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1)

“爸爸呀!你我虽然你隔着两个世界,永无再见面的那一天,但我却刻骨铭心,昼夜思念与您从未有片刻分离……”

这是陶斯亮写给父亲陶铸的一段话,也是感动了无数的人一段话。这段感人肺的话的背后是一对父女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2)

革命榜样,清正廉洁

陶斯亮的父亲陶铸是杰出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党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一生都在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做贡献。

陶铸是一九零八年生人,老家在湖南省祁阳石源洞。一九二六年,陶铸考进黄埔军校,也就是在这一年,年仅十六岁的陶铸开始参加中国地方的兵运工作。

陶铸虽然当时年纪小,但是在工作上却是十分认真,丝毫不比那些成年人差。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3)

一九二九年,陶铸担任中共福建省秘书长,后来升任福建省书记。

一九三零年,时年二十二岁的陶铸带领着十一民勇士,在白天奇袭厦门监狱,创下闻名全国的厦门破狱斗争。

在这次的破狱斗争中,陶铸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临时应变能力。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4)

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陶铸多次展现出了自己优秀的监狱斗争经验。

一九三三年因为叛徒的出卖,陶铸在上海被国民政府被捕,被囚禁了四年。

在被国民政府囚禁的期间,陶铸不仅自己誓死不屈,展现出共产党人高尚的气节,还团结鼓舞被囚禁的战友,对抗敌人的折磨。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5)

一九四零年,陶铸到了延安,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新一阶段的工作。

他先后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任宣传委员这样的重要职位。

陶铸不仅在工作上认真,在生活上也是一个十分简朴的人,从来都不注重物质上的享受。

新中国成立之后,陶铸被调去到广东地区工作。

陶铸在广东地区的房子并不好,房间阴暗潮湿,少见阳光。在广东这样的地方,一遇到梅雨季节,房屋回潮,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6)

机关同志们看到了陶铸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提出为他更换房子。

没想到,却被陶铸一口回绝,拒绝的理由竟然是“生产上不去,住那么好的房子,吃那么好的饭,心里过意不去,群众也不答应。”

一直到一九六五年,陶铸的妻子曾志身患疾病,被医生要求多晒太阳,陶铸才同意将住了十几年的房子维修了一下,保证妻子可以晒到太阳。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7)

陶铸为人正直,一生都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

作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陶铸正真做到了克勤克俭,清正廉洁这八个字提出的要求。

陶铸这样的品行也在无形之中影响到了自己的孩子。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8)

他对女儿陶斯亮说:“我是不会给你存钱,的你以后要靠自己的本事。我干了一辈子革命,没有任何要求,只是希望死了以后,人们在我墓前立块牌子,什么官衔和生平事迹都不要写只写上‘共产党员陶铸之墓’八个字,也就心满意足了。”

父亲的话深深的影响着陶斯亮,她从小就意识到认不应该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要学会做出实事。父亲陶铸对陶斯亮的影响是绵长且深远的。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9)

兵荒马乱,健康成长

一九四零年陶铸来到延安,在延安开始了工作的新阶段,同时也开始了人生的新阶段。

来到延安一年之后,陶铸的女儿出生了,陶铸给她起名为陶斯亮,意思是“如此这般的高风亮节。”

陶斯亮的童年在延安度过,四岁那年她被父母留在了延安保育院。照顾陶斯亮的是杨顺清,他参加过万里长征,是一位经验充分,意志坚定的同志。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10)

陶铸被委派到东北沦陷区,组织敌后游击队。妻子曾志主动要跟随丈夫,离开延安,主动北上。

陶铸和曾志的离开,只留下四岁的女儿。分别的那天,陶铸和曾志都十分不舍。曾志更是一步一回头,在无限的煎熬与不舍中,为了革命事业,离开了女儿。

陶斯亮虽然小小年纪就与父母分别,但是好在她还有照顾她的杨顺清。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11)

图 杨顺清和陶斯亮

杨顺清对陶斯亮很好,他像照顾自己的女儿一样照顾着陶斯亮。不管有什么好东西,杨顺清总是不舍得自己用,他都会留给小斯亮。

不仅如此,为了给陶斯亮改善生活,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纺线赚钱。

回忆起这位杨叔叔,陶斯亮的眼中总是充满着感激和光亮,“杨叔养了只鸡,下了蛋,自己不吃留给我吃。”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一个四十多岁的老红军带领着一个四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早就超越了血亲。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12)

图 杨顺清

陶斯亮在离开延安的路上遇到了国民党飞机的轰炸,是杨顺清一路保护她。

“我只记得我坐在驴背上的柳条框里,吓得哇哇大哭。杨叔带着我,为了避开危险的国统区,从延安转到胶东半岛,再从胶东半岛借道朝鲜半岛,最后经图们江到达东北,我们整整走了一年的时间,才见到爸爸妈妈。”

虽然童年兵荒马乱,充满危险,但是好在陶斯亮也健康长大了。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13)

图 陶斯亮为杨顺清立碑

父亲的爱,细腻深远

都说父亲的爱像是一座大山,这句话放在陶铸身上也同样适用。只不过他对陶斯亮的爱出了深远之外好多一份细腻,一份无微不至的关心。

一九四九年三月,陶斯亮跟随父母从沈阳来到北京,然后又抵达武汉。

那个时候,陶铸被任命为四野政治部主任,曾志被任命为中南局重工业部副部长。虽然一家人好不容易又在一起生活,但是父母亲的工作依然很忙,一家三口能够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

这样的生活也锻炼了陶斯亮独立自主的能力,小小年纪的陶斯亮已经学会如何安排自己。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14)

陶铸和曾志虽然工作忙,但是依然不忘记对女儿陶斯亮的关心。

陶斯亮的整个中学时代,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和父亲陶铸一起度过的。也是在这个时间里,陶斯亮感受到了父亲细腻有深远的爱。

