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几篇文章中,我们一起讨论了《红楼梦》里暗伏着情节和人物命运转折的“中秋节”,并且将贾府这个“诗礼簪缨”世族与其他几个现实生活里的大家族做了个简要的对比:

四大名著唯独《红楼梦》对中秋文化描述详尽,从诗词到规矩样样全

《红楼梦》贾雨村所作的中秋诗,暗含着种种动人之处

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整部《红楼梦》当中写过三次中秋节。这三次里,有的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铺垫,而有的只是寥寥数语。然而,在看似相同的团圆场景里,众人也都仰望着同一轮明月,物是人非的苍凉感渐渐逼近;每一次中秋过后,都暗暗伏着命运的波折和突如其来的打击。这些世态炎凉在跟“团圆美满”的中秋节相对照以后,更加具有情绪上的冲击力,给读者一种深深的震撼。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故事简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戏曲达人)(1)

贾雨村寄情于中秋,更寄远大志向于月圆时。他孤身一人寄居在葫芦庙里,落魄不堪,但理想与抱负并未因此埋没——这个中秋过后,他独自去赶考,并一路考中了进士;甄士隐却截然相反,他的人生跌入了最低谷,从此不问红尘中事,出家去了。

第二次中秋节后,秦可卿一病不起,大好的青春年华被蒙上的死亡的阴影,不久以后也离开了人世。在她去世前,托梦给凤姐的那番话意味深长,为运数已尽的贾府敲响了警钟,也可以说是丧钟。这次中秋节的描写是一带而过的,匆匆闪现了一瞬。然而,生命的凋零不可逆转——也正是这样开篇不久就出现了急转而下的巨大转折,凸显出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弥足珍贵。大观园内,一切看似平静,实际暗流涌动。“三春过后诸芳尽”的悲凉,正在于无人注意处悄悄酝酿。

而第三次中秋节,就在抄捡大观园之后。已经历经百年的贾府,这时也只剩下最后一口残留的气息了。曹雪芹特意花费了很多笔墨来勾勒这个中秋节:贾母听着幽怨凄凉的笛音,不觉落下泪来;黛玉和湘云兴致勃发,联诗作乐,却也避不开最后悲戚的诗句。以繁华富贵开场的一出大戏,到了末尾只剩下半壁破败连同满眼苍凉。

这就是《红楼梦》里的中秋节。

1 《长生殿》里也交织着中秋节的悲鸣

在比较早期的一篇文章里,我曾经分析过:《红楼梦》在创作的时候,受到了清代初期戏剧作家洪昇的影响。因此,曹雪芹在自己的这部作品里,也透出了《长生殿》的元素。比如绛珠草在修炼成绛珠仙子以后,“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而“离恨天”与“灌愁海”这两个元素在《长生殿》的第五十回里就出现过。其中描写到李隆基与杨玉环在月宫仙境重逢的场景。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故事简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戏曲达人)(2)

“天将离恨补,海把怨愁填。谢苍苍可怜,泼情肠翻新重建。添注个鸳鸯牒,紫霄边,千秋万古证奇缘。”

这几句里,应该就是《红楼梦》中“离恨天”和“灌愁海”的直接出处了。

除了这两个元素,我们在《长生殿》里也能够看到与“中秋节”相关的重要元素。

比如在第十一折里,嫦娥带着杨贵妃在梦中游览月宫仙境,杨贵妃在梦里听到月宫里的仙女演奏了一首乐曲。她醒来以后就按照梦里的印象写出了《霓裳羽衣曲》。而第四十一折里,李隆基独自仰望空中的那轮明月,回忆起马嵬坡兵变之时他亲自赐死了杨贵妃,心中感伤不已。还有就是在我们刚刚提到的第五十折里,李隆基在中秋之夜去世,在升天以后与杨贵妃终于在月宫团聚,正是“会良宵,人并圆;照良宵,月也圆”。

虽然李隆基也杨贵妃看似“有情人终成眷属”,如剧中唱道的“情一片,幻出人天姻眷。但使有情终不变,定能偿夙愿”一样,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感叹:尘世当中的生离死别最令人断肠,在现实里无法团圆,只能寄托于死后能够灵魂相守。表面上“大团圆”的结局,实际上流露出的是“人死不能复生”这种死亡不可逆的悲怆。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故事简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戏曲达人)(3)

