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年模特秀(中老年人的潮生活)(1)

杭州老年模特秀(中老年人的潮生活)(2)

图为在老年大学练习舞蹈的爹爹们

若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在武汉,可能大多数人看到的是活跃在广场舞台上的老太太。事实上,有一些时尚爹爹,也在用他们的方式点燃绚烂的花样生活。他们有的走上T台成为有型男模,有的舞动腰肢跳起了民族舞,还有的则享受速度与激情迷上摩托车赛车……

“南湖帅哥”网红模特队

平均年龄有68岁

“夹肩不耸肩,摆造型时胸对着十一点钟方向。五六七八,走……”10月30日一早,武昌区南湖街老年大学男子服饰表演班的教室里热闹非凡。伴随着动感的音乐,20名身形高大、长相俊朗的“男模”排成4列,依次转身、摆造型、走台步、叉腰摆胯……动作熟练,表情专注。

这是一群平均年龄68岁的网红男模队,他们中走台时间最长的近10年,最短的几个月。身高最高的1.92米,最矮的也有1.75米。“入学要筛选,李雨嘉校长看到条件优秀的人也会动员加入我们队伍。”今年73岁的水运生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

水运生是退休教师,2009年当上南湖中央花园老年模特队队长。2012年,南湖街老年大学为了吸引男学员,特意把这个十多人的队伍请过来。不仅免收学费,还请专业老师每周给他们上课。今年为了培养新人,他从队长位置退了下来。“刚开始很多人特别是一些老头子看不惯,说风凉话。我不管别人怎么样,自己高兴就行。后来我们经过训练再出去走,别人就开始佩服我们。”水运生说,随着水平的提高,邀请他们表演的也越来越多,“南湖帅哥”的名气越来越大,近几年慕名加入的新成员也多了起来。

训练一个半小时,往返公交三四个小时。61岁的戴金明是班上的“年轻”学员,家住古田,也是离学校最远的。去年春季加入“南湖帅哥”男模队,老伴也在老年大学模特班学习。2016年底,老伴在民众乐园参加活动,与“南湖帅哥”同台竞技。活动结束后,老伴找到领队给他报了名。在基础班上了两个月课后,他被选拔到提高班,开始跟着大家辗转省内各地表演。

演出频繁,有时一天连赶两三场。有一次上午演出结束为了赶下一场,水运生在转公交时不小心脸朝地摔在路上,半边脸皮被蹭破。上了点药水后,他坚持参加了后面的演出。“我们虽然年龄大,但小病都不请假怕耽误训练,这么多年几乎没有退出的学员。要学就学好,活出精彩。”水运生说。

尽管演出没有报酬,但大家仍乐此不疲,不仅自掏腰包添置了风衣、花衬衣、帽子等,还购买了统一的中号行李箱,一有活动就拖着行头上。“大家都有退休工资,纯粹为了展示老年人的风采,花几千块钱购置行头都愿意。”今年7月才加入的65岁老人黄和平说。

因为经常表演,他们还学会了一门新技能——化妆。水运生说:“刚开始怕丑,但为了表演,就请人给我们化妆。后来觉得不卫生,人多了化妆时间也长,我们就干脆自己学。最初半个小时都化不好,现在熟练了5分钟就能搞定。”

爹爹跳起民族舞

不知不觉戒掉烟酒

爹爹跳广场舞的少,跳民族舞的更少。在南湖街老年大学民族舞班上,就有三四十名爱跳民族舞的爹爹。

小腹微隆、身材不高的潘建民今年63岁,曾是湖北大学附近一家小有名气的餐馆老板。做了十多年的生意,60岁时因为餐馆所在地拆迁,他就顺势退了休。刚开始,他一天至少抽三包烟,每天早上起来就约朋友打牌,打完牌就喝酒。“一个月抽烟要1000多块钱,打一次牌就要抽两包烟,接触的人也都是三教九流,家里人谁劝都没用。”他说每天醉生梦死,感觉特别空虚。

2016年9月,机缘巧合,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他到南湖街老年大学试听。原来就喜欢跳交谊舞、唱歌的他,被老人们上进、友好的氛围所感染,当场就报了名。“当时为了吸引男学生,学校开通报名直通车政策,男学员200元可以随便上课,报几门都可以。我就报了唱歌、服饰表演和舞蹈班。”“我不怕丑比较活跃,一进来就跟大家一起表演小品、三句半,又喜欢跟人打交道,没多久,学校就让我当了舞蹈系和服饰表演系学生主任,帮忙协助管理学校事务。每天虽然忙碌,但是感到特别充实。”潘建民说,男子民族舞班报名的学生并不多。目前两个班有三四十人,年龄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在67岁,最远的住在江夏汤逊湖。

两年过去了,潘建民的体重从160斤降到了140斤,30多年一直戒不掉的烟和酒也在不知不觉中戒了。“身心健康是跳舞最大的收获。”他说。

中老年人也有激情

成汽摩运动生力军

湖北省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资深老裁判长王非非,至今对上世纪90年代那段辉煌历史津津乐道。今年57岁的他,是从摩托车转向四轮赛车运动的资深爱好者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武汉玩摩托的也有很多。1994年左右,一台400CC以上的摩托车动辄上万元。相当于现在的二三十万元吧,更不用说哈雷、宝马之类的品牌。”王非非介绍,他们在1996年经过审批和工商注册,成立了风神摩托车俱乐部,算是武汉市当时规模最大的俱乐部之一。总共几百名爱好者,其中摩托排量400CC以上的成员就有100多人。

武汉市全面禁摩后,一些人转向玩汽车休闲运动。在上个月举行的武当山汽车集结赛中,年龄最大的选手70岁。汽车集结赛并非速度越快成绩越好,而是看哪辆车最接近平均值。因此,坐在副驾的领航员至关重要。正驾驶负责开车,领航员要利用电脑、轨迹仪等设备了解其他车辆出发时间、速度并及时指挥驾驶员是提速还是降速。

王非非说,玩车烧钱,通常车友一年的花费至少10万。“车辆成本和改装就不说了,主要是平时花销。比如去一趟恩施600公里,油费五六百元,路桥费360元,一来一回近2000元,还不算吃喝玩的费用。活动很频繁,我们过年或十一长假玩得更远,无论是拼车还是带家人,8天单边1000多公里得花一两万元。我们最远跑了八九千公里,得五六万元。”如今全国3000多个县,王非非跑了2200多个,湖北的85个县全跑遍,“还没算那些没停留过的”。“扩大活动半径、丰富精神境界,在条件允许时走出去。”王非非说,多数车友性格开朗,生活节奏快、生活习惯好。“爱好喝茶读书的人,生活状态跟我们肯定不一样。”因为经常参加比赛,考虑到体力及赛事原因,必须作息规律,这也是他们健康快乐生活的法宝。

楚天都市报记者周萍英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刘中灿

来源:楚天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