广东的天气闷热潮湿,尤其是到夏天,高温混着空气中的水汽,让人好像身处一个大蒸笼一样。

陶铸担心陶斯亮因为热而不穿衣服就睡觉会着凉,总是要在晚上看看陶斯亮有没有穿睡衣。

夏天的广东不仅闷热潮湿,蚊虫也多。陶铸每天都会细心地将女儿的蚊帐放好,以防蚊虫打扰到女儿的休息。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15)

父亲对自己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的照顾全被陶斯亮看在眼里。

陶斯亮说:“这一时期,父亲虽然非常忙,但是对我的关心非常细致……连我日常穿衣服父亲的希望我能穿得漂亮一点,头发要是输的太板,总忘不了给我呼噜乱一点儿,说这样更漂亮。父亲甚至不许我光着脚走路,担心脚指头长开了不好看。”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16)

除了生活上的关心,陶铸也十分注重陶斯亮的心理成长。

他会定期给女儿总结优缺点,还让陶斯亮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写下自己的心情。

在陶斯亮眼里,父亲是一个细腻又感性的人,不像是国家干部反而更像是一位诗人。“父亲有诗人气质,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不太适合当政治家。”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17)

一九六二年,陶斯亮考入上海军医大学,这意味着她要离开广州,再次和父母亲分别。

这一次的分别和小时候的分别不同,这次是她走向独立自主的开始。

对于女儿上学,陶铸的感情有些复杂。他既为女儿考上上海军医大学感到高兴,又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伤感。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18)

陶斯亮开学前夕,陶铸把女儿叫到身边,为她讲述了李密《陈情表》中的故事。

讲完故事后,陶铸深情的看着女儿,缓缓地说到:“亮亮,我们也是相依为命的父女,你知道爸爸是多么爱你,但是爸爸对你没有任何个人要求,只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我相信你不会辜负爸爸对你的期望。”

父亲对自己的这一番话,被陶斯亮一直记在心里,也一直影响了她后面的生活和工作。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19)

在上学的时候,陶斯亮认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在工作的时候,陶斯亮兢兢业业,照顾病人。

一九九一年,陶斯亮主动放弃了自己公务员的身份和副局级的待遇,来到了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市长协会担任副秘书长。

这里的条件和待遇远不如她之前的工作,但是陶斯亮依然做得无怨无悔。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20)

因为她一直记着父亲对她说的话,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

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在寻找着父亲所说的对人民有用的工作,为了这份工作,她放弃了中央统战局的副局级干部待遇成为一个没有任何保障的社会人士。

不求优越的待遇,不求显赫的地位,只求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幸运的是,她最终找到了。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21)

书信往来,尽是深情

“爸,小亮是带着我对您多么深沉的眷恋之情,成长,出生的和在他身上融进了我对您全部的热爱和思念,他怎么能不像您呢?”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陶斯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的文章,这是一封她要写给自己已故父亲陶铸的公开信。信的内容真实感人,字里行间全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思念。

陶斯亮写给陶铸的信的内容,让人想起了李密的《陈情表》,都是感人至深的亲情。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22)

陶斯亮写公开信回忆自己的父亲也不是偶然,而是有原因的,文字交流是陶斯亮和父亲常用的沟通方式。

在陶斯亮小的时候,陶铸就会要求她每天写日记,并且会亲自批阅。

陶铸通过陶斯亮的文字了解女儿的成长和心境,陶斯亮通过父亲的批注了解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和教会。长大之后,陶斯亮和父亲之间开始用书信往来。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23)

在一封封往来的信件当中,父女俩相互倾诉着自己的生活,进行精神上的沟通。

陶铸一直是一位非常严格的人,他在阅读女儿写给自己的信件的同时,还不忘记给女儿“挑挑刺儿”。

“亮亮,你要记得父亲的这些话,写信和写短文的时候,笔画要写清楚,字迹也不能模糊,还有段落要划分清楚。不能给人一种看有看不懂的感觉,标点符号的标注也要严谨,不能随意使用标点符号,在写完信和文章的时候,要再去仔细阅读一遍,发现错别字的话,要及时改正过来,做一个严谨的人。”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24)

看到父亲的心中给自己指出的这些问题的时候,陶斯亮既感动又无奈。

感动的是,父亲给自己指数的问题详细而具体,可见父亲对自己的信阅读了很多遍。

无奈的是,受到父亲的批评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25)

陶斯亮在《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中这样写到:“亲爱的,爸爸十一年了,我不知在默默中给您写了多少封信。我既不能让人知道有没有可投之处,可我却不停地写,不停地写。写在纸上的我,不得不一封封毁掉,可写在心上的,却铭刻得越来越深。”

即使是在父亲去世之后,陶斯亮也依然忍不住给父亲写信。她已经写信当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寄托着她对父亲无尽的思念。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26)

现在再看《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陶斯亮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整封信很长,总共有五个部分。

这不仅仅是一封信,一篇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更是一种交代,一个女儿对父亲的交代。

正如在陶斯亮在信中最后写到的:

“现在,我终于给您发出了十一年来在纸上和心上反反复复写的这封信。它仅仅是我做为一个女儿在短短的时间里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它怎么能装得下我积郁多年的感情,又怎么能表现您四十多年 来的战斗生涯呢?它仅仅是一朵小小的白花,是女儿向您致哀和报春的一朵小小的白花。关于您一生的功过,党、人民和与您共同战斗过的同志是会给予正确评价的。”

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陶斯亮爸爸呀你我虽然隔着两个世界)(27)

陶铸虽然早就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为人民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却不会被我们忘记。陶铸不仅仅是陶斯亮心中的英雄,也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