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多朋友推荐的一本书,一直没有看,因为我对宗教比较陌生,身边也没有信仰宗教的朋友,害怕同读《耶路撒冷三千年》那么的艰难,即使边读边补课也于事无补前段时间读完《四世同堂》、《白鹿原》,从北平到中原同样的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苦难也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残酷也看到了温情,有愤怒有悲伤有怜悯有失望,总之读完内心是不平静的,在忙碌了一段工作之后,我终于翻开了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是超过我的预期的,没想到她写的那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此生为你而来读穆斯林的葬礼?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此生为你而来读穆斯林的葬礼(此生为你而来读穆斯林的葬礼)

此生为你而来读穆斯林的葬礼

身边好多朋友推荐的一本书,一直没有看,因为我对宗教比较陌生,身边也没有信仰宗教的朋友,害怕同读《耶路撒冷三千年》那么的艰难,即使边读边补课也于事无补。前段时间读完《四世同堂》、《白鹿原》,从北平到中原同样的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苦难也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残酷也看到了温情,有愤怒有悲伤有怜悯有失望,总之读完内心是不平静的,在忙碌了一段工作之后,我终于翻开了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是超过我的预期的,没想到她写的那么好……

《穆斯林的葬礼》写了三代人,因玉结缘的三代人:梁亦清、韩子奇和韩新月。本书主人公韩子奇因摔碎了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掌柜梁亦清做的玉碗而决定留下当学徒。梁亦清一个社会底层的琢玉匠人,在他眼里琢玉如同他的生命,“玉”和“命”是分不清的甚至融为一体。作为穆斯林他是虔诚的,但是为了“玉”他付出了太多,也许这就是他的朝觐之路吧!韩子奇和梁亦清同样是为“玉”着魔的人,但是韩子奇更精明一些,如果没有战争我相信韩子奇一定会把“奇珍斋”经营好。可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华大地如同一叶扁舟在风雨中飘摇,何况一个普通家庭呢。为了保住“玉”为了守住“命”,韩子奇忍心舍家弃业漂洋过海。同样是炮火连天同样是人心难测同样是造化弄人,一段不该来的爱情,也注定是悲剧。对“新月”的描写的确厉害,她一出现我就喜欢上了她,作者也用了最大胆的伏笔,起初的幸福到后期的突变直到死亡。从怜爱到怜悯到愤怒我的情绪也随着故事的推进不断的变化,同样也对“爱情”画了问号。特别是韩子奇和韩夫人姐妹二人的感情,也是读完本书感觉最具争议的点,也是评价主人翁韩子奇的一个条件吧,同样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这是一部可以边读边流泪的作品,给自己一个代入式的机会,我觉得我会扮演韩子奇。韩子奇不能说不精明,在和“汇远斋”的较量中明显占据上风,之后“齐珍斋”的没落其实和他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作为一个“穆斯林”

怜爱新月也是怜爱那份真挚的感情,我们周围有太多太多平铺直叙的爱情,有朋友说父母总是打着爱情的幌子再教育我们要找到什么样的人过一辈子,他说他对那种爱情感到悲伤。我也不是爱情专家,无法回答哪种爱更切合朋友所追求的。对于韩子奇和两个“妹妹”的爱情,我会保守的选择前者,当然对于性命都不保的时刻,能够相依为命活下来也是不容易的了。我倒是觉得可以把爱情分成“爱”和“情”,突然想到杨过和小龙女,以前总觉得杨过很傻,为什么要苦苦的等小龙女那么多年,那是由“爱”生出的“情”,一种可以把毫不相干的两人结合形成血浓于水的亲情,总之“爱”和“情”不能单独拿出来,否则太浅薄!韩子奇第一段婚姻有“情”无“爱”,第二段婚姻有“爱”无“情”,这么说显得太绝对,把“无”看成缺少会更合适。

最后对于新月有的只是怜悯,感到的只是可惜。对于楚雁潮那动情的“梁祝”不知能拉倒何时。故事最后讲了一个物是人非的场景,不禁问道一切美好都去哪了?也许是一段不该有的错误,也许是一场不会有结果的爱恋,安排一个人离去一个人厮守是最好的结局吧。

“此生为你而来

时间、地点

前世已注定……”

故事很好,同样对他们的生活感到浓厚的兴趣,简单聊聊感受,虽然写的很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