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上元佳节,今天一过这个年就算过完了,我也该来更新一下公号的推文了。这篇文章其实很早就想要推出来的,只是年前忙着完结书稿,就将其搁置了。想着再不把它推出来,自己都有点“不落教”了。

之所以想来说“落教”这个词儿,还是去年夏天在一个微信群里有朋友问及该词汇的含义,这位朋友一上来便问了一个比较外行的问题:落教是不是打麻将听牌的意思?这一问话把群里的四川朋友一下子都给炸了出来,于是大家便七嘴八舌地就“落教”进行了一番讨论,并且告诉了那位朋友,这个词和打麻将并没有关系,在四川话里一般把听牌叫做“下叫”。

你不进步谁都不帮你(你落不落教)(1)

麻将当然是四川人喜闻乐见的一种的娱乐方式,很多四川人甚至能把麻将当作了信仰。然而,麻将在四川流行开来,其实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情了。这显然与四川方言里早就存在的“落教”一词差了几百年的时间。那么这样一个在四川方言中比较常用的词汇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落教”这一词的含义。其实,四川方言里常用的是这个词的反义,对于那些不按常理办事,不遵守公共法则甚至故意捣乱、耍无赖的人,人们往往会说他们“不落教”。因此,落教一词就有了守规矩,懂礼节这样的含义。

说起来,落教一词最早还真是与礼节相关,这就得说到中国古代的轿礼。在中国古代,轿子一般是官员才能坐的,民间只有在结婚时才能请上一乘花轿迎接新娘子。在那个凡事讲求礼仪的时代,坐轿子也是有相应的礼仪的。例如官员在坐轿时,中途要想停轿,并不会高声喊出来,而是用脚一点轿子的底板,抬轿的轿夫便知道大人这是要停轿。一般由前面的轿夫喊一声落轿,后面的轿夫就会先行放下轿子,这样才能使轿子能够平稳落地,不至于把轿中的官员给摔出来。

你不进步谁都不帮你(你落不落教)(2)

这种礼节到了婚俗当中又有了新的形式。在清代的四川婚俗当中,新娘子进门之后,亲戚中的一些三姑六婆便会把这家的婆婆给架起来,形同于坐轿子,来等新娘子发问。等到新娘子问婆婆:“你落不落轿?”婆婆一般都会喜笑颜开地回答:“落轿!落轿!”这虽说是一种婚俗,但也是对婆婆的一种提醒,家里又添了女主人了,做婆婆的得有个做婆婆的样子了。

显然,这以谐音来说明“落教”这一词汇的由来。而关于落教,在四川还存在着一种说法。在四川方言里,人们把很多社会中的不公现象,甚至官员的贪污腐败等等问题称之为“污教”,这里的教也做规则讲。

你不进步谁都不帮你(你落不落教)(3)

当然,污教这个词来源于袍哥的切口(黑话)。清末民国时期,四川各地哥老会盛行,袍哥人家一度成为了四川民间正义的化生,以至于在当时的四川,人们都以“嗨袍哥”为荣。作为一个会党组织,袍哥人家自然也是有很多的规矩,这些规矩后来甚至推广到了整个四川民间社会,成为了当时四川民间社会中的一些公共法则。因此,袍哥也把他们的这些规则称之为教,而与他们的这些规则相悖理的则被称为“污教”。

你落不落教?哪个灾舅子才不落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