苏轼也曾经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原本代表着幸福团圆的中秋,却不知有多少人在经历着“悲离”之苦。这种苦与痛,在月圆之时,所奏出的就是伤感的悲鸣之音。

2 《琵琶记》里的隔空呼应

元末戏曲家高则诚所创作的《琵琶记》里,也贯穿着“中秋别离”的惆怅。

大家应该都熟悉,《琵琶记》的主要情节是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之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蔡伯喈父母年事已高,他本来不愿意进京赴考,而是想留在家里照顾双亲。但是经过家人的劝说之后,他独自赴京应试,与新婚的妻子离别了。

蔡伯喈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不负众望考中了进士,并且名列第一,成为了状元。京城牛丞相看重他的学问和人品,家中正好有个女儿没有婚配,就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蔡伯喈以父母年迈为由,想要辞婚并同时辞官,但皇帝和牛丞相坚决不答应,并强行将他留在了京城。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故事简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戏曲达人)(4)

蔡伯喈被强行入赘相府后,十分思念家中的父母和妻子。他此时并不知道家乡遭灾,庄稼颗粒无收,妻子赵五娘偷偷吃着糟糠而让公婆吃米。即便如此,蔡伯喈的父母在这场饥荒里都没能撑到最后,先后过世了。

丞相的女儿得知了蔡伯喈这种思乡之情,劝说父亲派人去他的家乡将父母和妻子接来京城。而这时,赵五娘已经身背着琵琶,带着公婆的遗像前往京城寻找蔡伯喈。

后来,赵五娘来到了丞相府上,丞相女儿一手撮合,最终让赵五娘与蔡伯喈团聚了。后来蔡伯喈要辞官回乡守孝,得到了牛丞相的准许。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故事简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戏曲达人)(5)

在《琵琶记》里的第二十八出,有一个重要的场景是中秋节时蔡伯喈和丞相的女儿在府中赏月。这一场的对唱当中,二人心境完全不同,唱出的情感也十分迥异。

丞相女儿的唱词是:

“长空万里,见婵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十二栏杆光满处,凉浸珠箔银屏。偏称,身在瑶台,笑斟玉斝,人生几见此佳景?惟愿取,年年此夜,人月双清。”

因为嫁给了如意郎君,丞相女儿满心欢喜,正沉浸在幸福里,因此她在中秋月圆夜看到的是“婵娟可爱”,联想到的是“笑斟玉斝,人生几见此佳景”。此刻的她,心里充满了中秋佳节的喜悦之感,也非常希望今后年年岁岁都如此美满团圆。

然而,她的枕边人蔡伯喈因为远在异乡、无法跟亲人团聚,心里十分愁苦。“人在异乡为异客”,此刻的他,独自飘零,没有任何归属感,所以他的唱词是:

“孤影,南枝乍冷,见乌鹊缥缈惊飞,栖止不定。万点苍山,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追省,丹桂曾扳,嫦娥相爱,故人千里谩同情。”

这种孤独无所寄托的感受,可能我们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经历过。只有孤影为伴,此情此景更加催人断肠,思乡之泪默默留在心里,深深盼望着有一天自己能回归故里。

同一个节日,完全不同的心绪,不禁让人感怀唏嘘。

3 曹雪芹也是个精通戏曲的人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探讨过曹雪芹的学识。他不仅文字功力十分深厚,也很精通建筑园林、服饰搭配、饮食茶艺、织布染色、医学药理等等。今天我们就要说一说,其实他也是个“戏曲达人”。

曹氏家族一开始是依靠武官出身,在沙场上屡立战功以后,才得到了皇室的重任。后来曹家继任江宁织造,成了文官,再加上清朝皇室特别重视汉学,官宦贵族之家都开始研习汉族文字与文化。于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曹氏一族的文化修养就逐步提高了。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故事简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戏曲达人)(6)

我们也都知道,江南自古出才子。这里从来都是文人墨客的汇集地之一,明朝的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都是出自江南。而曹家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担任江南织造百年,家族内的学识在当地也是非常有名的。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十分博学多才、诗词歌赋修养很高,曾经主持过《全唐诗》的勘校工作。除此以外,他还精通音律并擅长戏剧创作,跟《长生殿》的作者洪昇交情不错。

