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庄子说:“ 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

往里无论倾注多少都不会溢出,往外无论倾泻多少都不会枯竭,而且不知道它的源泉来自何处,这就叫做潜藏不露的光亮。

就如太阳一样始终照耀着大地万物,一切都刚刚好,充满着爱和阳光温暖,无私奉献而不求回报

点亮一盏心灯寄语(点一盏光而不耀的心灯)(1)

老子也云:“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挫去其锋锐,消除其纷扰,调和其光辉,使它与尘世混同为一体。

和其光,发出的光亮调和到大家舒适的地步,尽量淡化其表现形式,放下争夺收敛锋芒,懂得随机应变,看清事物其本质,洞悉发展规律。大家好你才会真的好。

同其尘,把自己变得微小一点,把做事的结果尽量淡化,光而不耀。要消灭结果带来的光环,消灭行迹的修行

一个人不能锋芒毕露,不能到处要显示我的能干,那你会死得很惨。

收敛锐气,不会凸显自己;排除纷杂,不会纷乱杂多;调和光芒,不会让人觉得耀眼;混同尘垢,同万物混同在一起:

一个人不会自命清高或孤芳自赏,而可以和众人打成一片,互相尊重,互相欣赏。

我们学习要效法“道”来处世,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样的话就可以活出安稳平静的生活。不是不要作为,而是无心而为,没有任何执着。做到其知者符言,言者符知的做人做事的境界。

点亮一盏心灯寄语(点一盏光而不耀的心灯)(2)

不由得想起了盲人点灯的故事

禅师见盲人打着灯笼,不解,询问缘由,盲人说:我听说天黑以后,世人都跟我一样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我才点上灯为他们照亮道路。

禅师说:原来你是为了众人才点灯,很有善心。

盲人说:其实我也是为自己点的灯,因为点了灯,在黑夜里别人才看见我,不会撞到我。

禅师大悟:为别人就是为自己。

是哈,点灯照亮别人的同时,更照亮了自己.这就是助人为乐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别人也就等于帮助自己.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王阳明心学是是在极端艰难困苦情况下,凭借不屈不饶的坚强意志,冲出绝境足迹,创立了阳明心学。

如何将不利的困境化为有利条件,在艰难的环境中找到突破的心境的力量,面对人生低谷,帮助我们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点一盏自我心灯,从失败中走出来,再造辉煌,而这盏心灯要光而不耀,不然会伤人伤己,能够温柔笼罩却不会有灼伤的疼痛,才是最为温暖而朴素的人格。光而不耀,其实正是这种内心从容,淡定,悠扬而飞的状态。万丈红尘,扑鼻迷眼,点亮自己的一盏心灯,让它散发出温柔而美好的光,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点亮一盏心灯寄语(点一盏光而不耀的心灯)(3)

越王勾践大败吴国后,称霸一时,就在欢庆胜利时,范蠡急救勇退,隐性埋名,弃政经商去了,而造福一方百姓。

曾送给文仲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越王可与共患难 ,不可共欢乐,你如果不赶快离开将大祸临头。”结果果不其然,越王容不下他,便自刎而死。

“盛时当做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在得意满时,一定要沉稳内敛低调,这样才能避免灾难后果。

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在机会来临时,才能最大的能量来挥洒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赢得别人的敬重。在危机时,能够根据客观情况见机行事,看清事物本质,做到进退自如。

现在社会很浮躁,年轻时常因年少气盛轻狂,自以为才气逼人,所以心浮气躁,人们常说“地低为海,人低为王。”人于凡世间生存,假如能像大海一样将自己放到低处,视己如尘世间的一粒尘土,当能如细流一样流入江海。

点亮一盏心灯寄语(点一盏光而不耀的心灯)(4)

在生活中,发现一个人修为越高,就越表现做谦恭,性格越平和内敛,有知识和修养本身拥有内在丰盈不需要表露自己,而越是没有本事的人就夸夸其谈,自以为是,所以思维认知开放的人,越觉得自己无知。

就如一个圆圈,里面是你自己知道的知识,外面才是你的未知,圆圈越大的人就会发现自己不足,保持空杯心态,开放思维来接纳任何声音。

一个人就是如稻穗一样越成熟越是往下弯腰,懂得谦卑处下,和光同尘,光而不耀的处世智慧,内方外圆,懂得低调避免锋芒,知道木秀于林风必吹之的不良后果,恰如其分适可而止的反而发光发热。

感恩阅读,喜欢的话可以加关注留言交流

静雅达慧[祈祷][祈祷][祈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