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6岁的邓小平在上海视察工作。

上海这个城市让他想起了一个人,他询问工作人员:张锡瑗的骨灰还在不在?

女儿邓楠问:张锡瑗妈妈真的这么好看吗?

邓小平沉默许久,非常认真地回答:她本人比照片上还漂亮......

邓小平与张锡瑗曾经经历过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1)

(张锡瑗)

为了革命,“抛下”妻儿

张锡瑗是邓小平的结发妻子,1928年春天,情投意合的二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因为是在革命时期,邓小平和张锡瑗商量,一切从简,因此婚礼并不是很隆重。

邓小平是四川人,于是他们的婚礼便选择在上海的一家川菜馆举办。

虽然没有隆重的仪式,不过婚礼却也热热闹闹,很多革命同志都前来吃喜宴,为二人道贺。

这其中,就有周恩来、邓颖超、王若飞等党内同志。

结婚后,两个人便很快投身到了革命工作中,张锡瑗除了兢兢业业做好分内工作,还在生活中把邓小平照顾的很好。

而他们所从事的革命工作总是风里来雨里去,一个不小心就会置身在危险中,很有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张锡瑗深知丈夫工作的危险性,他每天都等到邓小平安全回来,她才能放心入睡。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2)

(邓小平)

虽然自从结婚以来,二人都一直过着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但张锡瑗一点也不后悔。

因为她很清楚,在这战乱动荡的时局下,如果他们不斗争、不付出,如果国将不国,又哪来的幸福可言呢?

二人婚后次年,张锡瑗有了身孕,她非常欣喜,特别期待这个小生命的到来。

邓小平得知妻子怀孕的消息后,当然也很是激动!

不过,在这年秋天,因为革命形势的需要,邓小平接到了党中央派的任务——去广西开展革命工作。

邓小平当然知道在这个节骨眼,妻子正需要人照顾,他万分不舍,放心不下妻儿。

但他没有别的选择,组织的命令不得不从。

况且革命同志和家属里怀孕、生孩子的那么多,如果人人都守在妻儿身边,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那谁来救国救民呢!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3)

(邓小平)

邓小平咬咬牙,最终狠下心去了广西,张锡瑗也支持丈夫的决定,因为她是党员。

不过,独自在家养胎的张锡瑗,在邓小平走后没几天,就变得心事重重。

她并不是娇生惯养,不能自己照顾自己,而是担心丈夫会不会在革命工作中,遭遇不测。

因为她曾经亲眼见过,昨日还并肩作战的同志,仅仅过了一夜就牺牲了!

邓小平到了广西后,马上着手开展工作,忙完紧要工作后,他便马上提笔,给张锡瑗写信。

开始动笔,便有千言万语想要对妻子说,他将对妻子所有的思念、担心都表达在这薄薄的信纸上。

收到来信的张锡瑗,眼里总是泛着泪花,因为这代表着丈夫还是安全的!

她一遍一遍地读着这封信,摸着自己的肚子,让孩子也感受到父亲的爱。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4)

(张锡瑗)

而远在广西的邓小平,远远没有那么多心思,去顾及儿女情长。

在当时,领导武装力量,靠的可不只是一腔热血,动动嘴皮子就行的,那可都是掉脑袋的活儿,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

邓小平一心投入到工作中,常常是没日没夜的工作,还多次深陷危险环境中,因此并没有太多时间,再给妻子写信报平安。

而张锡瑗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情绪经常失落,身体也很不好,孕期的身体反应,加上疾病缠绕,让她日渐消瘦。

二、载誉归来,留下终生遗憾

1929年12月,邓小平和其他革命同志经过艰苦的努力,成功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百色起义。

次年2月,他们又发动了龙州起义,再次为革命的延续和党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5)

不久后,邓小平回上海述职,他终于要见到自己的妻子了!

不光是妻子,说不定儿子都出生了,自己已经当上爸爸了!

回到上海后,邓小平先去给组织汇报了工作情况,结束之后便马不停蹄赶回家里。

然而他没有想到,回来之后,没有妻子笑意盈盈的迎接,也没有孩子咿咿呀呀的啼哭,妻子正在经历着难产!

上海宝隆医院诊断,妻子由于分娩时间太长,受到了病原体感染,得了产褥热,情况很危急。

分娩撕心裂肺的疼痛,再加上高烧不退,让张锡瑗身体十分虚弱,命悬一线,邓小平紧紧握住妻子的手。

为了给妻子精神支撑,他一步不离日夜守护在病床边,鼓励着妻子坚持下来。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6)

孩子终于生了下来,张锡瑗像是被抽去魂魄一样,气若游丝。

邓小平看到妻子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还是坚持了下来,心疼的嚎嚎大哭。

他很自责,觉得是因为自己去了广西之后忙于工作,疏于对妻子的关心,才让妻子身心受创,遭此大罪。

不过,妻子虽然以坚强的意志力,将孩子生了下来,但病情很快又恶化了。

邓小平苦苦哀求医生,让医生无论如何都要救救他的妻子。

为了留住孩子的妈妈,医院组织了专家会诊,为张锡瑗制定了诊疗方案,并密切关注她的病情。

怎奈天不遂人愿,张锡瑗最终还是没能撑过去,在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她躺在邓小平的怀里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7)

看着两年前那个美丽活泼的女孩,为了给自己生儿育女,遭受这么大罪后又香消玉殒,邓小平崩溃痛哭。

他无法原谅自己,对于妻子的疏忽,和作为丈夫的失职,他抱着嗷嗷哭泣的孩子,心情复杂得很。

妻子已经永远离开自己了,一定不能再让孩子受委屈了!他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孩子,以慰妻子的在天之灵!

