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历史 珍惜拥有——《永远追随》读后感,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历史照亮未来读后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历史照亮未来读后感(记住历史珍惜拥有)

历史照亮未来读后感

记住历史 珍惜拥有

——《永远追随》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无意翻到了柳建伟先生的著作——《永远追随》。看完后,我思绪万千。

这部著作源于真实的人物和背景。红军借住在两个少年的家里,走时借走了对于他们那头无比珍贵的驴子,却没有如期归还。于是两位少年踏上了寻找之旅。他们用眼睛目睹了那场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最后,驴子自己走回了家里,二奶奶却上吊自杀,离开了人世。

在小说中,陶柳氏一家是以做豆腐营生的普通农家,但这种普通的幸福在那个年代是多么的易碎啊!彩蝶和陶百川的好姻缘在炮火的杀戮中瞬间灰飞烟灭,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家庭的偶然,却又是那个时代的必然。在讨回小毛驴的过程中,两位少年执意要毛主席主持公道,不见毛主席不开口,在遭到误会解释不清时不惜以死证明,这不很好地体现出农家子弟的正直、血性和刚烈吗?而弟弟周三才先是被炮声吓得“浑身一哆嗦,双手捂住了肚子”,之后望着程翠林政委拿出的银元说:“钱,钱也算钱……”“只要有银元,没有小白,咱们可以买小黑小灰”。这正体现了当时的小生产者怯懦和算计的一面。

而我们亲爱的毛主席,在空闲时间里经常探望他们,和他们唠嗑家常话,说说自己的童年回忆,是多么地亲民啊!而那些帮助过两位少年的红军们,依然对老百姓怀有毫无保留的亲近和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正是他们可以赢得人心的原因。

像红军那样的人,身上都有一种刚烈、执著,甚至不知变通的顽固,和现在流行文化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调侃一切的玩世不恭、猜忌与虚妄,完全不一样,他们传达出一种我们民族原本崇尚却被今人鄙弃的精神气质。但这种道德的自律、道义与生命冲突时的抉择、为不负所托而全力以赴的勇猛,一直被视作民族的道德坐标。在孩子的眼里,在老百姓的眼里,这样一群为了他人而能够献出生命的人,是值得信任、托付和追随的。不像在如今社会上的一些年轻人,在平时工作中,明明自己犯了错误,还要推卸自己的责任,拒不认错,伤害了同事和朋友。最后的下场可想而知。而红军们虽然顽固,但他们有勇于承担责任,不怕吃苦的精神,这值得我们学习!

这群孩子,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却有这样的决心去战场上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实在令人可敬可佩。那么多孩子,确实是亲历了战争,参加了战斗,这是民族的哀痛和耻辱。

正因为哀痛和耻辱,才必须铭记,铭记一个即将覆灭的时代如何把它最娇嫩的子民送到枪口,斩于刀下。隔着并不很长的时间,我们却不再疼痛,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队伍,为什么出征?为了谁出征?

生活中,我们要记住历史,珍惜和平、珍惜拥有,并因此学会快乐生活的能力,才能让更多的人享有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