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

最新防护指南中提到

在处理生的肉禽水产品之后

要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另一个重要提示是

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

防止溅洒污染

那么生肉该怎么洗?

家庭烹饪中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

吴尊友建议

清洗生肉时

可以用器皿装水后进行清洗

之后再对器皿进行清洗

可以用盐水、碱粉

或我们常用洗洁精

都能对器皿起到清洁的作用

不能直接用水龙头洗生肉(除了不要用水龙头直接冲洗生肉)(1)

家庭烹饪保证饮食安全的九个建议

1.暂时不要吃生鱼片、半熟牛排等

没有经过充分杀菌的美食

熟食在社会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极大地减少了细菌和病毒的暴发机会。

水产中携带寄生虫或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等时有发生,在防范污染的同时,烹饪中要确保熟透后再食用。

食用肉类时,要彻底炖煮熟透,肉块中间温度必须超过各种病毒的死亡温度,不要简单爆炒一两分钟就出锅,或吃半生不熟的肉类——没有什么病毒能扛得住100℃炖一个小时的烹调方式。

2.购买食品时,优先从超市选购

切割后再包装的商品,可以减少购物者和生鱼生肉的直接接触机会,从而减少了与病毒和各种致病菌接触的机会,所以更安全。

不能直接用水龙头洗生肉(除了不要用水龙头直接冲洗生肉)(2)

3.在购物筐里,做到生熟隔离

在超市购买生肉水产时,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袋子,工作人员把肉分割称重装袋后,可以直接放进去。

一方面,多套一层可以避免里面的血水泄漏,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员的手已经接触了生鱼生肉,塑料袋有被污染的风险。放入单独的袋子,不会污染到购物筐里的其他食物。

4.买回家后,食物及时处理

食材买回家之后,要把食物立刻拿出来分别处理,不要在室温下久放。

先处理存放蔬菜水果,再处理生鱼生肉。

肉类如果当餐食用,可放在专门的盆中浸泡;如果要继续冷藏或冷冻,可以带着外面的袋子,放在专门存放生鱼肉的保鲜抽屉或冷冻抽屉当中。

请注意,不论冷冻还是冷藏,都必须做到生熟分开。

5.器具与肉类接触,都要妥善处理,避免污染

如果只有一个水池,那么建议先洗蔬果,后洗肉类。

清洗和分割肉类的案板刀具和容器最好是专用的。切分完成后,把案板和水池及时洗干净,最好能消毒处理。处理过肉类的碗盘和筷子,也要及时清洗和消毒。装过生鱼肉的袋子,直接扔进“其他垃圾”桶中,不要随手放在桌上、橱柜上。

不能直接用水龙头洗生肉(除了不要用水龙头直接冲洗生肉)(3)

6.注意保护自己的手,及时洗手,避免污染

处理食材的过程中,如果有手指被扎破的可能性,最好戴比较厚的手套来操作。很多水产品带有致病菌,一旦被刺伤,极易出现感染,甚至还有被海洋弧菌等病菌致死的案例。

直接操作也容易把细菌转移到手上,所以可以戴柔软的手套来操作,如果直接用手操作,处理之后需要彻底洗手并消毒。还要注意,没有洗手之前,不要再触碰其他食物和容器。

7.食物放进冷冻室

要严格包装,避免互相污染

用不透水的包装,至少两层包装。既要避免生食物中的微生物污染其他食品,也要避免氧气畅通进入食品当中,造成食物氧化劣变。

虽然冷冻食品可以在-18℃存半年以上,但其风味口感都会变差,营养素含量会降低,脂肪和蛋白质会不同程度地氧化。早点食用既有利于美食,也有利于营养,还有利于环保。最好在包装上写上放进去的日期,避免存放太久被浪费。

不能直接用水龙头洗生肉(除了不要用水龙头直接冲洗生肉)(4)

8.营养均衡,合理选择食物

实际上,增加一些豆制品、豆类、坚果油籽,正常吃蛋类、奶类和鸡鸭鹅肉,还有足够多的淡水养殖产品,可以让我们的营养平衡更为合理。

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暂时不食用进口三文鱼、金枪鱼之类,并不意味着没有了DHA来源。实际上,秋刀鱼、带鱼、黄花鱼、平鱼等价格亲民的近海鱼也是DHA的来源。

测定表明国产鲈鱼等淡水鱼食肉鱼中的DHA含量完全不逊色于进口三文鱼,这是因为这些食肉鱼的饲料中含有海鱼粉,而鱼粉里就有DHA,鱼可以从饲料中积累DHA在体内。

9.把鱼肉类食物及时烹熟,然后分装冷冻更为安全

生的鱼肉食物与其长时间冷冻,然后一次一次地烹调,不如及时处理,一次多做一些,烹熟后再分装成几份,冷藏或冷冻保存。

这样既能及时杀灭致病微生物,避免污染冰箱,吃起来也更为方便。每次拿出一份,锅里加热几分钟,或微波炉加热两分钟,到中心温度达到70℃就可以了。

内容来源丨央视新闻、中国疾控中心、北京青年报等综合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本期编辑 | 任靓(实习)

央视三农出品(ID:yangshisannong),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