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开始发售一组随园校区风景水彩画明信片,这是由退休教授朱敦俭创作的。8月17日,朱敦俭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说,他在随园校区工作和生活了半个世纪,退休后历经数年创作出这些作品,内容是表现随园校区的春夏秋冬,很多校友看到明信片后,“感觉自己回到了学生时代”。

有关安徽工业大学的手绘明信片(南师大退休教授创作随园校区风景明信片)(1)

朱敦俭创作的随园校区景色

有关安徽工业大学的手绘明信片(南师大退休教授创作随园校区风景明信片)(2)

朱敦俭创作的随园校区景色

朱敦俭1947年出生在江苏沛县,和很多数美术家一样,他从小就喜欢绘画,中学时得到美术老师的鼓励,坚定了走艺术这条路的决心,他曾到县里一个很穷的小村子插队,做了不少宣传画的创作,画技也得到锻炼。

有关安徽工业大学的手绘明信片(南师大退休教授创作随园校区风景明信片)(3)

朱敦俭创作的明信片

有关安徽工业大学的手绘明信片(南师大退休教授创作随园校区风景明信片)(4)

朱敦俭创作的随园校区景色

后来他考上彼时的南京师范学院美术专业,1974年毕业后留校执教,致力于水彩画、水粉画、油画的研究与教育,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员。

南师大随园校区的前身是金陵女子大学,百年古典建筑和银杏树随处可见,被誉为“东方最美校园”,朱敦俭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半个世纪,深深爱着这个校园。

有关安徽工业大学的手绘明信片(南师大退休教授创作随园校区风景明信片)(5)

朱敦俭创作的随园校区景色

有关安徽工业大学的手绘明信片(南师大退休教授创作随园校区风景明信片)(6)

朱敦俭创作的随园校区景色

2019年,朱敦俭退休,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逛逛看看、拍拍照片,并把一些照片挑出来画,“陆陆续续画了两三年,每次提笔落笔都有一种青春的归属感,不知不觉就画了三四十张,”这套文创明信片就是用他的作品制成的。

有关安徽工业大学的手绘明信片(南师大退休教授创作随园校区风景明信片)(7)

朱敦俭

有关安徽工业大学的手绘明信片(南师大退休教授创作随园校区风景明信片)(8)

精细的笔调里,蕴藏的是朱先生对南师的深厚情调,引起很多校友的共鸣。“那些同学和老师告诉我,在看到明信片的时候,他们就感觉自己回到了学生时代,更感触到‘东方最美校园’的宜人,仿佛回到了那片土地,过着从前的日子,越是毕业时间长的校友就越是如此。能用美术作品唤起这么多人的回忆,我心里非常开心。”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宋世锋 实习生 陈昱雯

校对 陶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