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7月1日,香港回归了,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许多香港的影视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可以说,香港电影是伴随着大陆一代人的成长,我们从录像带上见证了香港电影的昌盛与衰落,在回归之前,香港电影几乎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好莱坞的影响以及东南亚经济衰退给香港电影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是,凭借着香港电影人的努力以及与大陆影人的合作,香港电影在这十年中开始慢慢复苏,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香港电影回归后走向,香港电影回归那十年?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香港电影回归后走向,香港电影回归那十年

香港电影回归后走向,香港电影回归那十年

1997年的7月1日,香港回归了,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许多香港的影视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可以说,香港电影是伴随着大陆一代人的成长,我们从录像带上见证了香港电影的昌盛与衰落,在回归之前,香港电影几乎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好莱坞的影响以及东南亚经济衰退给香港电影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是,凭借着香港电影人的努力以及与大陆影人的合作,香港电影在这十年中开始慢慢复苏。

说到香港回归这十年来的电影历程,恐怕不能不说到在回归之前的香港电影。在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不可否认,香港电影市场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不但影片的产量很高,而且得到了很好的票房回报,诸如《警察故事》系列(1985-1996),《黄飞鸿》系列(1991-1997),《阮玲玉》(1992),《辣手神探》(1992),《阿飞正传》(1991)等片不但具有相当高的观赏性,就纯电影角度来说也绝对可以载入香港电影史册。

但很可惜,九十年代初期的这种繁荣却成为了一场泡沫,很快到了1995年时,香港《明报月刊》便登出了“香港电影之死”的大红色标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说明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香港电影市场与香港经济是紧密相连的。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东南亚经济整体衰落,香港电影的主要输出地台湾及东南亚等国都同时陷入了经济危机中,这就势必造成香港电影产业的难以持续发展。香港电影产量也由1992年的200多部降至为1997年的80部,这是一个极其惨淡的数据。

但香港电影的衰落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减退,更是质的本体上的问题。由于九十年代初香港电影极其繁荣,在纯市场利益的推动下,大批的跟风之作,劣等电影被投入拍摄,这种利益驱使造成了难出精品的局面。更有一些黑社会组织资金的注入几乎扰乱了整个香港电影产业。据说王家卫就曾有过被黑社会拿刀追杀的惨痛经历。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电影几乎是自己砸掉了自己的品牌,于是,许多影片都被东南亚等国拒之门外。

质量上的问题还体现在香港电影人的大量流失上,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群香港新浪潮导演们或者很难有拍片机会,例如方育平,严浩等,或者开始投奔好莱坞,例如于仁泰,吴宇森等人,在演员方面,原来的金字招牌如成龙,李连杰等人也开始前往西方,这种人员的缺失势必造成香港电影质量的滑坡,而此时,美国好莱坞影片的进埠以及盗版的冲击更是火上浇油,香港电影疾速走向了衰落。

各种原因交织在一起造成了香港电影的迅速滑坡,于是关于“救市”之说便不绝于耳,在回归之前,对香港电影产业最具有帮助性的影片莫过于《古惑仔》系列(1995-2000)。由刘伟强所执导的该系列几乎创建了一个“青春黑帮”电影类型,其影响再次证明了香港影片的商业价值。但十分可惜,由于刘伟强的成功,一贯缺少监管的香港电影市场便开始了大量的仿做,该类型片成了捞钱的法宝,这注定会造成影片质量的下降。更重要的是,此系列虽然票房大卖,但影片本身具有极大的缺陷,例如人物苍白,故事雷同等,并且其具有的反社会反法制内容势必造成其存在的短暂性。所以,《古惑仔》系列的成功无非是昙花一现,根本无法起到救市的作用。

于是,香港电影几乎以一种没落的状态迎来了1997年的回归,这令许多电影人都扼腕叹惜。而回归后的香港电影立即迎来了第二次人员流失,许多香港影人面对不景气的香港电影市场开始转向内陆寻求发展,由于观念上的差异以及商业化的本质,这些香港影人在内陆几乎毫无用武之处,只能纷纷转向了电视剧的拍摄,香港电影几乎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危机之中。

对于许多香港人来说,1997年不一定是一个大喜的日子,“一国两制”也许并不是每一个香港人都能明白的,这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长期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观望与怀疑是香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这种悲观情绪可以在许多电影中找到,于是,许多香港影片都在表现着这样的主题,其中最直接也是最具有平民意识的当数陈果的《回归三部曲》。

