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兆说

说到“赛车”题材电影,相信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速度与激情》系列。

从2001年起,《速度与激情》在大银幕上飞驰了17个年头,系列全球票房累计取得近50亿美元,成为环球影业的招牌电影系列。与“漫威电影宇宙”一样,《速度与激情》系列在同类型题材电影中独占鳌头,市场地位难以被撼动。

距离系列上一部已过去两年,环球影业自然不会让这块招牌“闲”着,外传电影《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呼之欲出。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1)

《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以正传中美国外交安全局特工霍布斯和前英国军事特工肖这对欢喜冤家为主角,讲述了两人面对无政府主义者克斯顿制造的生化武器威胁,不得不联手的故事。

从预告来看,《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在保持正传中火爆飙车场面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商业元素:街道飙车、高空速降、摩托特技、空中战斗等场面接踵而至,震撼视听。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2)

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速度与激情》系列早已从二流犯罪电影蜕变成顶级视效大片,从一颗幼苗成长为今日的苍天大树。《速度与激情》系列非但没有被市场淘汰,反倒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熠熠生辉,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期,就来回顾一下生命力顽强的《速度与激情》系列,一起来看看吧:

无心插柳柳成荫

用“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来形容《速度与激情》系列的诞生再合适不过了。

2001年,《速度与激情》上映。“无大牌、低成本、糙剧本”,环球影业对这部以赛车为题材的“三无”电影并不抱太大希望。出乎意料的是,《速度与激情》一经上映便风靡全美,成为当年秋季至次年春季美国青少年最喜爱的电影。最终,《速度与激情》以38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取得了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佳绩。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3)

《速度与激情》的故事可谓乏善可陈,警察卧底的套路屡见不鲜,毫无亮点。

虽是“三流剧本”,但影片中呈现的街头赛车却是一流水平。在影片主演的带领下,神秘、热血、刺激的地下赛车向观众拉开了帷幕:夜幕下飞驰的肌肉车、轰鸣的赛车引擎声、俊朗辣人的赛车手。除了“赛车与赛车”的较量外,影片还增添了“赛车与卡车”“赛车与火车”的比拼,精彩无比的赛车场面彻底掩盖了剧情上的短板。

除了一流的赛车场面外,《速度与激情》两名主角的性格设定也让人称道:有情有义、热爱家庭、具有威望的飞车党老大多米尼克;剑走偏锋、追求刺激、不安分的卧底警官布莱恩。

两名角色虽无“深度”可言,但两位角色极具魅力,角色之间的互动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主演保罗·沃克和范·迪塞尔因此获得了第11届MTV电影奖最佳银幕搭档奖,在影坛崭露头脚。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4)

《速度与激情》大卖后,环球提高整整一倍预算推进了续集项目。2003年,《速度与激情2》强势上映。

得益于充足的预算,《速度与激情2》在赛车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换代”,“公路赛车追逐”“飞车撞游艇”等飙车场面创意十足,极具冲击力。而泰瑞斯·吉布森和保罗·沃克这对“死党”在片中的插科打诨则为观众贡献了不少笑料,让影片刺激之余不失诙谐。

虽然赛车场面升级,但遗憾的是影片从故事上完全复刻了上一部的模板,错失了成为佳作的可能。而上一部的主角范·迪塞尔因片酬和档期问题未能回归,也让本片失色不少。

离开了范·迪塞尔的“硬气”,《速度与激情2》可谓“速度”仍在,“激情”不足

虽然影片票房依然火爆,全球取得2.3亿美元的票房成绩,但影片的口碑却有所下滑,加之比前作高出一倍的制作成本,《速度与激情2》已经显露出衰败的迹象。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5)

虽说《速度与激情2》口碑下滑,但票房成绩依然亮眼,于是乎续集计划继续推进。2006年,耗资8500万美元的《速度与激情3:东京漂移》上映。

由于片酬原因,保罗·沃克此次没有回归。片方也放弃前两部“卧底警察”的故事模板,用“速度与激情”的招牌启用了全新的角色和演员讲述新的故事。

受《头文字D》影响,《速度与激情3》将故事搬到赛车文化同样浓厚的日本。比起系列前两部浮夸无脑的横冲直撞,第三部主打“漂移”,更偏向技术流。

纵观整个系列,《速度与激情3》可谓系列最“纯粹”的赛车电影:没有FBI、没有卧底、甚至连枪战都寥寥无几,最后高潮正反派人物也是以赛车一较高下,堪称系列一股“清流”。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6)

虽然《速度与激情3》“去繁就简”,回归赛车本源,但却没能把握好“速度”和“激情”。影片中展现飘移技术虽夺目,但单一、重复的赛车场面让观众十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习惯了前两部直来直往赛车风格的观众对第三部主打技术流的风格倍感不适;而片中的主角也没有前作多米尼克和布莱恩那般具有让人信服的人格魅力,反倒是配角“韩”抢去了主角的风头。可谓既没有“速度”,又丢失了“激情”。

