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情史(沈从文与两个女人)(1)

打开《新月》杂志,第一、二、三期都登有“阿丽思中国游记”,作者是沈从文,(1902~1988)提起他,人们并不陌生,湖南凤凰县人,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小学刚毕业就辍学,施即投身行伍,1922 年脱下军装去北京。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创作《边城》《长河》等,1948年封笔。热爱文学,并成功进入文人圈,胡适破格录取沈从文到中国公学任教,遇上了张兆和,抗战时期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北京大学,建国后,在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工作。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 岁。

沈从文的情史(沈从文与两个女人)(2)

第二位佳人,张兆和(1910~2003),安徽合肥人。出身富商大贾,系大家闺秀,中国公学的校花,追求者众多。1930年开始,才子开始了四年的穷追猛打佳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情书一封接一封,“多数人愿意仆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他,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1933年9月,张兆和成为了沈从文的妻子。才子配佳人,修成正果。

沈从文的情史(沈从文与两个女人)(3)

沈从文的情史(沈从文与两个女人)(4)

然而生活不易,张兆和骨子里高傲、过惯了富家生活,从来没有为钱发过愁,却被迫为每天的柴米油盐精打细算,感到很委屈,沈从文倍感无奈与自卑。加上才子,婚内出轨,两人感情破裂,虽有夫妻之名,至死也没有一句原谅的话。“爱他是真,不原谅他的错误也是真。”

第二位佳人,高韵秀(生卒年月不详),笔名高青子,福建人。“高青子长得的确很美,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文艺青年,一张白白的娃娃脸,身材高挑,打扮时尚洋气,一头黑而光柔的头发,一点陌生羞怯的笑,给人一个优雅而脆弱的印象。”(张兆和的回忆)貌美如花,又善解人意。1934 年,高韵秀到熊希龄家做家教,沈从文有事去熊家,迎客的是高韵秀,从而得以相识,相交,抗战期间同在昆明,交往机会更多,并且佳人祟拜才子。后来张兆和发现后带着孩子回娘家。才子佳人就这样过了八年。高青子就像一颗流星从沈从文生命的天空里划过。

沈从文的情史(沈从文与两个女人)(5)

张兆和在沈从文的墓碑土刻下“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他们从初次见面、结婚、分居、再不相见,互相折磨着,痛苦着。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