潮头,成为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舞台。图片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从倡经世致用,蔚为一代宗师的王船山,再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心忧天下、敢为人先”,鼓舞着三湘儿女前承后启,不断开拓,铸就了湖湘文化之魂,也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湖南期刊。

一路高歌,湘版社科期刊何以向风而行?

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热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湖南期刊根深叶茂,正在于它脚下有着丰赡的文化沃土。

纵观百年党史,湖湘英雄灿若星河,在革命年代,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进入新时代,又涌现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为民书记”郑培民、“时代楷模”黄诗燕、余元君等一批享誉全国的重大典型。这些,都为湖南期刊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党的故事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分级阅读专栏(观察这种纸阅读)(6)

《湘潮》创刊于1983年,是全国党史优秀期刊。

《湘潮》创刊于1983年,作为党史期刊,始终围绕中心大局,坚持创新宣传理念,精心做好主题宣传工作。2019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湘潮》杂志由原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划转为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管、湖南人民出版社主办,《湘潮》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杂志朝着做好党史、国史宣传,传播主流价值,切实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目标奋力前行。

此次入选第六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的《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一文,刊载在《湘潮》杂志2021年第10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文章紧紧围绕“学习‘七一’重要讲话”这一党史领域重大关键议题,系统阐述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新时代党史工作的指导意义,为党史研究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实事求是的指引,在学界业界引发热烈反响。

分级阅读专栏(观察这种纸阅读)(7)

《湘潮》杂志刊载的《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文章。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湘潮》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读者心声统一起来,着力打造党史人的心灵读本、红色基因的传承纽带。这份刊物是湖南精品期刊中的一个鲜活缩影。

1950年,“三湘教育第一刊”《湖南教育》创刊,这本毛主席两次亲笔题写刊名的经典老刊,70多年间,与时代同呼吸,生动记录了湖湘教育的足迹。它也从一本刊到一个社,再到建立湖南教育报刊集团,不断壮大。《幼儿画刊》《小学生导刊》《初中生》《高中生》《爱你》《年轻人》……与母刊《湖南教育》互促互生,共同引领、服务全省广大师生。

分级阅读专栏(观察这种纸阅读)(8)

“三湘教育第一刊”《湖南教育》。

《湖南教育》自创刊以来,先后推出了素质教育的“汨罗经验”、乡村教育振兴的“泸溪经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新田经验”,以及马安健、覃申媛、黄泽南、胡昭程、黄伯云、桂卫华、吴安华等数十个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湖南期刊人,用孜孜不倦的坚守,打造精品,让一篇篇充满隽永深情的文章,与读者不期而遇。

分级阅读专栏(观察这种纸阅读)(9)

改版后的《芙蓉》,品牌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中国文学期刊风向标。

1980年,湖南出版界一朵“芙蓉”花开。

端庄清新的《芙蓉》在众多文学期刊中独具一格:在变幻多端的社会变革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反映现代人命运沉浮与心态矛盾。

40多年来,由湖南文艺出版社主办的《芙蓉》,以其生动的创造力、广阔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凝聚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文坛“湘军”,团结了一大批国内一流作家,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具有深远影响。曾陆续发表巴金、冰心、丁玲、周立波、王蒙、黄永玉、王安忆、苏童、麦家、迟子建等一线名家作品,推出了老藤、徐则臣等实力作家,扶持了双雪涛、董夏青青等文学新锐。

为了进一步打造文学湘军的重要阵地,2021年上半年,杂志在作品质量同等的情况下,优先推介湖南作家,每期拿出20%左右的版面刊发文学湘军力作,不定期策划“湖南作家小辑”,全面展现湖南作家风采,为湖南作家走向全国提供桥梁。

芙蓉正当花开时!2022年,湖南文艺出版社、《芙蓉》杂志社成为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共同发起人,期刊编辑们继续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向着新的文学高峰攀登。

深耕内容,以精品奉献人民,湖南期刊人将一粒粒“红色文化种子”,播撒在三湘大地,浸润着湖湘儿女的心田。

交相辉映,湖南科技期刊为何风景独特?

湖南有100多名湘籍院士,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

据统计,当今9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是通过科技期刊与广大科技工作者见面的。而在湖南,院士专家领衔办期刊,成为了全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分级阅读专栏(观察这种纸阅读)(10)

湖南部分知名科技期刊。(王登 摄)

记者梳理发现,黄伯云、丁荣军、柴立元、邹学校、刘仲华、罗安等9名院士分别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机车电传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和《中南大学学报(中、英文版)》《辣椒杂志》《茶叶通讯》《计算技术与自动化》等科技期刊主编或编委会主任。这些院士,领衔办的都是核心科技期刊。

院士领衔,让期刊的专业性、品牌度有保障,更为推动重大科技攻关、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这一现象,正是得益于湖南科技发展中一片温润的成长沃土。

2022年初,湖南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四大实验室为引领,构筑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平台体系。2022年12月,随着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重要节点实验室的全部亮相,湖南四大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集结完毕,整装出发。这让更多的优质科技资源通过集聚效应,落地转化为科研成果,也为湖南科技期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大量现实素材。

分级阅读专栏(观察这种纸阅读)(11)

在这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上,湖湘期刊用文字的力量与时代同频共振。张必闻 摄

在这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上,在湖湘“经世致用”的深厚土壤里,湖南期刊用文字的力量与时代同频共振,让文化薪火相传,展现着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

面向未来,伴随着缕缕书香,湖南期刊为进一步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蓄积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