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生命每秒钟消耗1万吨氧气,如果没有植物光合作用的补充,氧气将在2000年内耗尽。而地球上所有生命演化的传奇故事,都起源于30亿年前,史上第1次大氧化事件。

氧气过大会使生物变得巨大吗(生物每秒消耗1万吨氧)(1)

30亿年前的地球,大海是紫色的。

空气中充满了大量的氮、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几乎所有的生命都集中在海洋。

那个时候,主宰海洋的是一种紫色的藻类。它们吸收太阳中的蓝绿光线,反射紫色光线。整个海洋,不是现在的蔚蓝色,而是一片紫色。

太阳光只能穿透水体的一小部分。在水体表面的藻类,茁壮而茂盛的成长,吸收了绝大部分的蓝绿光线。处于水体底层的兄弟只能分得一点残羹剩炙的光线,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下层水体的藻类出现了分化,第一抹生命之色诞生。

为了生存,生活在底层水域的藻类在漫长的时间里,进化出不依赖于蓝绿光线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它们利用上层大哥剩下的紫色光线进行光合作用。这就是最初绿色植物的起源,绿藻。

氧气过大会使生物变得巨大吗(生物每秒消耗1万吨氧)(2)

从太阳射向地球的阳光中,蓝绿光线的光通量最大,光子数最多,但是紫色光线中含有最高的能量。这些绿色藻类,使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它们慢慢的壮大 ,向生活在上层水域的紫藻大哥发起了挑战。

经历了几亿年对生存空间的争夺,小弟战胜了大哥,主宰了海洋。海洋终于显露出生命之色,兰绿色。

氧气过大会使生物变得巨大吗(生物每秒消耗1万吨氧)(3)

绿藻体内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为地球的大气层提供了大量的氧气,史上第1次大氧化事件诞生。

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光反应。在这个反应过程中,叶绿素利用光子的能量,把水分子拆解成氧原子、两个质子和两个电子,并且利用质子梯度形成具有高能磷酸键的ATP。第2部分是暗反应,含有高能磷酸键的ATP释放能量,使二氧化碳和水结合成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糖。

绿藻演化出绿色的植物后代,亿万年的重复着光合作用,不停的向大气层中制造氧气,直到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氧气过大会使生物变得巨大吗(生物每秒消耗1万吨氧)(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