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内河客运始于明代,到了清代已经十分成熟了咸丰十一年(1861),英法联军随军医生芮尼在日记中记录在北运河一段的航行,由通州乘“六艘不太小有篷的船”,其中包括行李船、餐船,余下四艘,四名英国军官每人乘一艘“客船非常舒适,有高架的床位,也有煮食的设备”,补充食物的地点在河西务随着经济发展及人际交往的增多,现代化的客运业务应运而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河南商人贾润才集股白银三十万两在津成立南运河轮船公司,开辟天津至德州间的客货运输航线,以后又把航线延长至山东临清、入卫河直通河南道口,并购置“慈航”“伏波”两船航行光绪三十三年(1907),保定商人刘济堂集资二十万两白银成立津保轮船公司,开辟天津至保定的内河客货运航线,并计划扩股八十万两,购置十多艘新轮由于外商航运业的排挤,至1911年前后上述客运航线相继破产,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天津滨海新区轮渡?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天津滨海新区轮渡(天津近代内河客运)

天津滨海新区轮渡

天津的内河客运始于明代,到了清代已经十分成熟了。咸丰十一年(1861),英法联军随军医生芮尼在日记中记录在北运河一段的航行,由通州乘“六艘不太小有篷的船”,其中包括行李船、餐船,余下四艘,四名英国军官每人乘一艘。“客船非常舒适,有高架的床位,也有煮食的设备”,补充食物的地点在河西务。随着经济发展及人际交往的增多,现代化的客运业务应运而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河南商人贾润才集股白银三十万两在津成立南运河轮船公司,开辟天津至德州间的客货运输航线,以后又把航线延长至山东临清、入卫河直通河南道口,并购置“慈航”“伏波”两船航行。光绪三十三年(1907),保定商人刘济堂集资二十万两白银成立津保轮船公司,开辟天津至保定的内河客货运航线,并计划扩股八十万两,购置十多艘新轮。由于外商航运业的排挤,至1911年前后上述客运航线相继破产。

1914年,直隶省政府设立内河行轮总筹办处,不久改为内河行船董事局。由直隶省政府、交通部大沽造船所各出资五万两白银,开始经营客货运输。1928年,天津特别市收回内河航运权,设立天津特别市直辖内河航运局经营。1930年河北省政府、天津市政府、大沽造船所三家合议,改称津保磁沽内河航运局,经营三条航路:

一、津保线,自天津行驶至新安镇,约三百里,由于有枯水期,每年航期仅六七两月,往来客货较少,往复需要三天。

二、津沽线,自天津行驶至大沽,每年冬季三月不通航,往复需要两日。

三、津磁线,自天津航行至献县藏家桥,三百余里,沿线商务繁荣,行旅云集,营业甚佳。上游因桥低且水浅,航期仅四五两月。

抗战爆发后,内河航运为日本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控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交通部收回内河航运权。

在上述三条航线中,天津人印象最深的是津沽线,这是天津内河港口与大沽之间重要的连接线。同治二年(1863),津海关制定了《津沽往来小轮船搭载客货章程》。早年有数家华商及法商轮船公司经营此线,船有同和振记轮船公司“北河”、振兴东记轮船公司“利河”、河北省内河航运局“河榕”“河济”、法国仪兴轮船公司“义大”等。均为小型轮船,船次颇多,竞争激烈,导致船票低廉。据1937年《津沽线轮船价目表》:去程自天津大红桥码头起,到小刘庄5分,到翟庄及上游各站1角,到城上及上游各站1.5角,到泥沽及上游各站2角,到葛沽及大沽口各站3角。回程自大沽起,到塘沽及下游各站5分,到梁庄及下游各站1角,到邓善沽及下游各站1.5角,到东庄子及下游各站2角,到葛沽及天津大红桥码头各站3角。

小火轮不仅运送客货,还负责从市内捎带当天的报纸。葛沽濒临海河,每日有客轮停靠,诗人苏星桥《阅报》诗云:“战事关心欲早知,报章长恨送来迟(报由“义大”轮船带来)。风吹汽笛声遥至,坐待窗前一纸披。”等待报纸获取消息,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项内容。

作者:曲振明

来源: 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