他怎么也没想到,几天后,他和张锡瑗唯一的孩子,也不幸夭折了。

邓小平心如刀绞,食不下咽,感到浑浑噩噩的,像是天塌了一样。

他在脑海里不停回忆着与妻子的点点滴滴,他不明白,上天为何要这样惩罚他。

同事们看到邓小平家里遭此巨大变故,也忍不住纷纷落泪,在旁劝慰着这个一向坚强的战友。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

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加上当时风声很紧,邓小平并没有时间好好安葬妻子,他马上又返回了广西。

悲痛过后,邓小平陷入沉思,他非常清醒,如果不能将革命进行到底,以后会有更多的家庭,要遭受跟他同样的痛苦!

只有回到广西继续战斗,建立起一个属于人民的国家政权,才能对得起死去的妻子,因为她也是一名党员!

三、回忆初遇时的美好

看着妻子年轻甜美的遗相,邓小平的思绪再次回来到很多年以前。

那年,妻子还是那么的年轻、稚嫩、美好。

张锡瑗是河北女孩,父亲是铁路职工,母亲温柔贤惠,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却十分温馨。

1925年,17岁的张锡瑗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这一年,她是个阳光明媚、踌躇满志的大学生。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9)

因为受到先进革命思潮的熏陶,那时在北京的大学生,思想觉悟大多是比较高的,张锡瑗自然也是。

张锡瑗非常喜欢读一些革命刊物,听一些革命故事,看到前辈们热血沸腾、惊心动魄的革命经历,她总是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

也许从那时候起,革命的种子,就被深深埋在了她的心里!

这年夏天,张锡瑗认识了一个人,一个她非常崇拜、对她日后影响深远的人!

当时她受到一个同学的鼓动,去了北京一处偏僻的四合院,在这里,她见到了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

在这次聚会活动中,李大钊激情澎湃地为大家宣讲了革命思想,并回答了大家关于革命的问题。

一屋子的人谈论了整整一夜,天亮后才散场。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10)

几个月后,张锡瑗经过慎重考虑,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加入党组织之后,张锡瑗积极开展工作,她总是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

之后,张锡瑗前往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而后来机缘巧合之下,邓小平也转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

张锡瑗在莫斯科学习期间,因为不通俄语,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时常受阻,但她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决定迎头赶上!

那时候,她课余之外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度过的。

这天,张锡瑗像往常一样正在图书馆学习,忽然听到了一声中文的打招呼,她抬起头,看到一个男孩子朝她走来。

就这样,两个人在遥远的莫斯科认识了,从此成为朋友,成为同志。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11)

(莫斯科中山大学)

这一年,张锡瑗出落的亭亭玉立,在邓小平眼里是少有漂亮,她的性格也是活泼开朗、善解人意。

而邓小平,也是谦逊有礼、学识不俗,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朝气。

张锡瑗没有想到,只有22岁的邓小平,原来已经有了很多的革命斗争经验,因此对他非常崇拜!

不过两人此时仅仅是好友、是同志,虽然互相欣赏,但却没有生出男女之情。

四、国内偶遇,顿生情意

后来,因为革命形势变化,邓小平提前回国,二人便断了联系。

1927年7月,邓小平来到武汉,投入到了紧张的革命工作中,彼时他的心里只有工作。

不过,缘分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在“八七会议”后,邓小平在武汉恰巧又遇到了张锡瑗。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12)

这次相遇,让二人顿感亲切,有一种“他乡遇故知,回乡再相聚”的感觉。

二人此时仍是战友,在开展工作时,张锡瑗稍显稚嫩,觉得有点力不从心,有时候还会受到领导的批评。

邓小平看到张锡瑗失落的样子,总是忍不住安慰她,帮她解答一些工作上的疑问。

在多次接触中,张锡瑗对这个博学睿智,尽显绅士风度的男人更加崇拜了,当然在这崇拜之外,还有一丝心动。

而邓小平也对这个坚强美丽的女孩,心生好感。很快,他们就相爱了、结婚了。

婚后在上海的日子,除了甜蜜,还有腥风血雨。

当年,他们二人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可谓是在龙潭虎穴里战斗,但这对新婚夫妇,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邓小平回忆,当年可真是提着脑袋在干革命!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13)

两个人虽然结婚了,但为了保密,不仅没有婚纱照,甚至连一张合影都没有,当时根本不敢让人特务人员知道他们夫妻。

五、那段甜蜜而又惊险的日子

这些小的遗憾都还不是要紧的,更可怕的是,好几次在虎口脱险,差一分钟都没命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一次执行革命指令时,邓小平去和党内同志罗亦农接头,开展相关工作。

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们探讨完工作后,他前脚离开,后脚罗亦农就被另一位叛变的同志出卖了,落到了国民党特务手里。

几分钟后,邓小平听见枪声,他内心一惊:是罗亦农同志牺牲了!