《香港制造》(1997)令导演陈果一战出名,首先片名就极具讽喻意味,在最具香港本土特色的穷街陋巷之中,两个边缘性青少年的生活成为彷徨的代名词,囚禁般的生活转化为他们肆无忌惮的发泄。而在《去年烟花特别多》(1998)中,全片几乎都处于一种阴霾的状态下,几个由于回归而退伍的军人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位置,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是以悲剧性结尾的影片。到了《细路祥》(1999)中,影片更是直逼社会底层人物,影片通过香港本土的祥仔与非法移民的阿芬,两个孩子的眼睛观看着回归的历程,家庭观念在崩溃,金融危机在非常时期对港人们内心的冲击。

可以说,陈果是唯一直面回归问题的导演,他影片中的小人物都处于一种找不到自己位置与方向的境况,但毫无疑问,剧中的人都处于一种寻找的状态,香港作为一个“根”的概念是极其强烈的。与陈果的思维不同,王家卫导演在这段期间拍摄的影片则以纯粹个人的形式表述了这种回归的意识,《春光乍泄》(1997)中的异域都市其实并没有实在的含义,更具有一种象征意义,飘泊,但飘泊的结果终究是什么都没有,终归还是要回家的。

在吴宇森远赴好莱坞之后,作为填补香港黑帮片导演的重要人选,杜琪峰与韦家辉的组合在回归前后的日子里却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水平,他们大多数时候是作为监制参与影片制作的。《暗花》(1997)一片中对时间概念近似于痴迷的强调无疑反映了创作者一种绝望的心理。类似的影片还有《非常突然》(1998)《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和《两个只能活一个》(1997)等。影片色调极其灰暗,到处弥漫着一种宿命的意味,那种彷徨不知所措,任由宿命摆布的命运令人感到透彻心骨的凉意。

由于香港回归这个大事件对香港人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香港电影又处于一种低谷状态,所以在1997,1998这两年的时间里,香港电影总体上都处于一种灰暗的色调中,许多香港知名的导演几乎没有新作产生,例如徐克等,这无疑给本来就不景气的香港电影市场造成了更大的危机感。但是,虽然这些作品从人物命运到故事安排都多少带有些阴冷的意味,都体显出一种港人的彷徨感,不过,也许正是由于这段时间的沉默,香港电影在影片技巧,风格以及影像上反倒有了新的突破,这也为香港电影的复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这段彷徨期中,香港电影产业面临了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首先是特区政府加大了对电影的关注,这无形中摆脱了香港电影依赖于市场经济的泡沫性,其次影人们开始自觉地寻求复兴的道路,陈果的成功无疑对独立制片的运作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寰亚,美亚以及银河映象等公司的成立与完善标志着香港电影新的大制片机构的产生,也由此吸引了一些外流人员的回归。在各方的努力下,彷徨期很快地便过去了,香港电影的复兴日益临近。

2002年香港影片《金鸡》的上映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影片通过一名“老鸡”的讲述展现了香港三十年的经济变化,而我们也不难看出,香港电影的兴衰与其经济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香港经济显然有种复苏的态势,相应的香港电影也开始走出低谷。《金鸡》一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香港影人们的一个伟大的宣言,即要乐观积极地面对一切困难,重振香港电影市场成为许多香港影人的最主要心愿。

香港影人渡过了不知所措的彷徨期之后。一批励志类型的影片便出现了。首先就是周星驰的影片《喜剧之王》,虽然此片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星爷自传的性质,但故事中这个具有专业精神的死跑龙套的小人物却让每一位观众感动,这无疑星爷对同行们的鼓励。在香港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只有自救才是唯一的出路,而自救的法则就是专业,就是敬业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这部影片不但对香港电影有种鞭策的作用,更是周星驰影片风格的一大转变,成为他个人影片的开始。

除了《喜剧之王》与《金鸡》这样的励志影片以外,《麦兜》系列也是值得一提的。小朋友麦兜的成长过程是艰辛的,经过了希望,失望,希望,再失望,一次次的失败却并没有击垮他,他反而乐观地继续面对着现实中可能扑面而来的困难。这样一个小人物立即得到了香港市民的热烈欢迎,人们从他的身上寻找着坚持与努力。这几部影片大都以喜剧的形式,以一个草根的底层形象展开,而其中所宣扬的励志精神不但是针对香港市民的,更是针对香港电影人。励志影片成为香港电影在这一段时期的一道极其独特的风景。

前面说过,香港电影是与香港经济息息相关的。虽然在回归之后,香港政府对香港电影实施了一些非市场化的政策,但并没有改变香港电影的实质,即它的商业性。所以凭借着一贯的经验,香港电影在商业片的领域中也开始呈现出复苏的景象。对于老一代的香港影迷来说,我们不难知道,香港商业电影主要集中在几大领域中,功夫片,警匪片,喜剧片和恐怖片,以及爱情片。

