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营型经济稳健投资型经济特色种养型经济综合服务型经济,这四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哪种最适合你们村,请投票。

四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你选哪种? 物业经营型经济 稳健投资型经济 特色种养型经济 综合服务型经济 提交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现场会精神,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引领农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陆丰市积极探索四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美丽乡村从建设向经营转变,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农村短板变成“潜力板”。

发展模式一:物业经营型经济

引导、扶持村集体利用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或村留用地,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职工生活服务设施等,通过物业租赁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典型案例】东海镇红星村红星市场停车场项目

东海镇红星村位于东海镇城区中心。长期以来,红星村基础设施破旧、产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微薄。红星村党组织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和交通优势,通过建设完善停车场,有效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大大改善了市场周边停车秩序和交通秩序。红星市场停车场年收入19.4万,除去7.2万元用于员工薪资和水电费,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约12.2万元收入。

乡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方案(四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选哪种)(1)

东海镇红星村红星市场停车场。

发展模式二:稳健投资型经济

利用中央、省、市、县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各村集体经济盈余闲置资金以及村级自筹资金入股企业,或是整合闲置资产、资源,并折价入股企业进行合作经营的方式,发展“投资理财型”集体经济。

【典型案例】博美镇鳌峰村参股陆丰市博豪种养有限公司种养项目

博美镇鳌峰村位于陆丰市博美镇西侧,全村人口共4506人。近年来,鳌峰村党组织积极建设能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村级班子队伍,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领头雁”作用,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鳌峰村集体经济,村委积极争取到上级扶持项目资金50万元,并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由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决议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进行研讨,最终该笔资金投入到陆丰市博豪种养有限公司,给村集体带来每年投入资金8%的分红,即4万元的收益。该投资项目将长期投入,在十年后项目投资终止后,博豪种养有限公司将返还村集体所投入的本金,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和村级集体收入。

乡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方案(四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选哪种)(2)

陆丰市博豪种养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

发展模式三:特色种养型经济

以打造“一村一品”工作成果为基础, 形成品牌效益,培育产业链条。改变传统种植、养殖模式,把原种、原法、原味作为特色种养业的发展方向,满足绿色、有机、安全的高端需求。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产业带头人、专业合作社为主,增强实力、抱团发展,引导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发展特色种养业,实现由产量高不高向品质好不好的转变。

【典型案例】城东镇高美村“一村一品”高美茶项目

城东镇高美村是陆丰高铁站所在村,位于城东镇东北侧,下辖8个自然村,人口超1.2万人,土地面积26740亩。2019年以前,高美村不仅是个经济“空壳村”,而且还负有100多万元的债务。如何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高美村党委因地制宜积极打造“高美茶”品牌,全面构建“种植、生产、销售”的产业链,建设“陆丰茶乡”,举办“高美茶”文化节,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立足陆丰高铁站区位优势,建设300平方茶叶销售综合市场,通过兜底出租年收益达39万元。目前,该村已开发茶园3000多亩,年产量100万斤,产值近亿元,解决就业1000多人,种茶户年收入超10万元。2021年,高美村被评为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昔日的“空壳村”转变成为强村富民的“实业村”。

乡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方案(四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选哪种)(3)

城东镇高美村“一村一品”高美茶项目。

发展模式四:综合服务型经济

围绕村域产业化经营,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或开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或兴办农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通过开展购销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村集体发展“非农经济”,积极布局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典型案例】金厢镇下埔村红色旅游项目

2018年,下埔村党组织紧紧抓住全省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契机,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把下埔村打造成为省定“红色村”党建示范点。同时从提升人居环境、弘扬红色文化、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统筹布局,将下埔村红色革命遗址与洲渚村周恩来渡海处连片打造,形成革命文化的红色、碧海银滩的蓝色、绿水青山的绿色和传统村落的古色等“四色”融合发展新格局。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下埔村由2016年的只有6间小杂货铺,发展到现在共60家商业场所,涵盖了饮食、住宿、娱乐、建材、百货等行业,在村就业人口由2018年的12人增加到现在的150人,营业额由2018年的20万元增加到525万元。为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下埔村还利用扶持壮大集体经济试点村50万元资金打造“红色旅游停车场”项目;以资产收益形式参股陆丰市产业园区建设等项目。截至2021年,下埔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6万元。

乡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方案(四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选哪种)(4)

金厢镇下埔村景观。

【记者】郭杨阳

【通讯员】陆组宣

【作者】 郭杨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