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强

#寻味端午#农历五月五,俗称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三大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阳、端节、午节、重节、地腊、天中、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等等。

屈原为什么不过端午节(端午原本与屈原无关)(1)

【图1,端午习俗】

现在人们以为端午节与屈原有关,竞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皆为纪念屈原。因为古籍这有这样的记载:《初学记》四卷《岁时部》引《风俗通》:“五月五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亦因屈原。” 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自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民间传说吃粽子以祭屈原之尸体;投米于水中是希望鱼吃了米之后,保全屈原的全尸体;竞龙舟是为了抢救屈原之体;挂艾蒲是为了招屈原之魂……其实,端午这些习俗最初与屈原无关。

屈原为什么不过端午节(端午原本与屈原无关)(2)

【图2,龙舟竞赛(黄强摄)】

在古代社会,村落民居靠近农田、山野,随着五月气温升高,冬眠的蝎、蛇、蜈蚣、蜘蛛、蟾蜍等五毒纷纷出没,侵扰人们。因此,进入五月民间便开始防范五毒,食用或以酒浸泡蟾蜍等五毒,以此变害为宝,是民间的防范方法之一。民间推崇雄黄,因雄黄具有一定的药效,可以杀灭五毒,遂有端午饮用雄黄酒避邪的习俗。

屈原为什么不过端午节(端午原本与屈原无关)(3)

【图3,雄黄酒】

端午挂艾蒲,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艾草“以□毒气”。在汉代,人们就已经知道艾草可以用于医药,取其叶作成灸条治病,除邪,止恶气,延年益寿。晋代《风土志》亦云:“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清代顾随《清嘉录》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屈原为什么不过端午节(端午原本与屈原无关)(4)

【图4,挂艾草与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在节日前一天,用菰芦叶裹粘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吃。从时令看,五月五日,正当夏至,恰是寒气除尽,热气达到饱和,凉气将至而未至的仲夏季节,阴阳达到均匀调和状态,在这个时令吃这种米做的凉食,有益健康。民俗中还有吃鸭蛋的习俗,将煮熟的鸭蛋装入彩丝编织的小网,小孩子悬挂在脖颈或胳臂上,“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

屈原为什么不过端午节(端午原本与屈原无关)(5)

【图5,红油鸭蛋】

端午又称浴兰节,习俗有此日洗澡一项。原因在于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洁肤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苏轼《浣溪沙》则曰:“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实际洗浴时,不局限于兰草,也可掺入柏叶、大风根、凤仙、白玉兰等花草,或选择其中的一两种、数种。兰草等草本药物泡澡,不仅洁肤,也使浴者神清气爽。现在洗浴、足疗常常打出药物浸泡,温泉洗澡的招牌,多为合成药物,若干浴室的温泉水都是人工添加物制造出来的。其实,古人早就有此举,而且使用纯天然的兰草,这才是真正的环保、低碳生活。

屈原为什么不过端午节(端午原本与屈原无关)(6)

【图6,顾恺之《洛神赋图卷》中龙舟】

竞龙舟,源于图腾。在急鼓中刻画着成龙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游戏,给图腾神祭拜,也给自己取乐助威,激励人们在仲夏里干出生气,活出姿彩。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欧阳修一阕《渔家傲》描绘出端午的风情,端午的融融情调,和谐氛围。

屈原为什么不过端午节(端午原本与屈原无关)(7)

【图7,端午五红菜肴之龙虾】

端午习俗要吃五红与五黄,所谓五红指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五红是从原来的五黄演变的,五黄指烧黄鱼、烧黄鳝、拌黄瓜、咸蛋黄、雄黄酒。端午时令近黄梅,国人崇尚黄,菜肴应有“五黄”。龙虾这玩意在民国时就有,但是那时吃龙虾的很少,20世纪70年代才时兴吃龙虾,也没有普及。真正红起来是20世纪90年代。因此五红中的龙虾的历史也就是二十多年。据说端午节吃了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屈原为什么不过端午节(端午原本与屈原无关)(8)

【图8,端午五红菜肴之烤鸭】

端午习俗与屈原联系,始于汉代。《续齐谐记》记载:东汉光武时期,长沙人区曲曾遇到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人,言称如果祭我,应用栋叶塞在竹筒里,同时再用彩丝编好,投水祭之。显然,这是一种民间传说,表达人们对战国时期这位伟大爱国者的深切怀念。龙舟竞渡为祭屈原,《荆楚岁时记》如此说:“屈原是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竞渡是其迹。” 唐代文秀也有《端午》一诗说及此传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人们为爱国者的冤死叫屈,为小人得宠,忠信被谤鸣不平,传递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爱憎分明的是非价值观。

屈原为什么不过端午节(端午原本与屈原无关)(9)

【图9,屈原画像】

汉魏以后,每逢端午,挂艾、食粽、竞舟的习俗,绵绵流传至今。随着时间的流逝,民俗中的吃粽子,竞龙舟,人民附会是纪念屈原的,因此口口相传,民俗习俗,人们只知祭屈原,而不知其端午风俗真正的起源。但是由此亦可见,凡是对国家,对人民有过贡献的人,历史是不会掩其功绩的,人民也不会忘记他的。端午节就是一例。

#寻味端午#,端午的美食是最好吃的,有童年的记忆。#寻味端午#端午是抹不掉的记忆,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反而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渴望回去,回到天真无邪的童年,回到无忧无虑的时候……

屈原为什么不过端午节(端午原本与屈原无关)(10)

【图10,端午食物】

说明:本文系头条号黄强教授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联系作者微信njhuangqiang。

黄强黄不息2016年、2017年两次年度文化头条号。

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文艺评论家。已出版《金瓶梅风物志》《中国服饰画史》《服饰礼仪》《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消失的南京旧景》等著作15本。

服饰史新著《古代服饰与时尚》《古代军戎服饰》《六朝人的衣柜》,2019年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