其实这样笼统的划分是极其不科学的,因为任何一个片种都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但我们却完全可以循着这样的脉络来回顾香港这十年来电影的发展历程,首先便是喜剧片。也许是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加,在这十年中香港喜剧片并没有回归到原有的实力,只有周星驰一块招牌引领着香港市场,而他由于亲力亲为,所以产量也少得可怜。但不可否认,无论是《少林足球》还是《功夫》都绝对值得影迷收藏,我们也看到了另一个周星驰,更具有影人风采的周星驰。

其实一部名叫《大丈夫》的喜剧影片非常值得关注,该片荒诞的创意可以说为香港无厘头的喜剧风格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可惜之后暂无佳作。与喜剧片的勉力支撑不同,恐怖片在香港电影市场几乎已经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没落阶段。虽然《三更》与《饺子》的水准并不低,但两部影片却显得过于孤单了,而彭氏兄弟的好莱坞之行更为香港恐怖片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由于内陆严格的审查制度,香港恐怖片几乎无法在内陆上映,这也是影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香港恐怖片的情况类似,爱情片在这段时间内也只是凤毛麟角,《忘不了》与《如果·爱》虽然可以称得上精品,但除此之外便少有爱情影片能够令人刻骨铭心了。爱情片成为这十年来香港影片的一大空白。很奇怪,爱情这个主题本来是一个万金油,不但可以独自表现,更可以融进到其它的类型片中,但事实上这几年香港回温势头最强劲的功夫片与警匪片中,爱情似乎都被拒绝了,这个主题仿佛在香港人的世界中消失了。于是,这也就造成了两个很特殊的现象。第一是香港这段时间内一直被男人题材的电影所主宰,第二则是香港这段时间内的女艺人显出极度的青黄不接。

功夫片与警匪片一直是香港商业电影中两个重要类型,在我们印象中的大多数影片都演过这两种类型影片。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成龙,吴宇森以及袁和平等人的出走,这两种类型片同样陷入了低谷,尤其是功夫片,突然之间仿佛形成了一个断档,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再也说不清去看谁的电影,那些叱咤风云的影人们一下子仿佛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外,偶有好莱坞的影片传来,里面虽然有他们的身影,但事实上却丝毫引不起国人的兴趣。倒是极具东西方文化底蕴的李安一部《卧虎藏龙》令国人兴奋了一下。

确切地说,《卧虎藏龙》虽然成功了,但它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香港电影,而是一部合拍片,其中的资金问题是无须香港影人们考虑的,但影片所体显出来的极具东方审美的影像的确是功夫片的一个代表之作。真正的香港功夫片其实还没有找到实际的出路。2004年可以说是香港功夫片回归的一个重要年份。周星驰的《功夫》虽然运用了大量的特技,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东方式武学令全世界人叹为观止。这部向李小龙致敬的影片终于解决了香港功夫片出路这一难题。

同年,甄子丹作为一名武指终于进入到了观众们的视线之内,《千机变》中的武打设计已经抛弃了香港功夫片一贯的优美绚丽手法,转而变得实用而有效。在这之后,《七剑》,《杀破狼》以及《龙虎门》等片可以说是新香港功夫片中的代表作品,影片不但回归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那种真实感,那种真正的贴身肉搏,更由于某些特技的加入而将这些最本质的东西形象化了。真实功夫与特技结合成为现代香港功夫片的一大特色,而观众看起来也比那种飞天式的过瘾许多。

吴宇森的离开造成香港警匪片的一片真空,但好在还有杜琪峰,还有刘伟强。杜琪峰经历了一个回归时期的迷茫,但很快,《暗战》,《枪火》等影片便确立了他香港警匪片导演头把交椅的地位。在吴宇森时代,几乎所有的警匪片都在浪漫与动作上做足了文章,但杜琪峰却另辟新径,他的静止将画面以及人物都拍摄得极具美感,更有趣是,这种美感中带有一种黑色有抑郁,英雄变成了凡人,吴宇森的造神手法被彻底颠覆了。至于后来的《黑社会》,《放逐》更是将这种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杜琪峰的影响下,香港警匪片变得更现实,更具有切身的冲击力。

刘伟强可以说是香港影坛的一个异数,《无间道》被称作香港的救市之作,更是被马丁翻拍后获得了奥斯卡大奖,这一切都证明了刘伟强的商业导演地位,从上世纪的《古惑仔》系列到最近的《伤城》,这所有的影片都体现出刘伟强身上独具的商业细胞。可以说刘伟强本身就是香港电影的救市招牌之一。

不可否认,香港电影虽然远没有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辉煌,类型看起来也似乎少了许多,但所有的香港影人们正在寻求着一种变化,以他们特有的努力拍出了风格与众不同的影片,可是世界同化的大环境下,显然不太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