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窍门冬季皮肤护理不干燥(冬春皮肤不干燥)(1)

“痒痒痒……刚入冬,我就整天控制不住这里挠,那里挠,这可怎么办?”“一到这个季节,脸干得难受,就开始脱皮,这是啥毛病?”“皮肤干痒,越挠越痒,半夜被痒醒了,求助!”……进入秋冬季节以来,门诊皮肤瘙痒的患者就有所增多。

上线大医生:林颖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皮肤科主任医师

今日探讨:秋冬季节皮肤瘙痒症

小窍门冬季皮肤护理不干燥(冬春皮肤不干燥)(2)

小窍门冬季皮肤护理不干燥(冬春皮肤不干燥)(3)

小窍门冬季皮肤护理不干燥(冬春皮肤不干燥)(4)

小窍门冬季皮肤护理不干燥(冬春皮肤不干燥)(5)

皮肤瘙痒症

秋冬到,皮肤燥。进入秋冬季,天气显得特别干燥,加上空调、暖气的使用,更是燥上加燥,让皮肤很受伤。由于缺水,你会发现自己的皮肤老是痒,忍不住总要去抓它,尤其是晚上睡觉盖上棉被时,越抓越痒,越痒越抓,抓得多了还容易留下血印子;皮肤脱屑脱得厉害,床单上、衣服上全都是皮屑,有的还出现或大或小的红斑、丘疹,引发皮炎、湿疹。这就是患上了人们常说的皮肤瘙痒症。

原发性皮肤瘙痒症是最为常见的秋冬季皮肤病,无论男女老幼都可发病,但中老年者较为多见。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症状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之为风瘙痒。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

那么皮肤瘙痒的发病原因都有那些呢?

1、自身因素。

这类患者在秋冬季节人体毛细血管开始收缩,血液流动速度减慢,体内器官的运转和代谢都相继放慢了速度,皮脂腺、汗腺分泌明显减少,自身保水功能差,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多发于自身皮肤保水功能较差的人,老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开始退化,而幼儿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尚未健全,因此老年人和儿童是主要受害者。

2、护理不当。

如洗澡过于频繁,并外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或者沐浴,或喜欢用烫水洗澡,导致皮肤的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加快了体表水分的蒸发,更会加重皮肤的干燥程度。

皮肤瘙痒如何预防?

小窍门冬季皮肤护理不干燥(冬春皮肤不干燥)(6)

预防方面保水是必不可少的。注重生活细节和药物治疗,减轻症状。

a、冲凉五忌

一忌洗浴过勤;二忌浴水过烫;三忌揉搓过重;四忌碱性太强的洗涤沐浴品;五忌洗浴时间过长。冬天洗浴每周1-2次即可,水温不宜超过45℃,洗浴后擦干皮肤并外涂保湿润肤露。

b、加强润肤

洗澡后在3分钟之内,水分还没有蒸发时涂抹滋润剂擦护全身,最好是使用不含香料的润肤剂;应避免使用乳剂和油剂,因为它们的滋润效果较差。

c、饮食宜忌

要多饮水,多吃胡萝卜、南瓜、荸荠、藕等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动物肝脏、禽蛋、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A食物,能促进皮脂分泌,有润燥作用;芝麻、花生、黄豆、黑豆等富含亚油酸食物能滋润肌肤;这些食物对缓解瘙痒都有一定的作用。忌食海鲜、牛肉、羊肉、酒类、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食物尽量以快煮或蒸熟的方式来烹调,煎炸的食物尽量不吃。

d、家居衣着

室内常保持通风清爽,建议使用加湿器,改变室内的干燥环境。贴身内衣宽松、质软,要勤洗换,最好以纯棉制品为佳,纤织物易致皮肤过敏。

e、适度运动:

平时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改善肤质,增强皮肤对温度及多种因素的抵抗力,也可以促使皮肤变得更滋润,更有弹性。

小窍门冬季皮肤护理不干燥(冬春皮肤不干燥)(7)

皮肤瘙痒如何治疗?

【西医治疗方法】

a、可予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等;同时予糖皮质激素药膏,如无极膏、皮炎平软膏等。

b、瘙痒不剧烈,可予护体霜即可,每晚全身擦一次。

c、如果由原发疾病引起,如糖尿病、高血脂、肾衰竭、恶性肿瘤、内分泌失调等,可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上述治疗。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冬春季瘙痒多因血虚生风导致,与肝、脾、肾功能不足有关。这个冬天,不妨每次按揉四个“止痒穴”,3~5 分钟,每天 3~5 次。

1、血海穴:血海穴是足少阴脾经上的穴位,有“血之海”的意思,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两寸。具有调节血液循环、祛风的作用。

2、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约四指宽的位置,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

3、太溪穴:太溪穴是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具有补水的作用,水多了,自然克风木。如觉得太溪穴位置不好找,可用涌泉穴来替代,它也属于肾经上穴位,位于足底脚心。在按揉涌泉穴出现了发热、酸胀感后,再按揉 3~5分钟才会有效果。

4、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上的穴位,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具有平肝祛风、止痒的作用。

小窍门冬季皮肤护理不干燥(冬春皮肤不干燥)(8)

皮肤瘙痒如何鉴别诊断?

1、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

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荨麻疹也是常见病,寒冷天气皮肤脆弱更容易受到损害。

典型症状:皮肤瘙痒,水肿性红斑(风团)。

2、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典型症状: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剧烈瘙痒、渗出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3、银屑病(牛皮癣)

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在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男性多于女性。牛皮癣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牛皮癣有复发的困扰,一定要小心预防。

典型症状:瘙痒疼痛,有皮屑。

4、水痘、疱疹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

典型症状:痛痒明显,体弱者出现高热。

5、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大小不等,数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糖状鳞屑,由于很多玫瑰糠疹患者延误治疗后容易遗留难看的色素沉着。应及早治疗。冬季由于衣服穿得多,洗澡间隔时间长,卫生显得尤其重要,如皮肤有炎症,勤换衣服寝具可以减轻症状。

典型症状:瘙痒,脱皮。

6、鱼鳞病

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角化障碍性疾病。多于儿童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重者皮肤皲裂、表皮僵硬、导致自身汗毛稀少、排汗异 常,致使体内水液代谢失衡,影响内分泌系统。鱼鳞病患者要在秋冬季节保护好皮肤。

典型症状:瘙痒,皮肤粗糙。

小窍门冬季皮肤护理不干燥(冬春皮肤不干燥)(9)

皮肤护理六原则

1、保持居住空间湿度;

2、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

3、不宜过多使用香皂;

4、洗后可全身搽润肤液;

5、尽可能保持皮肤的滋润;

6、少吃酸辣刺激性食物。

今日大医生

小窍门冬季皮肤护理不干燥(冬春皮肤不干燥)(10)

林颖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从事医疗工作三十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中华中医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省中医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州市美发美容化妆用品行业协会副会长,获得“福建省美容大师”称号。擅长治疗色斑、痤疮、皮肤藓病、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问题皮肤,对中医养生、体质调理、肥胖症、微整形等方面也有高超的技艺。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收听直播节目

广播调频:FM103.6《共享大医生》20:00-21:00

海博TV直播:《共享大医生》20:00-21:00

蜻蜓FM直播:《共享大医生》20:00-21:00

有什么悄悄话要告诉小编的不?

来互动区留言呗!

没有!?那点个

小窍门冬季皮肤护理不干燥(冬春皮肤不干燥)(11)

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