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本是魏国边郡将领。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魏灭蜀之战姜维怎么死的(姜维身死国灭最后一计害三贤)(1)

姜维

邓艾奇袭成都,后主投降了。但后主降了不算,姜维大军还在剑阁与钟会相持,后主令姜维降。姜维不降邓艾,却降钟会。这条计策并非什么妙计,但邓艾、钟会两人都没看出来。以邓、钟之才能,和姜维在伯仲之间,无法说谁就比谁高明。姜维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要离间邓艾和钟会,从中取事。为何他们两个都没有识破姜维之计呢?特别是邓艾,可算是姜维的老对手了,彼此知根知底,现在姜维降了钟会,他却不疑有它。 其实,邓艾和钟会都被妒忌蒙住了双眼。两个人兵分两路收川,又都是当世名将,却酿成二士争功的局面。收川的过程中就已经摩擦不断了,现在一下子蜀国投降了,两个人还不更加争个不可开交?邓艾觉得自己偷渡阴平,奇袭得手,蜀国是他拿下的。钟会觉得自己拿下汉中,并在剑阁牵制了姜维的全部兵力,才使邓艾顺利进入成都。两个人都没有错,他们的说法都对,错就错在不互相谦让,蜀国的灭亡是两个人合作的结果,并非靠任何一人单打独斗。而他们的不和正好给姜维提供了挑拨的机会。 二士争功还是小事,更要命的是皆有反意。蜀国“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余物在库,不及具数。”面对刘禅移交给他的这个富庶之国,更兼成都是不战而降,邓艾能不打自己的小算盘吗?可以说此时的邓艾已经接掌了蜀国的权力。“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隆中对就这样说过,邓艾当然很清楚了。洛阳小儿,谣说邓艾欲反,不用说肯定是姜维和钟会造的谣,司马昭当然疑忌了,加封钟会来牵制邓艾。被主子猜疑,加上钟会的妒忌,邓艾成为阶下囚是很自然的事。 钟会和姜维那么投契,完全是因为姜维说中了他的心思。钟会就是想造反,比邓艾还露骨。除掉邓艾之后,蜀国变成钟会所有,谁都挡不住争霸天下的诱惑。姜维就是明白邓艾和钟会这种心情,才会使出诈降的计策,先除邓艾,再图钟会。钟会对姜维很信任,“不受维印,仍令照旧领兵。”不过要怂恿钟会反,先要让钟会手下诸将同意。可惜他们不愿意反,道理很简单,蜀国刚刚平定,人心思归,都想回家和妻儿团聚,谁还有心思再打仗,更不要说造反。结果诸将先反了钟会,姜维又心脏病发作,双双被杀。 姜维的计策还是失算了,他让钟会用强硬手法逼诸将反,不反就要被打死,这样诸将当然有逆反心理。姜维此举太急了,应该笼络人心,让诸将甘心跟着造反才是上策。不过在当时情况下,姜维着急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邓艾已经除掉了,再怂恿钟会反,乱中取利,蜀国就有希望。要不然司马昭的大军来到一接管,什么事都别想办了。最终姜维一计害三贤,谁都没好下场。姜维想的是独赢,结果是两败俱伤,直接的受益者只有司马昭一人。

魏灭蜀之战姜维怎么死的(姜维身死国灭最后一计害三贤)(2)

姜维

后世传言姜维是诸葛亮的继承人,以六出祁山对应北伐中原。以弱小之国力与强魏相斗,虽身死国灭然亦将千古流传。

魏灭蜀之战姜维怎么死的(姜维身死国灭最后一计害三贤)(3)

姜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