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道理只是平平常常,但说话的方式很奇怪,都不直说“说也”、“乐也”、“君子也”,而是连用三个“不亦”。

这是夫子自道,还是教导学生,不得而知。但总是孔子自己说的,多多少少是他的心声。

“不亦”二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也”,当然还有别种不同解释,但考之先秦典籍,那时说“不亦”,跟我们说“不也”一样,总是隐含有一个参照系。

比如,某人做贼,还辩解说自己只取钱财,不伤人性命,对此,我们往往会说:“取人钱财,不也很坏吗?”在这里,我们说“不也”时的参照系是“伤人性命”。

又如,朋友都去唱歌跳舞了,独留我一人在宿舍看书,我就自我安慰道:“一个人在宿舍看书,不也挺好的。”我这话的参照系是“和朋友去唱歌跳舞”。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当用“不也”二字时,如果是说坏事,那它的参照系就是更坏的事,如第一例中,伤人性命比取人钱财坏;同样,如果是说好事,那它的参照系就是更好的事,如第二例中,和朋友去唱歌跳舞比独自在宿舍看书好。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更好,更坏,都是说话人主观上的比较,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也就是说,是说话人认为更好或更坏,而不是实际情况是这样,如第二例,在实际情况中,和朋友去唱歌跳舞不一定比独自在宿舍看书好,但在我说话时的主观感情中,和朋友去唱歌跳舞肯定比独自在宿舍看书好,我更向往和朋友去唱歌跳舞。

那么,孔夫子说“不亦”时,他的参照系是什么?

孔子已逝,他说话时心里所想的参照系是什么,现在只能根据其生平去推测:

一、孔子一生都想施展他的政治抱负,他的理想恐怕是“学而施行之”,而非“学而时习之”,但因施行不能,只好退而求其次,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所以,这句的参照系是“学而施行之”。

二、像孔子这样一个想施展自己政治抱负,又喜欢与人谈志向谈理想的人,肯定希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在身边共事,探讨学问,但是却没有这样的朋友在身边,只好退而求其次,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所以,这句的参照系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在身边”。

三、孔子一生四处游说,广收门徒,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要人知他信他用他,但是除了少数门人外,知他的寥寥无几,更不要说信他用他了。于是,他也只好退而求其次,自我安慰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以,这句的参照系是“有人知他信他用他”。

综上所述,《学而篇》的妙处全在“不亦”二字上,连用三个“不亦”,句句都是退而求其次,孔子一生的失意、孤独、酸楚、自守乐道等无不涵括其中。也许,这就是《学而篇》被置于《论语》之首的原因吧。

论语学而篇的观点是什么 学而篇为什么是论语首篇(1)

论语学而篇的观点是什么 学而篇为什么是论语首篇(2)

论语学而篇的观点是什么 学而篇为什么是论语首篇(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