没有了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坐阵的《速度与激情3》票房彻底溃败下来,北美票房仅收六千万,最终全球票房仅有1.5亿美元。时至今日,《速度与激情3》依然是系列中“垫底之作”。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7)

从第一部开始环球似乎就没怎么重视过这个系列,从续集的“照葫芦画瓢”,再到第三部“大换血”,环球一直变着法来榨干“速度与激情”残存的价值。

眼看着《速度与激情》这块“好苗子”还没完全长成绿荫就要沦为“朽木”时,转机出现了。

“朽木”亦可雕也

经历了《速度与激情3》的惨败后,这个系列貌似走到了尽头。

但主演范·迪塞尔的回归则为《速度与激情》系列带来了一丝曙光:缺席了第二部和第三部的范·迪塞尔此番不仅是主演,更是担任了影片制作人这一重要职位。缺席第三部的保罗·沃克,此次也宣布回归。

双雄回归的《速度与激情4》才是《速度与激情》的正统续集。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8)

2009年,《速度与激情4》上映。相比较系列前三部,《速度与激情4》实现了华丽丽的转型。

影片故事不再局限于某一城市,而是跨越国境、辗转多地,无论是格局和视野都上升了一个档次;影片飙车场面更加震撼:躲避油罐车、跨越国境、城市赛车、洞穴追逐等场面极具创意,爆发力十足。多米尼克和布莱恩的久别重逢没有让观众失望,“速度”和“激情”在这一刻满血复活。

从这一部开始,《速度与激情》再也不是那个小打小闹的街头赛车电影,国际化的视野和炫酷的飙车场面让影片打破了系列瓶颈,为以后系列的辉煌打下了坚实基础。

原班人马的回归和精彩绝伦的动作场面挽救了濒死的《速度与激情》系列。最终,《速度与激情4》以8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取得了全球3.6亿美元票房的不俗成绩,系列重获新生。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9)

2011年,《速度与激情5》如期上映。

《速度与激情5》在多米尼克和布莱恩以往双雄作战的基础上,加入了前几部出现的韩、罗曼、吉泽尔等角色,构建起“速激家庭”,吹响“团战”冲锋号。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10)

片中的飙车场面堪称一绝:“劫囚车”“火车大战”、“保险柜追逐战”等追车场面节奏紧凑,张力十足。不局限于飙车,跑酷、枪战、肉搏等动作大片惯用的娱乐元素也统统被加进片中,使影片动作场面得以多元化。

新加盟的动作演员巨石·强森与范·迪塞尔精彩的对手戏,则让影片的打斗水平又拔高了一个层次。自此之后,硬汉之间的肉搏成为了系列中除飙车之外最大的看点。

《速度与激情5》一经上映便风靡全球,豪取票房6.26亿美元。影片的成功正式宣告《速度与激情》脱胎换骨,迈入一线大片行列。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11)

2013年,《速度与激情6》上映。

原班人马悉数回归,动作场面再度升级,“速激”家族正式开启赛车与各大交通工具的较量。继上一部的“火车大战后”,此次“变本加厉”上演扣人心弦的“坦克大战”“运输机大战”等精彩戏码,让观众大开眼界。

虽然影片中的飙车场面史无前例的壮观,但也是从这一部开始,《速度与激情》开始“变味”。

影片中“坦克大战”“运输机大战”看似创意十足,但其实跟上一部“火车大战”相比,仅仅是飙车对象的改变,在形式上并没有质的突破。而本片“违反常识”的动作设定也让人诟病,如主角多米尼克中枪后仅伤及毫毛、多米尼克飞车空中接人等“神仙”操作屡次上演。

虽然没必要对商业片的动作较真,但实事求是的说,《速度与激情6》在一些动作设定上没有像上一部那样“合情合理”,让人信服。

但观众依然吃这套,狂轰滥炸震撼的大场面嗨爆大银幕。最终影片取得了全球7.8亿美元的票房佳绩,刷新系列票房记录。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12)

原本“二流”的赛车系列经历了洗礼后,竟然从一块“朽木”奇迹般复活,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了环球影业的卖座系列,不得不让人感慨《速度与激情》系列顽强的“再生能力”。

柳暗花明又一“春”

《速度与激情6》票房大卖后,环球影业有条不紊的推进续集计划。

但电影拍摄一半,却传来主演保罗·沃克因车祸意外逝世的噩耗,悲伤一下笼罩在整个剧组,《速度与激情7》不得不暂停拍摄,系列迎来了历史上的“至黑时刻”。

四个月后,重振旗鼓的剧组恢复拍摄。保罗·沃克的两位弟弟将担任替身,通过化妆、CG等手段完成保罗·沃克未完成的戏份。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13)

保罗·沃克的意外离世让《速度与激情7》蒙上了一丝阴霾,范·迪塞尔在影片宣传期间多次落下男儿泪,缅怀曾经的战友。但同时,保罗·沃克的意外离世也让影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曝光度,保罗·沃克“谢幕之作”的标签也让影片更具分量。

