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话剧《茶馆》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1958年由北京人艺首排,历经近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如今,为了呈现给观众一出真正意义上的四川《茶馆》,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邀请到北京人艺著名川籍导演李六乙,力求将这部上演数十年的“奇迹”,打造成全新版本——从普通话转成川话、融入四川茶馆文化,庆祝中国话剧诞辰110周年。

成都茶馆里的老茶客喝茶(大碗茶变盖碗茶)(1)

进入三幕联排

对细节要求精益求精

《茶馆》里,一锅老汤、一壶酽茶,上演了一幕震撼人心的人间悲喜剧:以老北京一家百年老店“裕泰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现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50年间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数个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老舍在《茶馆》中机智俏皮的话语,有时使人发笑,有时催人泪下,发人深思,被称为“一曲含泪带笑的旧时代哀歌,一个亦庄亦谐的社会葬礼”。

话剧《茶馆》是北京人艺的“看家戏”,称其为“镇馆之宝”也不为过。可说到“茶”,自老成都起就有“杯里乾坤大,茶中日月长”这样一句话,“茶”已成为成都人摆不脱、舍不掉的生活习惯。当老成都遇上老舍先生的《茶馆》,其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着实令人期待。再加上曾打造出《四川好人》《北京人》等名剧的北京人艺著名川籍导演李六乙的加盟执导,更为该剧增添了不少看点。

昨日,刚刚排练结束的四川人艺艺术总监、茶馆老板王利发的扮演者贾建立,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他透露,“《茶馆》已经进入三幕联排阶段。”据悉,《茶馆》剧组自9月18号进入排练场至今,每天排练8、9个小时,虽然强度很大,但每位演员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李六乙导演很有个性,也很有想法,他给了演员很大的空间来发挥,但实际要求非常严格,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剧中饰演“反派”宋恩子的青年演员李智颖也表示,“导演让我们去找到自己对角色的表达,去丰富这个人物,不存在对与错。看似宽松其实他对工作方法、表演能力、人物表达的要求也更高,最后呈现出来的都是非常精炼的东西。可以说,我们都是怀着很大的敬畏之心演这部戏的,一丝一毫不敢懈怠。”

成都茶馆里的老茶客喝茶(大碗茶变盖碗茶)(2)

融入四川元素

打造川版《茶馆》经典

《茶馆》是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之一,不管是焦菊隐、夏淳导演的老版,还是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领衔的全新阵容,都给剧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此次四川人艺版《茶馆》,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北京方言变成了四川话,台词更加生动、机智和幽默。”

不过,要想把老舍先生原著中所有的北京方言都“移植”过来并不容易,“所有的台词都一定忠实于原著,写的依然是北京地域的故事。但其中有些话确实找不到相对应的更准确的四川话,比如‘硬硬朗朗’‘大令’等,这些就暂时保持老舍先生原话。”贾建立说。

除了方言的运用,川版《茶馆》与北京人艺《茶馆》的不同之处,还体现在对人物的理解和舞美上。“剧中所有人物的解释,都是按照我们演员自己的理解来演绎和表达的。在舞美上,除了保持前三张桌子,后面的背景一看就是川西茶楼的风格。喝茶的道具,也从北京大碗茶变成了四川盖碗茶。”

成都茶馆里的老茶客喝茶(大碗茶变盖碗茶)(3)

月底进京首演

经典需要焕发新的活力

11月底,川话版《茶馆》将在北京举行全国首演。贾建立自信,此次首演会引起全国轰动,“经典需要焕发新的活力,川话版《茶馆》既忠于原著,在语言表达、导演手段、演员理解、灯光舞美等方面又不同于北京人艺版本,我相信它一定会在剧迷中引起很大的讨论。”

近年来,四川人艺涌现了不少优秀作品。 “四川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国第六,四川戏剧市场的繁荣和戏剧创作的繁荣也应该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要用以精品剧目带动起来的演艺市场的繁荣,促进和激活艺术创作的繁荣。”四川人艺党委书记、董事长罗鸿亮,将四川人艺近来的剧目创作划分为四大版块:“首先是代表主旋律、正能量,能够反映‘四川题材、中国故事’的作品;其次实通过版权交易引进的商业戏剧,包括《嫌疑人X的献身》《无人生还》等;第三是扶持剧院内部青年创作人才,兼顾艺术与市场的小剧场作品;最后,计划每两三年做一部中外话剧的经典。”

接下来,四川人艺还将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合作,推出《温莎的风流娘们》等向经典致敬作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告诉观众什么是话剧、什么是经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个院团才能迅速成长。而且,四川演艺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希望以产业推动创作,用好的作品激活市场,促进四川与北京、上海差异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