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白金蕾)近日,快手发布《2021快手社区治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在“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指引下,快手在原创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权益保护升级,协同各方严厉打击黑灰产,关停涉诈骗账号50万余个,通过反诈平台线上系统报送涉诈线索1.7万余条,配合各地公安部门进行线下打击涉诈骗集团25个。

快手打击恶意营销账号(快手社区治理报告)(1)

升级原创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32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9.34亿。

报告显示,2021年,快手社区治理在原创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权益保护升级。

2021年6月1日,新《著作权法》开始施行,新法将“类电作品”更改为“视听作品”,不仅快手“老铁们”对自己独创的短视频作品享有著作权,也为平台打击抄袭、搬运等侵权行为提供了法律武器。快手在此前的“原创保护计划”基础上,再启动“运营代维权”机制,为原创作者建立快速维权通道。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不满16周岁不得开通网络直播,平台应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消费和打赏。快手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专项治理小组”,全面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自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细化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权利义务边界。快手从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产品优化、应急响应等维度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方面加厚了保护墙。

严打黑灰产,帮商家补贴、活动止损超亿元

哪里有流量,哪里能够获利,哪里就有黑灰产聚集。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违法犯罪形势严峻复杂,骗术手法翻新极快、隐蔽性更强。

快手打击恶意营销账号(快手社区治理报告)(2)

报告在“打击”篇中,强调对包括网络诈骗在内的黑灰产进行了重点打击治理。“为保障用户体验和财产安全,快手社区专门成立反诈治理专班,以‘事前教育,事中阻断,事后打击’为策略,搭建了异常行为、诈骗话术等上千个风控模型,从易受骗行为识别、诈骗人意图识别两个纬度,对不同人群进行分层治理。”

2021年,快手主动处罚涉嫌诈骗账号367.5万个,主动拦截阻断超94%的诈骗行为发生;2021年下半年,快手协助工信部开展反诈工作,完成了与工信部反诈平台的系统对接,实现了涉诈骗账号关联处置、注册信息查询、涉案数据共享等多项功能,有力推动了平台内的反诈工作。

截至2021年底,快手关联核查4批次共计3300万个涉诈骗账号,关停涉诈骗账号50万余个;同时快手通过反诈平台线上系统报送涉诈线索1.7万余条。配合各地公安部门进行线下打击涉诈骗集团25个,采取刑事措施108人。

快手对网络色情、刷单刷量、虚假宣传等也实施了重拳打击:2021年,快手日均拦截涉嫌刷单账号超过8000个,拦截异常交易近20000次,帮助商家各项补贴活动止损超过1亿元;在治理恶意虚假流量问题中,平台建立了一套覆盖准入审核、风险感知、实时拦截、作弊处罚、智能巡检的全面治理机制,2021年处罚了近千个违规内容提供方,为平台和商业合作方节省消耗达上百万元;在打击劣质商家方面,2021年累计识别劣质商家300余个,处罚违规商家1.3万人次,处罚24万人次,处理53万余场违规直播。

2021年,快手联动及配合警方侦办案件264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3名。2022年,快手将继续深化跨平台合作,充分发挥产品、技术、社区优势, 协同公安、法院等各方力量,重拳打击网络侵权、诈骗、色情、刷单刷量等黑灰产,筑牢平台天朗气清、正向有用的价值基础。

开放共治,鼓励用户举报不良信息

报告显示,2021年,快手对积极参与举报活动的用户精细化运营,通过社群运营、月度奖励等活动,鼓励用户积极举报不良信息。

2021年,快手在服务用户、增强用户体验方面尝试了多种创新:包括“线上自助答题解封”、“对非恶意用户以考代罚”、“完善外显提示”、“升级账号违规诊断工具”等,积极提升用户体验,推动用户参与治理。

报告最后强调,鼓励用户参与治理,快手社区将继续与各方携手,遏制借未成年人牟利等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现象,严惩散布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人身攻击等有害信息的行为,严打虚假营销、无底线炒作、收割老年人流量等各类破坏平台健康生态的行为。“2022年,快手将继续秉承‘用科技连接善意,实现平台共享价值’的使命,努力用有温度的科技,持续提升每个人独特的幸福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金蕾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张彦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