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近几年事业单位考试题型(浙江事业单位考试)(1)

各位同学,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经常会见到关于商品价值量这样一个概念。那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因素有哪些,和它有关重要考点又是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新的经济学概念。

一、什么是商品价值量

(一)含义和其相关的名称

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的价值大小就是商品价值量。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劳动。那么商品价值大小其实是和所耗费的劳动大小或者强度相关的,政治经济学里面一个专有名词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关。和商品价值量相关联的两个重要概念:一是单位商品价值量,二是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指的是某个商品的价值大小,这里强调的是:假如是制鞋厂在生产鞋子,那单位商品价值量就指的一双鞋子价值大小。而商品的价值总量则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劳动生产出来的所有商品价值量的总和,那就是假如:1小时工作时间内,某一个工人所生产的鞋子价值量的总和。这两个概念是不能混淆。单位商品价值量指的是个体,而商品的价值总量则是个体之和(一定时间商品价值之和)。当然我们平时去买东西不会问商品的价值多少,在现实中,主要通过价格来体现。

(二)影响因素

影响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②劳动生产率;

第一,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反之则越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这就为什么一辆玩具飞机再怎么贵也不会贵于一辆波音飞机。因为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第二,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多;反之,则越少;劳动生产率与这一劳动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比如原来一个小时生产10双鞋,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个小时可以生产100双,所得到的使用价值量也就越多。

但是,对商品价值总量影响呢?无论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在同一时间内,同一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还是刚刚那个例子:同一时间,还是一个小时,同样的工人,就算他生产的鞋子数量增加了,但都是只耗费了一个小时的劳动总量。10双鞋*6分钟=60分钟;100双鞋*0.6分钟=60分钟。价值总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第三: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则越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这一劳动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原来一双鞋耗费6分钟的劳动量,现在一双鞋只要0.6分钟了,这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会减少。现在小汽车为什么可以进入平常百姓家了呢?就是因为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汽车的价值量减少,价格更便宜了,买的起的人就多了。

二、真题再现

(多选)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用来测量劳动生产率高低的有()

A. 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

B. 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C. 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D. 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使用价值量

【答案】BC。解析:不管劳动生产率发生多大变化,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总是不变的,A不符合。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越高,B符合题意。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少也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越高,C符合题意。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使用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没什么关系,比如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产出更多的鞋子数量了,但不能保证鞋子能满足更多的需要,像消费者对鞋子外观美的需要或者舒适的这些需要。故本题选BC。

祝大家备考成功!

关注浙江事业单位招聘信息:http://www.zgsydw.com/zhejiang/zhaop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