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武德到底有多充沛?两个村子械斗,竟然出动了五千余人,双方连续激战三十四小时,不仅炸药子弹满天飞,甚至连火炮这种大杀器都亮了相,硬生生将群架打成了一场中型战争。为制止他们,出动了上千名武警战士和两架直升机,甚至还在全国颁布了禁枪法令。

好家伙,两个村子就能闹出这么大动静,这要是换成两个镇,那还不得打上凌霄宝殿?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矛盾,竟然能让两个村子打成这样?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起震惊全国的“马井格勒战役”。

土客械斗事件是哪年(步炮协同激战34小时)(1)

马井战役发生在1993年,对战双方分别是湖南彬州市的马田村和井岗村。作为一对彼此仇视了上百年的老对头,这两个村子之间的故事,那可真是一天一夜都唠不完。

早在百年前,两村就因为争夺生存资源,产生了大大小小多场械斗。不过,由于这都是旧时代无法避免的斗争,因此大家也都不太会往心里去,农忙时挣水抢地打得不亦乐乎,但到了农闲时,两村之间该走动还走动,该通婚还通婚。总之就是一种亦敌亦友,非常微妙的关系。

然而,总有那搅屎棍,喜欢打破众人约定俗成的平衡。这不,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马田村,就出了这么一位大奇葩。

这位奇葩自幼酷爱读书,长大后得了蒋介石青睐,被收进国民党军中做了参议员,权利嘛,大概相当于一个团长那么大。

老话说得好,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这位大奇葩,从山沟沟里的泥腿子,突然变成了当官人,而且还是个不小的官,那肯定得回老家显摆显摆啊。于是,他带着一支队伍,十分嘚瑟地回到了马田村。

说来也巧,他回来的时候,正赶上农忙时节,俩村子正因为水源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本来嘛,这种事让两个村子自己解决就完了,等过了农忙,大家自然会化敌为友。但这位富贵还乡的大奇葩,一看有显摆自己的机会,当即来了精神。他竟然玩了一手公器私用,声称井岗村窝藏罪犯,对井岗村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大血洗。

土客械斗事件是哪年(步炮协同激战34小时)(2)

血洗过后,井岗村不仅失去了大量生存资源,还死了27位壮劳力。要知道,那时候一个村子拢共也没多少人,一下子死去27人,这足以让井岗村变成家家戴孝的伤心之地。

自这以后,井岗村和马田村,就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原先大家在械斗时,都是点到为止,但血仇出现后,每次械斗不死几个人,双方是绝不会停的。几次下来,双方手上都沾了血,越打眼越红。

血仇越积越多,迅速恶化到了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地步。马田村和井岗村之间不仅不再通婚,甚至就连走在大路上,都有可能被对方的人拦下来揍一顿。

这种剑拔弩张的情绪,在1993年达到了顶点。93年农忙时节,双方再次因为一口水井大打出手,马田村不幸落了下风。械斗结束后,马田村村民咽不下这口气,重新组织了一批人,拿着锄头铁锹等工具,冲进井岗村一处工厂,将里面的设施产品砸的稀巴烂,给井岗村造成了约一万元的损失。

土客械斗事件是哪年(步炮协同激战34小时)(3)

井岗村得知此事后,也不甘示弱,村长一嗓子喊来了上百号村民,浩浩荡荡向马田村冲去,先后砸毁了对方三家商铺。铺子被砸,马田村也不怂,当即又派出壮劳力,跟井岗村狠狠干了一架。井岗村为报复回去,派壮劳力24小时守在村口,就等着马田村自投罗网。

没过多久,就有一位马田村村民遭了殃。

这天,马田村李姓村民拉着一车猪油,想要路过这里,井岗村直接拦下这人,不仅推翻了他的猪油车,还开口百般羞辱。马田村村民哪里忍得下这口气?当场和他们争吵起来。井岗村一看,还敢顶嘴?给我打!几位壮小伙一起动手,当场将李姓村民打成重伤。

事情传回马田村后,几名马田村村民又闯进井岗村工厂,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在这般你来我往的较量下,双方矛盾迅速被激化,两个村子不约而同推出武器,准备干场大的,一劳永逸。

这可不是电影情节,而是发生在1993年的真实事件。马田村和井岗村百年积怨爆发,为彻底解决对方,双方村长心有灵犀,共同选择了物理超度这个办法。

9月11日,两村不约而同关闭了学校和工厂,全村老幼集结一处,听从村长指挥。双方都拿出了全部家底,给所有壮劳力配备了武器,给妇女老人儿童都分配了后勤任务。一切准备就绪后,马井格勒战役,正式打响!

土客械斗事件是哪年(步炮协同激战34小时)(4)

马田村率先发起进攻,炸药子弹不要命地往井岗村发射。井岗村也不是善茬,迅速开始了反击。这一刻,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彻底被激发,矛盾再无调和可能。

双方青壮年依托山地,坟包,丘陵,不停迂回攻击。先用土炮手榴弹大范围扫除敌人,再用土枪梭镖收人头。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立即补上。左面撑不住了,右面迅速调人支援。从天空望去,两村就像提前商量好了一般,统一用着经典的三三制队列,玩着穿插切割包围战术。专业程度简直能甩黑叔叔八条街。

土客械斗事件是哪年(步炮协同激战34小时)(5)

当然,前线只是战争的一部分,更热闹的,还要数村内后勤部。按照双方部署,村内壮年妇女全部被分去运送物资。这些常年干农活的妇女们,担一挑大粪飞奔二里地都不用喘气,运送起物资来,那更是脚下生风。

