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三哥又喜提3架阵风,总数已经达到了29架,印度总共订货了36架,28架单座的EH型和8架双座的DH型,除了两架留在法国用于飞行员培训以外,最后一架将在明年1月交付,这样一来,这批阵风形成战斗力应该也是很快的事。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1)

第1架阵风交接仪式

引进过程

上次聊到1999年卡吉尔冲突时,印军幻影2000的表现很抢眼,又能制空又能对地攻击,由此促使印军高层制定了一项采购126架多功能战斗机的计划(MRCA),当时有6种战机进入了视线,达索一开始还是以幻影2000的改进型参与竞争,但不久就换成了阵风,2011年派出阵风到印度进行了试飞,还与印军的苏-30MKI进行了空战对抗,而后阵风和“台风”进入候选名单,最终到2012年初印度宣布阵风入选。计划到2015年向印度空军提供18架阵风战机,其余108架将根据技术转让协议由HAL在本国制造,126架飞机、服务和部件的合同总价值高达200亿美元。

但HAL名声在外,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HAL能力的怀疑,达索不仅不愿意转让生产技术,也不愿意对HAL制造的108架阵风战机质量负责,关键印度国防部也不希望HAL生产,而是希望达索公司全权负责所有126架飞机的交付。最终经过谈判,2014年3月双方同意首批18架阵风战斗机由达索全状态交付,其余108架由HAL制造70%。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2)

阵风原型机,翼尖挂的魔术近距红外弹

2015年4月,莫老仙访问巴黎,期间突然要求迅速交付36架阵风战机,随后双方重新商定由达索在2年内交付36架飞机,合同总额为80亿美元,包括基地的设施建设,同时还开展了印度海军引进阵风的相关谈判协商。到2016年9月23日,两国国防部长最终签署了一份价值78亿欧元的合同,购买36架现成阵风战斗机,并可选择以同样的价格购买18架,从2019年开始的6年内全部交付完成,包括流星BVRAAM导弹在内的武器设备。达索嫌36架飞机的采购数量太少,转让生产技术并由HAL生产的协议最终没有达成,因此印度仍有可能还要再采购36架。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3)

空中加油是基本操作

但这笔交易后来被印度国内质疑存在腐败,要求公开协议的细节,并解释飞机的成本上涨的原因。2018年11月,印度国会向最高法院提交了诉讼,要求对阵风采购过程进行独立调查,不过最后法院驳回了所有申请,并宣称没有发现违规行为。2019年10月8日是印度空军日,印度空军在达索位于波尔多的制造工厂里接第一架阵风,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和法国国防部长佛罗伦萨·帕里出席了仪式。2020年7月27日,首批5架阵风战机从法国交付给印度空军,到这个月总共收到29架。

性能特点

阵风作为法国最新一代战斗机,当初的计划是要用来承担以往多个机种所承担的任务,包括法国空军的美洲虎、幻影F1C/CR/CT、幻影2000C/-5/N,以及法国海军航空兵的F-8P“十字军”、军旗IVP/M和超军旗,这也可以看出阵风是不折不扣的多功能战斗机。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4)

“双风” 幻影2000

因此阵风的加入,对提升印度空军实力还是很明显的,相比目前印军中的米格-29和苏-30MKI,阵风在很多方面都有压倒性的优势。作为当初的“三代半”战斗机,阵风在设计时就突出了机动性,采用近距耦合鸭式布局,使用全权限数字电传飞控系统,最小着陆速度只有约213公里/小时,有报道称训练中甚至飞到过28公里/小时。阵风也采用了一些隐身设计,像S型进气道、复合材料机身等等,对降低雷达反射信号都有帮助。另外达索公司说阵风可以进行马赫数1.4的超音速巡航,但不知道有些什么样的限制条件。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5)

白色是米卡,军绿色是AASM,最大的3个是副油箱

阵风的座舱高度数字化,人机功效设计非常突出,除了常见的后倾29°座椅和双杆操纵系统(HOTAS:主要飞行控制和作战所需按钮集成在油门杆和操纵杆上)外,飞行抗荷服由飞机自动控制,根据飞机过载自动进行补偿,以提高大过载承受能力,此外还集成了直接语音输入(DVI)系统,飞行员可以用语音命令控制飞机的通信、电子对抗、武器和雷达模式的选择等一系列功能,仅是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发射武器还是要由飞行员手动完成。

阵风的航电系统非常先进和智能化,雷达、电子通信和对抗自卫设备的总价值约占整架飞机成本的30%以上,并采用集成模块化航空电子设备(IMA)管理飞机的主要功能,如飞行管理系统、数据融合、火控和人机界面等,通过数据融合、对飞机上各种传感器系统的持续集成和分析,从而减轻飞行员作战时的负担,部分升级后的幻影2000战斗机上也安装了这套设备。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6)

阵风的驾驶舱

新版阵风的RBE2 AA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超过200公里,同时可靠性和维护性都比老一批阵风要高出不少,法国空军2012年开始装备这种新款雷达,印度采购的这一批应该是与之同型。同时阵风还集成了光电探测设备(OSF),可用于探测和识别空中、地面和海上目标,并为红外导弹提供从近距到超视距范围内的制导。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7)

机载雷达,上面两个分别是可见光和红外探测设备

最初的阵风只具备空战能力,但后期型增加了对地攻击能力。经过升级以后,阵风既可以使用最新的米卡、流星系列导弹,也可以使用巡航导弹和空对地导弹进行精确地面攻击,海军型可以使用飞鱼导弹执行反舰任务,通过外部吊舱和机身传感器也能执行侦察等任务,还能挂载ASMP-A导弹进行核打击。流星导弹采用冲压发动机,射程据说达到200公里,配合新一代机载雷达, 阵风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并不弱。阵风通常配备14个挂载点(阵风M型为13个),其中5个适用于重型武器或副油箱等设备,可配备一系列激光制导炸弹和对地攻击弹药,最大外挂重量为9吨,虽然阵风的对地攻击能力必须依靠外挂吊舱才能完成,但这些吊舱的集成度相当高,能够较好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交联和与友机之间的数据链通信。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8)

