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个月,在房屋自动平移装置的精确控制下,沪上一幢百年老建筑平移53米,今天刚刚抵达预定位置。此次平移经历了平移、转身、抬高、再转身及平移,是迄今为止上海老建筑平移中最复杂、最艰巨的一次。

平移的最大单体建筑(沪上一幢老式花园住宅建筑平移53米今天到位)(1)

这幢建筑位于虹口区海南路84号、四川北路街道HK172-13地块,建于1920-1930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为一幢老式花园住宅建筑,独栋三层砖木结构,具有徳式特征。

周到君发现,经过近百年岁月沧桑,这幢建筑的原貌已难以辨别,然而其折坡式屋面、清水红砖外墙配以的砖雕花饰、立面连续券柱式外廊等,极具历史沧桑感,依然吸引眼球。

这幢房屋原有建筑面积为587平方米,房屋平面形式近似呈矩形,房屋南北方向总宽13.60米,东西方向总长12.80米,房屋总高约14.71米。

平移的最大单体建筑(沪上一幢老式花园住宅建筑平移53米今天到位)(2)

此次平移,首先整体向西南平移18米,顺时针转身89.6度,然后再向西南平移7米,并顶升0.5米,最后向西南平移21.45米,最后向东南平移6.872米,平移步骤多,平移难度大,可以说是目前上海老建筑平移工程中移位路线最复杂的工程。

该建筑物的新址与原址均位于设计地下室基坑范围内。在新址到位后,保留建筑下需开挖地下四层地下室结构。

承担保护建筑平移施工的上海建工一建建设者采用最新先进技术,先对原建筑进行加固,再施工筏板,脱换梁,设置平移导轨等工作,平移过程中采用PLC同步顶推控制系统。

平移的最大单体建筑(沪上一幢老式花园住宅建筑平移53米今天到位)(3)

据介绍,传统的保护建筑平移,往往采用设置混凝土墩子作为千斤顶的后背支撑,由于千斤顶的行程限制,每次行程结束后,需安装型钢顶铁作为另一次顶升行程的开始,这种传统工艺的平移往往是速度慢、风险高、施工工序多,同时需安排大量劳动力在现场施工。

平移的最大单体建筑(沪上一幢老式花园住宅建筑平移53米今天到位)(4)

而建工一建此次采用自主研发的房屋自动平移装置,提升了平移速度,减小了施工风险,使得房屋平移过程变成一个全自动的平移过程,提高了平移的速度,将传统平移的速度提高了10倍,让保护建筑从“走起来”到“跑起来”。

记者在现场发现,每根顶推位置配备了5个工人,5根滑道,比老做法每天节约人工25人,还降低了施工由于安装顶铁造成的施工风险。

在平移过程中,工作人员建立三维模型,对房屋的平移路线进行模拟,采用全视频监控。采用房屋自动平移装置,在申城保护建筑平移中尚属首次。

还有这些建筑也被保护性平移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至今已有十余栋建筑被保护性平移:

中国首个古寺“移动”。2017年,百年古寺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向北整体平移30.66米,并抬高1.05米,腾出公共活动空间。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古寺庙大殿平移工程,内部佛像及文物同步完成平移。

平移的最大单体建筑(沪上一幢老式花园住宅建筑平移53米今天到位)(5)

■平移中的玉佛寺大雄宝殿

上海首个百年民居“移动”。2016年,位于上海老城厢花衣街116号的民居“沈宅”被旋转90°,再平移百米。

上海建筑体量最大的“移动”。2013年,建于1935年的梅林正广和大楼开始平移。该大楼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向西整体平移5.388米,向北平移33.258米,总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这是上海体量最大的历史建筑平移工程。

平移的最大单体建筑(沪上一幢老式花园住宅建筑平移53米今天到位)(6)

■施工人员正在为梅林正广和大楼平移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中国抬升最高的“移动”。2003年,为了配合延安路高架的拓宽建设,重达5800吨的上海音乐厅被整体平移66.46米。整体被抬升3.38米,彼时在中国建筑史上还属首次。

平移的最大单体建筑(沪上一幢老式花园住宅建筑平移53米今天到位)(7)

■平移后完整“露脸”的上海音乐厅。

上海距离最长的“移动”。2001年,静安规划开发商业广场,80多年的刘长胜故居被保护性平移133米,分两次完成。第一次,采用转角平移法,只用了30多个小时就完成了33米的平移。二期工程又移动了100米。

平移的最大单体建筑(沪上一幢老式花园住宅建筑平移53米今天到位)(8)

■整体平移后的“刘长胜故居”。

上海最老建筑的“移动”。1998年,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四明公所整体平移了23米,西侧用新设计建造的屏风玻璃跟相接的中国人寿大厦高楼相隔离。

上海“首移”。1993年,坐落于中山东一路和延安东路口的“外滩天文台”,建于1844年,最初是一座气象信号台。配合外滩二期改造工程,塔楼整体平移22.4米。这是上海第一个平移的老建筑。

平移的最大单体建筑(沪上一幢老式花园住宅建筑平移53米今天到位)(9)

■上海外滩天文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