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日播放量破亿,到口碑崩塌,《三体》动画版只用了半个月。

10天前,动画豆瓣开分达到7.2分。如今,已滑到5.4分。

有一说一,作为三体IP第一部问世的影视作品,这部动画出自B站,由腾讯旗下艺画开天制作,斥巨资耗时4年,依然以“崩坏”收场。

此前,游族影业打造“三体宇宙”多年,至今尚未溅起水花。这个超级大IP的运营之路,咋就一直不顺畅?

三体动画为什么这么烂(动画评分跌到5.4)(1)

动画版口碑崩坏

说起这部动画,是三体IP开播的第一部衍生剧,前期自然万众期待。

不过,大家对其期望多高,现在骂声就有多大。开播后,第一个出圈的热搜竟然是“建模丑”。

按理说,制作方为艺画开天,曾获得过金龙奖,作品《灵笼》是B站的超级爆款。按理说,在制作和编剧能力上,本该让观众放心,结果却透着一股“塑料味”。

同时,他们在细节处理上也相当草率。比如,罗辑在大学上课时伸出手指,竟然有4个指节……创作团队的严谨态度如何,我不说。

三体动画为什么这么烂(动画评分跌到5.4)(2)

要知道,网传三体动画的制作成本高达1.5亿,每分钟就得烧50万,呈现出这样的效果,确实让人始料未及。

若说美术设计还能被原谅,那么最要命的,就是剧情改编严重跑偏。叙事没有任何条理,而是把心思花在毫无意义的细枝末节。

渗透在各个环节的问题,让动画显得粗制滥造。到头来,书粉不接受,路人看不懂,怎么不崩坏。

目前,《三体》动画的评分已跌到5.4分,且还在下降中。

三体动画为什么这么烂(动画评分跌到5.4)(3)

三体IP的困境

算起来,从2009年刘慈欣首次转让《三体》改编权起,14年来,游族、B站、腾讯、慈文传媒、十月文化、网飞等众多巨头参与其中,却没能拿出一部像样的作品。

回头看三体IP的心路历程,其实相当坎坷。

2009年,导演张番番“慧眼识珠”发现这部作品,用10万元的超低价格“捡漏”到改编权,不自量力地想自己改编这个宏大的故事,平白耽误了电影改编的最佳时期。

原定于2016年就该上映的《三体》电影,到现在还没消息。

2018年,林奇花1.2亿元从张番番手里拿下三体,还成立三体宇宙公司,专门负责IP运作。结果大家都知道,最终被自己人许垚捅了刀子,甚至黯然殒命。

游族影业CEO孔二狗,早期曾表示:“像《三体》这样伟大的科幻作品,一定要中国人来做,要毁也要毁在我们中国人手里。”没想到,竟一语成谶。

三体动画为什么这么烂(动画评分跌到5.4)(4)

如今,林奇离世,三体宇宙陷入群龙无首的尴尬境地,空有伟大IP却无人统领运营。

B站是三体宇宙的股东之一,双方围绕IP有不少业务合作,而国漫和游戏又是其核心发力点。因此,小破站曾被认为是三体宇宙的最佳“接盘侠”。

不过,B站近年来深陷亏损泥潭,最近还爆出裁员消息,大概率没有精力拿下这个价值与风险并存的超级IP。

其他潜在卖家,腾讯、字节跳动等,同样问题一大堆。

刘慈欣的科幻IP矩阵,随便拎出几个故事,比如《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都能火。反而更宏伟,更有粉丝基础的《三体》,在IP运营上屡战屡败,实在可惜。

三体动画为什么这么烂(动画评分跌到5.4)(5)

国产科幻还需再接再厉

事实上,从这次《三体》动画的争议可见,改编作品最大的难点在于怎么兼顾题材差异、商业化和粉丝期望三方面问题。

虽说三体IP有足够大的影响力,但它作为科幻作品,门槛并不低,对创作团队科研知识和文学素养都有一定要求。

因此,若不考虑更加通俗反馈感更强的改编模式,恐怕很难吸引到更多普通观众。

未来,如果想把《三体》改编成游戏,恐怕还要考虑的东西更多。

另外,在《三体》爆火的影响下,近几年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布局科幻领域。

比如,去年的UOD大会上,Funplus CEO钟英武不仅分享了对科幻题材的理解,更是把科幻和IP领域定为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

同时,市面上已经出现《无尽的拉格朗日》《幻塔》《逆战》等多款科幻作品,反映出背后网易、完美和腾讯对科幻的布局。

只是,在开发过程中,项目组需要认真想清楚,自家对科幻题材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又要做到哪种程度才行。

三体动画为什么这么烂(动画评分跌到5.4)(6)

话说回来,即使动画版再拉垮,也打响了三体IP影视化的第一枪。

接下来,市场将会迎来一波密集的三体改编热潮。比如,腾讯和网飞各自制作的《三体》剧版即将会进入宣发期。

作为观众,我们期待科幻作品能越拍越好,扩充影视作品的类型。同时,也期待三体宇宙能尽早找出改编《三体》的正确方法。

毕竟,这部享誉全球的作品,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