还有一次,邓小平和周恩来、邓颖超、张锡瑗住在一起,他们的地址被国民党特务查到了,准备逮捕他们几人。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14)

与此同时,周恩来也得到了消息,他马上带着邓颖超和张锡瑗撤离到了安全地带。

时间紧急,周恩来来不及通知邓小平,几个人焦急不已,而邓小平当时正在回家的路上。

到家后,他看大门紧闭,便敲门等候,不料却忽然听到一句熟悉的声音:“谁呀?”

这声音,分明是一位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同志的声音,是这位同事在提醒自己:快跑!

邓小平马上拔腿就跑,躲过了特务人员的搜查,这次虽然死里逃生,但却让夫妻二人每每想起都心有余悸。

事后已经过去了半年,邓小平再次经过那个弄堂,都有心理阴影,都会想起曾经惨死的战友。

在一些影视剧中,革命战士总有时候会被塑造成敢于牺牲、无所畏惧的样子,但其实,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15)

前一分钟还在为了革命胜利而奋战的同志,就在一刹那被敌人迫害,从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当然可以害怕,可以难过,可以崩溃,但他们绝不会退缩!

而张锡瑗作为邓小平的妻子,比任何人都懂得这些道理,所以她总是默默支持着丈夫,与丈夫并肩奋斗。

这一切,是为了革命,为了人民,为了自由与民主......

六、沧海桑田,牵挂爱妻遗骨

妻子去世后,次年春天,另一位党内同志李强回到了上海,中央军委委派他,妥善安葬张锡瑗。

李强受此重托,自然是非常重视,他排除困难,将张锡瑗安葬在了上海江湾公墓。

因为局势紧张,他并没有暴露张锡瑗的真实姓名,也没有署邓小平的名字,而是用了一个假名字,墓碑上写着张周氏。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16)

这一令人无奈的现状,让邓小平再次悲痛不已。

他多想亲手安葬爱妻,在她的墓碑上,堂堂正正地告诉世人,这位美丽的女子,是“邓希贤之妻张锡瑗”!

后来,邓小平回到上海祭拜过张锡瑗,每次祭拜,他都会与妻子诉说心事,告诉妻子革命形势的变化。

1949年,上海终于解放了,邓小平跟随解放军部队进入了上海,这一次,他再也顾不上任何事,直奔妻子的墓地。

然而不幸的是,经过这么多年,发生了太多事,这里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妻子的遗体也不知所踪!

所幸后来,在李强同志的帮助下,辗转多地终于找回了妻子的遗骨和墓碑。

二十年后,张锡瑗的遗骨,被安放在上海烈士陵园,这个年轻的女党员、女战士,终于安定下来!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17)

1990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迈开,中国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这个变化,邓小平功不可没!

这年,邓小平已经是86岁高龄,但他还是坚持奔走于各个地方,希望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富裕,再尽最后一份力量。

来到上海这座城市视察,邓小平感触颇深,因为这里有他的青春、有他的婚姻、有他的妻儿。

工作结束后,邓小平问工作人员:“张锡瑗的骨灰还在不在?”

工作人员告诉邓小平,张锡瑗还安葬在上海烈士陵园,墓地的一切情况都很好。

为了让邓小平放心,工作人员还将墓地的照片、录像等资料,给邓小平看。

邓小平一遍一遍的观看着,眼里满是柔情。

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86岁邓小平带女儿给发妻张锡瑗扫墓)(18)

(张锡瑗墓葬)

当邓小平把这些影像资料给女儿邓楠(邓小平与后任妻子所生)看时,邓楠问爸爸:“张锡瑗妈妈,真的这么漂亮吗?”

邓小平沉默了很久,认真地说:“她比照片上还漂亮......”。

说罢,他又想起了曾经与张锡瑗相爱的一幕幕......

结语:

邓公一生,经历了国家命运的沉浮,经历了个人婚姻的悲苦,可谓壮丽的一生!

而张作为邓公的发妻,不顾自身冷暖,誓与丈夫在血腥中守护人民。

虽然她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虽然她的革命之路遗憾中断,但她毫无疑问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巾帼烈士!

参考资料:
  1. 从莫斯科走来的革命伉俪,程单剑
  2. 邓小平和他的妻子,史林漫步
  3. 邓小平和他的前妻张锡瑗,情感泛舟
  4. 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今日中国
  5. 邓小平与前妻张锡瑗的情缘,李勇, 峥嵘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