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排宴》剧中之主要演员王易风

龙虎争霸电视连续剧演员表名单 三关排宴剧中之主要演员(1)

1957年春夏之交举行,《三关排宴》一剧,为此次会演荣获头等奖剧目之一。该剧原名《忠孝节》,于六十年代初,经赵树理亲手改编,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为戏曲艺术影片,向全国各地发行。好戏应有好演员演出,才能得到广大观众之赞赏,本文只拟粗略记叙该剧中之主要演员于次,草录以备忘。

1957年会演时,《三关排宴》中之佘太君,由男演员温喜云扮演,他是上党梆子著名生角段二淼之大弟子。二淼于民国二十四年,曾在省城演出半年,观众赠与“誉满并门”之锦幛一幅,载誉面归。有名师必有高徒,温喜云为二淼之大弟子,扮演佘太君,老成持重,稳健端庄,重礼貌,顾大节,和而不流,哀而不伤,有礼有节。分寸得当。此为三十余年前之事耳,至今记忆犹新。

60年代初拍摄《三关排宴》影片时,由另一批演员组合拍摄。郭金顺扮演杨四郎,他是抗战前省城观众曾誉为““宫调泰斗”赵清海的弟子,战的金顺亦随师赴省城演出,观众曾赠与“后起之秀”的锦幛。天赋噪音条件甚好,无论唱上党梆子,上党皮簧与昆曲,其高亢激越之声腔,或深沉旋转之音律,如行云流水,空谷传声,使广大观众听之赏之,心旷神怡。他戏路甚宽能戏很多,据《中国戏曲志--山西卷》724页载“金顺从艺五十八年,演出了数以百计的剧目,如上党梆子《三关排宴》、《两狼山》、《徐公案》、上党皮簧《打金枝》、《九龙峪》、上党昆曲《长生殿》、《赤壁游》,现代戏《白毛女》、《赤叶河》、《十里店》等在若干剧目中,有领衔主演者,亦有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者,不便一一详叙。他在戏曲影片《三关排宴》中,扮演杨四郎,台词不多,表演难度较大,本来是堂堂正正的杨家将却在战斗中被辽兵所俘,并指为驸马,直至宋辽议和,三关排宴时,身为驸马,只能随从于肖太后左右,进关时躲前错后藏头露尾,本想蒙混进关,避免是非。孰意与宗保相遇,被其侄子认出伯父。施礼致意,却使之无地自容当即以其帽盖眉梢,袖遮辽装,自惭自悔,跺足侧身进关。宴起之后,生身老母即在席前,纵有思亲之心,亦不敢正视老母。几番欲上前拜见慈母,迫于岳母之威严,不敢轻易离开。不料在议和达成之后,老母在筵席上直呼其名曰:“四郎!”他一听慈母呼唤,不由自主地上前拜见,礼毕即立于宋将一边。当自己清醒过来,很不自然地瞻前顾后,又恐辽方岳母呼喊,左右为难。肖银宗目睹此情,出乎意料之外,为争取其婿返回辽方,亦直呼其名曰:“木易!”他一听岳母呼唤,习惯性地又转向辽方,拜见岳母。我在看此影片中,深感演员在一剧之中,扮演正面人物,有若干高难度之动作,固然不易;反之在《三关排宴》中扮演四郎式的这种角色,反映他的内心世界,前进不能,后退亦不可,在宋营中为他人所唾弃,在辽方亦为不屑一顾之人,以至杨府之烧火丫头杨排风,亦给予极不礼貌之数话奚落,使之自惭自悔、无路可走,只得自尽自亡。在戏中扮演此类“自作孽,不可活”之角色,将其内心世界表达出来,谈何容易,郭金顺能为此逼真演出此角,实为一般人所不及,不愧为当时上党戏中须生之冠。

郝聘芝与吴婉芝,为上党戏第一代女演员之佼佼者,在《三关排宴》影片中,聘芝扮演佘太君。她于战争年月,先在潞城大众剧团学艺、后至绛河剧团与胜利剧团,以至长治红旗剧团从业,后调至晋东南上党剧院。她从学艺至从艺数十年中,上党落子与上党梆子兼唱,功底相当扎实,唱腔运转巧妙,委婉动听,使广大观众悦耳舒心。在《灵堂记》中她扮演包夫人,不仅演技纯朴自然,风度气质雍容大方,不愧为包大人之夫人。当包大人欲智擒赵王,定计假设灵堂时,她哀哀怜怜,哭祭夫君,巧使手脚,即使赵王上钩。其间既未失夫人之身份,亦未失端庄贞静之本质,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十分得体,为广大观众所赞颂。

在准备拍摄《三关排宴》戏曲艺术影片时,选定由她扮演佘太君,不少人似感如此老成练达,德高望重,代表宋室朝庭奔赴三关为宋辽议和之特使,恐难胜任。因聘芝乃唱小旦青衣之演员,实为《七星庙》剧中扮演佘赛花之演员,此次委以重任,深恐其言谈举止,难尽如人意。及见其影片之后,居然是六七十岁之老太君,台步言谈,相当庄重。以至迎宾入关,相互揖让,彬彬有礼;入席后在如此大场面中,以外交辞令,互致问候,交谈有关事宜,至议和既成,毫无越礼之处。而后以老母之身份,直呼四郎,促使剧情进入新的矛盾,而四郎不得不转席拜见老母,是时杨家将诸人,皆责其失节而不予理睬,后以杨排风之谴责,使其无地自容,愧难见人,自尽身亡。太君却哀呼数声:“四郎!……”其声饱含母子之情,亦以其能在席前尽节发出几声苦笑,白中以声传情,是聘芝独到之处,实乃难能可贵。

吴婉芝学艺于高平县梆子剧团,在战争年月登台演出,后调至上党剧院。建国之初,即为上党梆子戏中女演员鹤立鸡群之人物,嗓音条件甚好,唱腔流畅舒展,观众极为赞誉。五十年代初,数次来省城演出。以《皮秀英打虎》等戏著名,表演别具一格功底超群出众。在拍摄《三关排宴》影片中、扮演辽主肖银宗,既能领兵征战,亦能在朝中驾御文武百官。此次宋辽在三关议和,她与宋方之佘太君,实为当时两位女政治家之聚会议和。进关时以礼相见,相互揖让,入席后不卑不亢,平等交往,对答如流,旗鼓相当,使若干年来兄弟民族互相残杀之惨祸,从此偃旗息鼓,达成议和。后部因木易之死,涉及桃花公主之归宿,亦示其拜见老太君赐教。在音容举止,应对礼节等方面,不失其为一邦之主的气度。之后桃花公主也为之殉节,银宗在节制悲衰中,相告别,亦无失礼之处。婉芝对此人物之塑造,亦以大节为重,分寸得当,演出相当成功。

她在十年动乱之中,亦未参与派性斗争,安分守已,致力于培养后代。对其爱女吴国华进行认真的培养教育,使其在戏曲表演艺术上进步特大,堪称为后起之秀。数年后荣获全国戏曲梅花奖,已为上党戏曲界旦角之冠,实与婉芝的培养教育不能分开。

《三关排宴》是一本好戏,亦全靠诸名家之配合默契,能达到如此好的效果。太行山乃藏龙卧虎之地,剧种多,名演员亦多,已往曾见过若干精彩之演出,惜时过境迁,未能深入调查研究,不便一一评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