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欣赏: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内容相关。但上面这副对联,上联五字,下联六字。显而易见,上联“千古”对下联“万岁”,但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写的对联?有何寓意?

在中国近代史中,有很多知名人物都是有争议的。之所以有争议,主要是他们一生所做的事情,有功有过。人们讨论的焦点,无非就是功劳和过错,究竟哪个占据了主导地位。袁世凯的一生,功过各半,所以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千古最难对对联(千古奇联对不起)(1)


袁世凯是河南人,1859年生于河南项城,人称“袁项城”。早期,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近代化过程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袁世凯也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后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成为了第一位中华民国大总统(正式,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为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还开历史倒车,企图复辟帝制。最终众叛亲离,身败名裂,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和护国运动的压力下,袁世凯的皇帝美梦只做了83天。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葬于河南安阳市。袁世凯死后,或阿谀奉承,或不怀好意,有人给袁世凯送了一个上联:袁世凯千古!很快有人出了下联:中国人民万岁!

千古最难对对联(千古奇联对不起)(2)


“千古”一词,有多个意思。与这副奇联相关的意思是:死的婉辞,表示永别、不朽的意思。很显然,说有人阿谀奉承,取“不朽”之意;说有人不怀好意,取“死”之意。


中国的对联是很讲究平仄押韵的,但这副对联连最基本的字数都不相等,——这是不符合最基本的联则的;也不押韵。


但是这副对联一出,却被称为是一个“千古绝对”!因为它“既讽刺又经典”


说它讽刺,是因为上联“袁世凯”是三个字,而下联“中国人民”则是四个字。按照词性相同、结构一致的联则,袁世凯”三个字对不上“中国人民”四个字!巧取“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之意,暗寓嘲讽!


说它经典,是因为从古至今的楹联史上,此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一无二!更妙的是此联横批是:对不起


这副对联还有另外两个版本,其一是:

袁世凯;

中国人民。


其二是:

袁大总统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此外,袁世凯死后,讽刺他的对联很多,比如——

1.承运殿中悲往事;

新华宫里赋招魂。

袁世凯称帝后,把故宫的太和殿更名为承运殿,把中南海的总统府改成了新华宫。称帝失败后,这些荒唐可笑的举动就成了千秋笑柄。

2.天意如斯,黄屋白宫成泡影;

民情可见,苍生黎庶早伤心。

这首对联是说袁世凯皇帝梦碎,而百姓虽然脱离了袁世凯的统治,但是北洋军阀依旧让百姓民不聊生。

3.由总统而皇帝,由皇帝而总统,为日纵无多,备收人世尊荣,虽死亦瞑目;

是国民之中国,是中国之国民,仔肩原甚重,凡有奸魔出现,欲得而甘心。

这是说袁世凯虽然失败,但毕竟称得上一个“枭雄”。而民国百姓追求幸福的担子还非常重,要不断的消灭军阀“妖魔鬼怪”。

4.总统府,新华宫,生于是死于是;

推戴书,劝进表,民意耶帝意耶?

这是讽刺袁世凯称帝的闹剧。

5.曹操云毋人负我宁我负人,惟公能体斯意;

桓温谓不能留芳亦当遗臭,后世自有定评。

这首对联用曹操和桓温来对比袁世凯,讽刺袁世凯辜负了“戊戌君子”,遗臭万年。

6.国事如斯夫,回思政事堂中,大典宫仪何日备;

死者长已矣,悵望新华宫内,宸旒御座化烟飞。

这副对联也是针对袁世凯称帝的闹剧表达讽刺之意的!

7.公生则人民死,公死则人民生,生死相环互为因果;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视听洞澈不爽毫厘。

这副对联讽刺的十分辛辣,说袁世凯活着百姓就没有生路,而袁世凯最终的结局也说明了违背民心没有好下场。

8.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首对联是藏头对联,连起来就是“民国总统,不是东西。”可谓构思精妙,绵里藏针的骂人水平超级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