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立法对重大误解的规定较为笼统,其概念和适用标准并不清晰,且容易与欺诈和显失公平相混淆。在民事法律行为特别是民事合同中,由于当事人思维和认识存在差异,难免出现意思表示错误的情形。因此司法实践中涉及重大误解的案例数量不断增长,对重大误解的理论研究和司法适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表现在哪些(合同中常见的重大误解表现在哪)(1)

网友咨询:

合同中常见的重大误解表现为几个方面?

黑龙江博采律师事务所冯军胜律师解答:

合同中常见的重大误解:

1、对合同性质的误解。

2、对当事人身份的误解。

3、对标的物品种的误解。

4、对标的物质量的误解。

5、对标的物规格的误解。

冯军胜律师补充: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在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大事项存在认识的显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认定重大误解的注意事项

1、表意人利用使者为意思表示的,若使者因过失传达错误,可构成重大误解;反之,若使者故意传达错误,该意思表示不能生效,就没有重大误解之问题。

2、保证人对偾务人信用状况的错误认识,系保证人应当承担的典型风险,虽属对”当事人特征的重大错误“,作为例外,不构成重大误解。

3、计算错误一般不构成重大误解。分两种情形作不同处理:①隐藏的计算错误;②公开的计算错误。

黑龙江博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市优秀律师,刑委会副秘书长,市律协监事会秘书长。南岗区政府法律顾问。香坊区青联委员,道里区工商联执委,香坊区律师工会主席。专项刑事辩护,交通事故处理。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表现在哪些(合同中常见的重大误解表现在哪)(2)

冯军胜律师总结:

动机不属于法律行为的内容,如果意思表示的内容并无错误,仅仅是作出意思表示的内心起因(动机)发生错误,属于狭义的劫机错误,不构成重大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