曹雪芹从小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自幼饱读诗书,受到了极其深厚的家学之熏陶。他对戏曲的研读,也可以在《红楼梦》里看到影子。

4 《红楼梦》几处戏曲的穿插皆是在“千里伏线”

在原著第十八回当中,大家一定很熟悉元妃省亲时所点的那四出戏。

第一出是《豪宴》,《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而第四出是《离魂》,暗伏黛玉死《牡丹亭》中。脂砚斋在这里给出了重要的批注:“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长生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那就花点儿时间来看看其余三出戏。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故事简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戏曲达人)(7)

《一捧雪》里主要讲的是奸相严嵩当国、视百姓如草芥。他的儿子强取豪夺,将许多珍宝收入囊中。莫怀古祖传一只玉杯名为“一捧雪”,堪为稀世珍品,价值连城。严世蕃想要占有这个古董,莫怀古不愿献上,就找人做了个赝品奉上。谁知被为了谋求名利的严世蕃门客汤勤揭穿,严世蕃大怒,便下令追捕莫怀古。莫怀古的忠仆莫诚跟他面貌相似,自愿代主受过,被追捕的人杀死了。莫怀古得以逃脱,后来他的儿子莫昊考中了进士,弹劾了严氏父子,皇帝下令斩首严世蕃,莫怀古也终于报了仇。

在这里我想先指出的一点是:“《邯郸梦》伏甄宝玉送玉”这个暗伏,是要结合《一捧雪》中忠仆莫成与主人公莫怀古之长相酷似来看的。曹雪芹这样的设计,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非常精巧。《一捧雪》里的汤勤也正是莫怀古向严世蕃举荐的。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故事简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戏曲达人)(8)

那么,像《一捧雪》一样,贾家跟祖传的古玩有什么瓜葛呢?那就是石呆子那二十把古董扇子。这个情节跟《一捧雪》如出一辙:贾赦看上了这二十把扇子,一定要弄到自己手里。石呆子死活不肯出让,就在这时候,贾雨村听说了,就弄了个莫须有的罪名,说石呆子拖欠官银,要拿扇子充公。贾赦如愿以偿,而石呆子却生死未卜。在这之后,贾雨村因为掌握了贾家的很多“黑料”,很可能就是告密的那个人。贾府被抄,曾受过贾府提携之恩的贾雨村落井下石,贾府百年的基业瞬间轰然崩塌。对照《一捧雪》的情节,《红楼梦》里的这些设计多么严丝合缝,可见曹雪芹对于古代戏曲的研究之深。

那么,《牡丹亭》又是怎么被融入进《红楼梦》的呢?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故事简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戏曲达人)(9)

我们都知道,杜丽娘是因为一日在花园中睡着,梦见自己与一名年轻书生相爱至深。然而醒来以后因为一直遇不到那个梦中人,最后抑郁而终。杜丽娘临终前,把自己的画像封存好,并埋进了地下。后来,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偶然发现了杜丽娘的画像。于是杜丽娘化为魂魄告诉柳梦梅去打开棺木,她从此复活,与新科状元柳梦梅终成眷属。

《牡丹亭》里,杜丽娘是郁郁寡欢而终;而《红楼梦》里,林黛玉是终日流泪,最后泪尽而亡。而她与贾宝玉的这对组合,跟古代戏曲中的“才子佳人配”是一致的——比如张生和崔莺莺、柳梦梅和杜丽娘。不同的是,曹雪芹没有延续戏曲中通常的“大团圆”结局,而是让这对才子佳人永远天人两隔了。当然,这跟曹雪芹的婚姻观有很大关系,我们今后也会另文分析。

在贾府的重大场合里,众人听的戏有《荆钗记》、《满床笏》、《南柯记》等等。这些戏曲都对《红楼梦》的故事情节起到了影射的作用。戏曲和白话小说融会贯通,既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减少了“曲高和寡”的孤高,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鉴赏性。

通过对“中秋节”的解读,我们发现了《红楼梦》情节中与古代戏曲的关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探寻之旅,我也会在下一篇文章里继续分析相关的内容。感谢大家的关注与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