影片也不负众望,为观众奉献了一场接一场不落俗套的飙车好戏:“赛车空降”、“丛林追车”、“横穿大厦”、“智斗无人机”等飙车戏码冲击力十足,让观众叹为观止。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14)

一部优秀的动作片不仅仅需要一位有魅力的主角,更需要一位有魅力的反派。动作明星杰森·斯坦森饰演的大反派“肖”的出现,则满足了这个要求。

肖曾经是名优秀的英国军事特工,原本与多米尼克井水不犯河水,但因自己的亲弟弟在《速度与激情6》中被多米尼克所伤,不得不亲自出马为弟复仇。肖其实与多米尼克十分相似,都具有浓厚的家庭观念,忠于自己的家人下。但形势所迫,两人不得不一较高下。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15)

精彩的打戏、震撼的飙车场面和保罗·沃克的意外逝世让《速度与激情7》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就了系列“第二春”。最终影片全球收获高达15亿美元的超高票房,位列全球票房排行榜第八名。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中国票房高达24亿人民币,而系列上一部仅取得票房4.13亿人民币。仔细一想,大制作、大场面、轰鸣的赛车、健硕的猛男这些电影元素正是中国观众的心头所好。中国观众的“后知后觉”助推了《速度与激情》成为一流顶级卖座大片系列。

《速度与激情7》结尾,多米尼克和布莱恩在夕阳下相视微笑,最终天各一方。影片美满的结局本可让该系列圆满收官,但高口碑和高票房让环球影业不肯轻易放过这个卖座系列。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16)

当一个系列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难免会遇到瓶颈,甚至落入俗套。《速度与激情8》的问世让该系列“圈钱”的气息越发浓厚。

种种剧情漏洞和无脑的设定,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为了续集而续集”:不加丝毫铺垫,多米尼克在续集中多出来一名私生子,导致其“黑化”;前作大反派肖直接洗白,被召入“速激”家庭;甚至在第七部中都卧床不起的欧文(肖的弟弟),在第八部中突然痊愈跟着哥哥去突袭大反派的飞机。种种设定,让观众百思不得其解。

不仅仅是剧情是生搬硬套,动作“为了大场面而大场面”也越发明显。自上一部脑洞大开的“空降赛车”桥段颇受好评后,在第八部中片方再开脑洞,直接在纽约街头上演了“僵尸车”大战:成千上白辆汽车被反派操控,一股脑的在大街上飞驰,堪称赛车版“僵尸世界大战”。而影片最终决战也继续着第五部“火车大战”的套路,上演了“赛车VS核潜艇”戏码,让观众看的瞠目结舌。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17)

虽然《速度与激情8》饱受吐槽,但影片依然在全球横扫12.35亿美元票房,赚得盆满锅满。但糟糕的剧情、浮夸的动作让人不得不担心这个系列的“春天”到底能维持多久?

经过了系列五、六、七部的洗礼,《速度与激情》系列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

普通的飙车场面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胃口,无论是地下跑的火车、坦克,还是天上飞的直升机、运输机、无人机等,都败于“速激”家庭的赛车下。同时受题材所限,《速度与激情》系列不能像科幻片那般完全放飞自我展现天马行空的飙车场面。所以,片方只好找动作片和科幻片的“临界点”,这才有了“僵尸车大战”和“核潜艇大战”这两场“动作有余,科幻不足”的畸形飙车。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18)

可以预见的是,《速度与激情》系列未来的飙车场面将会愈发偏向科幻,更加脑洞大开。虽然会更加震撼刺激,但离系列最初“赛车”的初衷却越来越遥远了。

大背景下的无奈之举

虽说发展到现在,《速度与激情》动作场面愈发“浮夸”,但其实也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在特效泛滥和各类型片的市场挤压下,普通的赛车片完全没有市场。如热门游戏改编的《极品飞车》和真人真事改编的《极速风流》,都没能在票房上有所建树。

看惯了特效狂轰滥炸的“爽片”后,观众很难静下新来欣赏一部纯粹的赛车电影,《速度与激情3:东京漂移》便是吃了这个亏。幸亏片方果断变革,将原本赛车电影扩充为以赛车为主的动作片,赛车、枪战、肉搏、跑酷、爆炸等元素统统加进其中,甚至连主角也从曾经的街头混混一步步升级为拯救世界的大英雄。

虽说与地下赛车的初衷相违背,但这也是片方在大背景下的无奈之举。得益于大制作、大场面,《速度与激情》系列才能从一颗幼小的树苗,成长为今天的苍天大树。

这部电影堪称科幻经典(从街头混混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19)

在利益至上的电影市场,环球可不会像漫威那样轻易结束一个火爆的系列。除了将于今年8月23日上映的外传《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外,正传《速度与激情9》也正式开始拍摄并定档明年5月。

《速度与激情》系列究竟是能“善始善终”,还是“晚节不保”?还要届时见分晓。

我是天兆说,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