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元阁读书会#

看到有的人说【枉凝眉】写的是妙玉和史湘云,本人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枉凝眉] 说的是林黛玉,不可能是妙玉和史湘云。

史湘云与林黛玉谁厉害(写的是林黛玉还是妙玉和史湘云)(1)

我们这样看,[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一是后面有专门的词来写妙玉和史湘云,这儿没有必要重复写她们,曹不会犯那么低级的错,况且这些都是曹精心写的!如果真的是写妙玉和史湘云或者别的谁,那这《红楼梦曲》中对两大主角钗黛的命运写的也太少了,对妙玉和史湘云或者别的谁的写也多出这一支曲来,那有必要吗?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这是写史湘云的。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这是写妙玉的。

这里她们两个的东西已经很多了。

枉凝眉和终身误其实说了宝黛钗三个人的关系。

[终身误] 应该是说的宝钗和宝玉,谁终身误,当然是宝钗,嫁给宝玉,可是宝玉心里根本没有她,而且宝玉后来还疯了,当和尚去了,在封建社会,她不就终身误了吗!

只不过这里是以宝玉的身份来说的,间接的指出宝钗为什么终身误的,这就是曹雪芹写作手法的高明。

[枉凝眉] 说的是林黛玉和宝玉,谁枉凝眉,当然是黛玉凝眉了,不是似蹙非蹙含情目吗,为了宝玉而伤心流泪,不要凝眉吗,但最后却和宝玉有缘无份,那不是枉凝眉了吗。

而这里是以宝玉和黛玉以外的,站在黛玉这边的,第三者的身份来说的。

说说“阆苑仙葩“,红楼梦中谁是仙啊,林黛玉是下凡来的,下凡来还眼泪的,谁是草木啊,林黛玉是绛珠草,有人说“葩“是花儿不是草,这样说谁又知道绛珠草不开花呢,葩也是草木,要是这儿非要钻牛角尖,把花草分得那么清楚,就没有意思了。

再比较《终身误》《枉凝眉》,两个曲子。大家仔细看它们各自的最后一句。终身误的最后一句里根本没有黛玉,只写了宝钗,只有宝钗和宝玉才有举案齐眉,才是真的做了夫妻的,这是大家公认的。枉凝眉的最后一句里也没有宝钗,妙玉和史湘云等,只写了黛玉,红楼梦中也只有黛玉的眼泪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妙玉,已入空门,红楼梦中也没有提到妙玉流过眼泪,史湘云是个乐天派,什么事情都有点大大咧咧的,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眼泪。

所以这两首曲子分别写的是宝钗和黛玉。其实十二支曲子就是写十二个女子的不幸的,只不过前两首的写作手法和下面十首有些不同罢了。而宝钗、黛玉和通篇的男主角宝玉有着最密切的关系,所以这里也各自写宝钗和宝玉,黛玉和宝玉之间的不幸,总的写了他们三人之间的爱情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