老人和孩子也都不闲着,转移伤员就是他们的活儿。一旦村口有人负伤,他们就负责将人抬去战地医院。战地医院由学校操场改建,药品来自村部卫生室。至于医生,那就更不挑了,甭管人医还是兽医,只要有点手艺,统统拉来做军医。

好家伙,这哪是村民啊,这分明就是没穿军装的部队嘛。

马井战役刚一打响,县里就知道了消息。为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当地迅速派人前来调节。然而,杀红了眼的村民谁也不愿意停手。想劝架?可以,我们的谈判人员都是些大着肚子的孕妇,一碰就倒的老人,你们慢慢谈。

土客械斗事件是哪年(步炮协同激战34小时)(6)

调解人员都是读书人,哪里说得过农村妇女?几番辩论下来,不仅没能劝住双方,反而被一群老弱病残围在村里走不了。无奈,他们只能跟上级联系,希望调来更多的工作人员。

调解人员在求援,马田村和井岗村也在求援。两个村子储存弹药有限,半天后,都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尴尬境地。为了彻底打倒对方,他们纷纷开始向隔壁村子求援。

那年月,谁跟谁都能攀上点亲戚,亲戚被打,哪有不出手的道理?一接到求援,周围几个村子立即出动,纷纷携带武器人手前来增援。很快,战争再次进入白热化。有了周围村子的加入,这场战斗的规模也迅速壮大起来,很快就波及到了周围十几个村子,近五千人。

井岗村这边拉来的人手略少一些,很快就又陷入了没有弹药的尴尬境地。眼看马田村就要打过来了,井岗村无奈,只得派人冒死冲出包围,向当地求救。

看到战争规模正在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当地也急了,所有人不管文职武职,全部派发手枪到村里拉架。但可惜当地工作人员太少,根本无法有效制止战争。

眼看井岗村即将沦陷,村民们也红了眼,个个抱着必死之心,轮起手边武器就冲了上去。子弹打完了换大刀,大刀砍钝了就用石头,总之,干一个不亏,干两个赚了。抱着这种心态,双方战斗再次进入白热化。

土客械斗事件是哪年(步炮协同激战34小时)(7)

第二天,战场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动,马田村占领了附近煤矿,抢走了大量炸药雷管。这下,没了物资之忧的马田村,更加咄咄逼人,直接摆出了一副要血洗井岗村的架势。

井岗村这边伤亡惨重,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无奈,他们只能再次拼命冲出包围,跪求当地进行调解。

当地早在战争打响的第一时间,就向上级单位发了求援信号,只是,军队调动是需要时间的,已经落入下风的井岗村,还能撑到军队到来吗?

湖南马田村和井岗村械斗,不仅全民皆兵,炮弹齐飞,甚至连周围十几个村庄都被拉进了战场。后来,弹尽粮绝的井岗村跪求当地调解,但当地工作人员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器,都比不过马田村。要不是武警战士及时到来,恐怕井岗村就要重蹈百年前被血洗的覆辙了。

考虑到马井战役动静太大,上级单位直接调来了一千名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战士们驾驶两架直升机,往两个村子火力点投掷烟雾弹催泪弹,强行制止战争。

火力点一拔除,战士们迅速冲进村内,控制了所有人。至此,这场持续了34个小时的战争才算拉下帷幕。

据事后统计,马田村和井岗村的这场械斗,规模已经达到了中型战争的标准。双方参战人数达到了五千余人,相当于两个团。双方攻击上百人受伤,十几人重伤残疾,八人死亡。总共缴获土炮车四辆,土炮95门,土枪57支,土制手榴弹255枚,雷管2590枚,炸药233公斤。

土客械斗事件是哪年(步炮协同激战34小时)(8)

好家伙,想当初李云龙打平安县城,也不过才一门意大利炮,马田村和井岗村,这是打了一场让李云龙都流口水的富裕仗啊。

看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两个村子凑齐几千人不奇怪,可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武器?还这么齐全呢?

这就要说到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了。六七十年代,为应对美苏核讹诈,我们有意将国民培养成全民皆兵的状态,像三大法宝《民兵手册》《赤脚医生手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都是国家编撰,用来加强老百姓战斗力的。那时,枪支弹药管理非常松泛,正规军工厂出产的,老百姓不能买。但民间私窑烧制的,却基本不受管束。当时,每家每户都备有几把长短杆子,甚至有些地方全靠这种私窑拉动就业,这种情况下,别说土枪了,只要允许,土坦克都能给你整出来。这种风气一直流传到九十年代,人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过不禁枪的坏处。马井战役的爆发,让人们第一次开始环顾世界环境,思考枪支问题。

当时,苏联水晶已经爆了,我们也已经有了全世界种蘑菇,极限换家的能力,那种需要我们全民齐上阵的战争,几乎已经不可能爆发了。

土客械斗事件是哪年(步炮协同激战34小时)(9)

再继续培养战斗力,不仅没有用武之地,反而会加大治安管理难度。而枪支,也势必会被一些心怀歹念的人,用在不正确的方向上。

为了保证整体社会安宁,国家考虑再三后,最终做出决定,实施全面禁枪。

有意思的是,一些地方记录在册的枪支是两百万,但禁枪法令颁布后,老百姓们交上来的,竟然有五六百万。由此可见,当时民间私制土枪已经多到了何种程度。

事实证明,禁枪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法令实施以来,枪击案件大大降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这里,让我们感谢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