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山东高速集团和中建八局共同投资、建设的董梁公路宁梁段(以下简称“宁梁高速”)全线正式通车,山东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又新添“一横”。从全省最大互通立交到全省首条“永临结合”道路,到2.2万吨跨京九铁路转体桥成功转体,再到大汶河文物保护,宁梁高速为高速路建设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本。

董梁高速宁阳段施工进度(董梁公路宁梁段全线贯通)(1)

董梁高速宁阳段施工进度(董梁公路宁梁段全线贯通)(2)

董梁高速宁阳段施工进度(董梁公路宁梁段全线贯通)(3)

历时35个月,全长110公里!山东高速网再添“一横”

这条联通济宁与泰安两市的高速路,全长约110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

作为山东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中“横四”线的一部分,宁梁高速承担着加强山东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拓展港口腹地、改善沿线投资环境、促进革命老区和山(湖)区脱贫、带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宁梁高速全线共建设完成特大桥1座,大桥6座,中桥17座,互通立交7处,通道132道,天桥12座,涵洞110道,服务区3处,收费站5处,总计109.842公里。

全线共打下7422颗桩基,吊装预制板梁12708片、箱梁7409榀。其中,路基填方达1612.37万立方米,相当于14个大明湖的体积。

14条匝道!囊括全省最大立交桥

作为宁梁高速的“画龙点睛之笔”,山东省最大的互通立交——东平湖枢纽互通立交,于今年7月3日完成主体施工。

这座设置14条匝道的互通立交,为山东省内匝道数量之最。外观为变形苜蓿叶 T型复合式结构。

该立交桥建设期间,沥青的原材料生产、运输、摊铺、碾压等各环节全过程管控,安排专人跟踪,逐项检验。

根据规范要求,路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不高于1.2毫米,偏差越小则平整度越高。该立交桥将允许偏差控制在0.5-0.6毫米,为将来路面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了充分保障。

包括东平湖枢纽互通立交,全线共建有7处互通立交。其中,磁窑枢纽互通立交上跨通行车流量巨大的京台高速,日均达5万次车流量。

磁窑互通立交建设团队创新采用 “建设保通”和“永临结合”的思路。这也是山东省首条“永临结合”道路,即为京台高速修建两条临时道路的同时,利用原设计的既有匝道,再多修一条双向的应急车道,任何一条临时路发生交通堵塞,都可以启用第三条应急车道救急。

2.2万吨!上跨京九铁路转体桥空中“舞芭蕾”

宁梁高速全线,建设桥梁大大小小数百处,其中一座备受关注——上跨京九铁路转体桥。

这座梁体自重2.2万吨的转体桥,一举刷新了中建八局最大角度、最大跨度、最大重量的纪录,也是宁梁高速公路全线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复杂的控制性节点工程。

项目部不断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各原材料用量,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智能温控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实时监控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并24小时不间断进行喷淋养护,有效确保了转体桥实体质量,最终用6400方混凝土成功打造出梁体“巨无霸”。

项目转体系统采用转体支座实施转体。转体支座自重与承重比为1:526,在两组1000吨千斤顶的连续牵引下,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它的安装精度事关整个桥梁转体的平衡。项目部采用十字线对中法,使转体支座周围顶面处各点相对误差控制在0.5mm以内,精度比技术标准提高了一倍。

宁梁高速一路多次跨河,其中包括洸河、小汶河、京杭运河、东平湖、南水北调干渠等。

横跨国家级文物小汶河的难度是最大的,工程需同时跨越主流和支流。考虑到对文物遗址的保护,为尽最大努力减少在河道中架设桥墩,建设团队与多方积极沟通,优化最初设计方案,增大每孔跨度将桥墩缩减近一倍。为确保跨河大桥质量及安全,建设团队重新配建一个大型梁场,生产的箱梁最重的达到153吨,在运输和架设前期,由专家论证、审批,反复讨论,最终由架桥机成功完成吊装。

宁梁高速K47公里位置,需要横跨一段明朝防洪大堤遗址。为保护这处土坝,建设团队再度优化设计,取消该段路基新增一处3跨桥梁,避免了对国家级文物的破坏。

这是一条智慧化的品质高速

宁梁高速建设,凝聚着3505名劳务人员的心血,全线共投入机械设备1000余台套。

宁梁高速项目围绕“数据化、自动化、可视化”,打造智能化施工管理的“试验田”,为开启行业施工新模式探出一条新路。

在钢筋加工厂,自动弯箍机设备 智能机械臂应用、钢筋滚焊机+机械臂自动焊接的应用、数控弯曲中心等一系列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不但使人员精简到原有的三分之一,而且大幅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精确度也提高了20%。

在BIM应用上,项目在三维模型、二次结构深化、进度质量管理、工程计量多个方面全程应用BIM管理。2018年,项目荣获山东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成果施工组二等奖。

此外,项目还加大智动张拉系统、VR安全教育、无人机巡检、人脸识别、自动喷淋等智慧化系统应用力度,实现了生产高效智能运作,有效提高生产组织管理水平。

在地方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山东高速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中建八局团队坚持建设品质宁梁、攻克施工难点、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复工达产,以“创新实干,奋斗担当”的干劲和铁军精神,交付满意答卷。(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昕路 通讯员 李永明 崔文一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