翻过来再看一下,发动机舱两侧有两枚流星、炸弹小一号,应该是125公斤级的

另一点值得一提的是阵风采用了一种名为SPECTRA的综合防御辅助系统,帮助飞行员应对来自空中和地面的多种威胁。SPECTRA系统采用多光谱传感器的智能数据融合,用多个传感器分别探测电磁波、激光和红外信号,探测到的数据由中央计算机融合和处理,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和机载威胁数据库的比较,自动排序并激活优先对策。系统还可以与机载箔条和红外干扰弹联动,甚至还包括2个鱼眼镜头,可以全方位监控飞机周围的状况。海军型的阵风还与美军航母实现了兼容,在多次演习中成功在美国多艘航母上起降,2010年6月4日,一架法国阵风战斗机还在美国杜鲁门号航母上完成了更换发动机工作。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9)

SPECTRA系统各部件的布局图,集成了大量传感器和处理器,好多缩写怕翻译不准,只好这样了

实战经历

2002年,法国海军的阵风M首次参加实战,从戴高乐号航母上起飞的阵风飞到了阿富汗上空,但并没有实际攻击;2007年3月28日,阵风首次发射了GBU-12激光制导弹炸,以掩护一支当时在阿富汗的荷兰军队。2011年3月下旬法国的阵风开始在利比亚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由于自身具备完善的机载自卫系统,阵风往往不需要其他飞机辅助就可以单独执行任务,大大提高了出动效率。2011年3月24日,一架阵风摧毁了跑道上的利比亚空军1架轻型攻击/教练机。

在利比亚任务期间,阵风通常携带四枚米卡空空导弹、四枚或六枚AASM激光制导炸弹、一具地面目标指示和瞄准吊舱,以及两具可空投的副油箱,每次任务时长可达6小时,因此需要加油机多次空中加油操作。有时也挂载 “暴风阴影”(Storm Shadow)巡航导弹,但次数很少。2013年1月,阵风又参加了对马里的军事干预。2014年9月,开始在伊拉克上空执行侦察任务,以打击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一开始阵风只负责识别IS的位置,并提供坐标供美军空袭,9月18日,阵风亲自披挂上阵,发动了四次袭击,摧毁了一个物流仓库,杀死了数十名IS成员。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10)

进气道两侧两个黑色五边形结构是SPECTRA系统的无线电告警天线阵列(前向)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11)

垂尾上部的方格内,集成了全景摄像头、激光告警器、信号处理单元等

能力浅析

到目前为止,所有阵风都没有参加过实际的空战任务,与印度苏-30MKI的模拟对抗结果如何也不为外界所知。今年7月份有消息说在土耳其举办的安纳托利亚之鹰演习里,巴方枭龙跟卡塔尔的阵风对飙,结果在近距格斗空战中赢了对方一个6比2,但这应该是演习科目设置的限制条件、胜负判定方法、包括飞行员经验等多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并不能据此认为枭龙在性能上、包括方面近距格斗胜过阵风,随后的演习中枭龙也仍然落败,

由于没有其他飞机的详细资料(有我也不敢说),阵风与歼-10最多也只能从“概念”上进行一些粗浅的对比,保守一点的推测是:由于在机载电子设备特别是信息感知上有一定优势,再加上有流星导弹的加入,正常情况下阵风在超视距空战中应该不会弱于歼-1X系列;如果考虑到体系作战中其他辅助机种的加入,这种优势会大打折扣直至完全抵消。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12)

夕阳或朝阳下的阵风

而在近距格斗方面,阵风本身就是以高机动性著称,只是没有找到一些权威的关键数据,如瞬时盘旋角速度、稳定盘旋半径等等,所谓比较其实也无从谈起。能比较的有推重比,阵风在对空状态下为0.88,最初的苏-27是1.12,但推重比并不是格斗空战的唯一因素,由于有鸭翼的加入,阵风在瞬时盘旋速率等方面“可以认为”强于苏-XX系列的大部分型号,现代格斗导弹基本已经实现了全向攻击,反应速度也比以往有大幅提高,在双方都有光学探测设备的前提下,谁能抢到发射导弹的先机也不好说,可能更多取决于飞行员的训练水平、对飞机的掌握程度、以及探测设备和导弹武器的性能。

至于与隐身飞机之间的对抗,由于阵风只是部分隐身设计,这样的比较显然对阵风并不公平,但既然真要打仗,公平不公平也只好放到一边去。但阵风的渗透能力很强,前面所说的机载自卫系统能帮助飞行员更有效应对外来威胁,如果真能在某些条件下实现超音速巡航,那偷偷来个扔完炸弹就跑、而后全身而退也不是不可能,特别是在一些雷达覆盖率低、预警机力量不足、地形又比较复杂的地区。印度之所以引进阵风,本来目的就是看中了它的多功能,换句话说,并没有把阵风仅当成空优战斗机的打算。而印度把阵风作为“改变规则的武器”,想来也是有一些自己的底气,至少在面对老对手时,巴方那些F-16肯定并不够看。而等到印军对阵风完全熟悉以后,只要HAL不帮忙、对手也没有太多隐身或其他高性能战斗机,阵风对战局应该还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至少比没有强。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13)

也是办大事的

印度阵风式飞机(聊聊印度阵风)(14)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就请点个关注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