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1)

凭借6部电影封神,时隔4年再看《邪不压正》,姜文镜头下“荒诞”的梦,“血腥”是浪漫和情怀的调味剂。该剧他亲力亲为,贯穿幽默的风格,注重于每一个细节,但是很多人反馈出来的却是“看不懂”。

其实没有一定的储备和理解,想要get到姜文的幽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2)

这部电影中的虚实,隐喻和幽默来回切换,如果分不清楚主次,多数人都会感觉到迷茫,但品透其中的韵味,整个人受益匪浅。

该剧改编于小说《侠隐》,原著中对老北京的描述非常的细致。

张北海笔下的北京,是一个富人的天堂,穷人的清平,市井和江湖融为一炉的地方。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3)

独特的眼光回望曾经,鲜亮的文字复活了栩栩如生的过往。

影片开头,两个男人神色慌张地前行。急促的呼吸和紧张的情绪,代入感非常强。

姜文没有给予人物正面形象,吊足了观众的胃口。镜头之间的转换,诡异的气氛,淋漓尽致地为后续的剧情做好了铺垫。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4)

这个手法非常隐喻,所有人都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两个人想要杀谁?背后牵扯出了什么样的恩怨情仇?

随着剧情的进展,人物的关系展现了出来。武林高手师傅和师母,正在给自己的女儿和徒弟定终身。

与此同时,朱潜龙伙同日本人破门而入,残忍地杀害了师傅的一家三口。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5)

镜头无缝衔接,场面非常的血腥,隔着屏幕观众都感受到了痛感。

姜文将影片的背景,放在1936年的北平,历史的特殊时期。

当时的北平鱼龙混杂,处处都潜在危险。

李天然躲过子弹后,直接跳入到了火灾中。这也意味着主角光环的加持,他贯穿整部剧的独特性。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6)

后来机缘巧合下李天然被美国人收养,开始不断地练习,为复仇做准备。

从这一点来看,姜文并没有单纯地将这部剧定义为“复仇”。

其实从卖国求荣的朱潜龙和日本人,出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铺垫好了前奏。

李天然美国名义上的父亲,再一次加深了这个色彩。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7)

虽然李天然是被美国人收养,实际上这些年来,默默资助他的人一直都是蓝先生。

多方恶势力的错综复杂,家仇国恨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天然想要报仇的时候,其他势力都是在蠢蠢欲动,而这些实力都与蓝先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虽然姜文没有明确的表现,但是从蓝先生的资产以及洋车夫都听命于他来看,这个男人不简单,是北平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8)

作为一名爱国人士,他一直都在默默的奉献,力所能及的去救国。

作为该剧的主线,李天然的戏份很多,但给人一种“束缚感”。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会受人控制。

在他准备报仇的时候,美国爸爸为了保护他,最终被蓝先生扔下了城墙,空有一腔热血的他,只能栖息在蓝先生的羽翼下。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9)

在关巧红和蓝先生的引导下,李天然逐渐忘记了师傅的仇恨,整个角色得到了升华,成为了为国效力的一份子。

裁缝关巧红是一个神秘的人物,是李天然的灯塔,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导师。

从李天然的身上更加印证了这个猜测,他觉得关巧红像他的师姐,也就是师傅许配给自己的“妻子”。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10)

关巧红在教育李天然的时候,再一次加深了观众们的好奇心。

李天然一把鼻涕一把泪,歇斯底里地喊着:“我不是胆小鬼”,这句台词非常的经典。

也许这就是姜文想要表达的“核心”,谁说女子不如男?弱女子都有这样的志向,更何况是堂堂七尺男儿?

很多时候女人的柔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助推了男人的成长,变得知耻而后勇,勇敢而坚强。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11)

除了这句台词之外,“邪不压正”4个字也出现在剧情中。只是说这句话的人,是汉奸朱潜龙。

和日寇狼狈为奸的他,将所有的脏水都泼到了师弟李天然的身上,当众说出这句台词,讽刺韵味十足。

这也是姜文的用心良苦,不管是影片的镜头,还是台词功底,绝对不会只是陪衬。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12)

除此之外,还有蓝先生和朱潜龙看着朱元璋的画像,两个人一块磕长头,画风幽默又讽刺,可以说非常的“讲究”。

朱潜龙自称是朱元璋的后代,表示受到了高人的指点,幕后的高人是谁?很有可能就是蓝先生。

布局20年的他,曾经路过灭门事发地,不见得是偶然。也许朱潜龙的三颗子弹,都是蓝先生的手笔。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13)

在关巧红试探李天然的时候,就用了同样的手法。而影片的最后,女仆也在蓝先生的柜子里找到了三颗子弹。

结合一系列的“巧合”,再回头看朱潜龙,认定是朱元璋的后人这件事情,最大的可能就是蓝先生的指引。

无论跟日本人合作还是和蓝先生合作,他自始至终都是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14)

日本人可以将溥仪,送到皇帝的宝座上,朱潜龙何尝不可?关巧红裁缝店中的“龙袍”,不就是最好的前后相呼应吗?

虽然该龙袍,是唐风衣定的,还是仿朱元璋,朱潜龙的野心被点缀得淋漓尽致。

荒诞之感再一次溢出屏幕,处处充满了惊喜。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15)

尤其是两个人的对话,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姜文的台词时而戏谑,时而严肃,贪婪张弛有度让人敬佩。

除此之外,《邪不压正》的屋檐,也是颇有深究。

李天然第一次见到朱潜龙的时候,就是在屋檐上面追逐对方,不过最后并没有追上。但是他很平静,躺在床上说了一句:“下次一定追上你”。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16)

但是在后来的追逐中,李天然从来没有追上过,屋檐就像是一个“桥梁”。

夹杂着爱情和浪漫,也渲染了浓烈的江湖气韵。

战争一触即发的北平,这个镜头的呈现,更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思考中选择救赎。

这些让人捉摸不透的剧情,最让观众费解的是“不合乎情理”。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17)

李天然任职的医院,上班的第一天他就遇到了一个肾,很多粉丝都说,那时被梁先生误割的健康肾。

据说,当时协和医院刘瑞恒签字主导,因为判断失误导致梁先生英年早逝。

这个独特的镜头应该是反应现实的荒诞,延伸观众们的深思。虽然很无厘头,但这是姜文最擅长的拍摄手法。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18)

《邪不压正》中,“血腥”情节也非常浓郁。老蓝被吊挂着,将所有的牙齿拔掉,不难看出导演的用心良苦。

钳子拔牙时候的音效,加上演员满嘴的血,不少围观者都直呼“受不了”。随着台词输出,视觉上的冲击感迎面而来。

这样的血腥仅仅只是电影中的镜头,可以理解为假血腥,也可以理解为真血腥,具体看观众们如何权衡。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19)

之所以称之为假,毕竟这是在演戏,艺术来源于创作,只是为了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

也可以称之为真血腥,视觉冲击下,观影者可能会做噩梦。

但这就是姜文的艺术风格,是一种真实的效果展现,更贴切生活的手法。

在尺度拿捏这一块,姜文给予很棒的标准,他表现出了真实的心态,也呈现出了思维和设计。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20)

认真观看电影,第一遍的时候,多数人会觉得“平常”。但是多刷几遍,你会发现姜文很真实,细节中展现出了他的心血。

不管是画面,还是音效方面,都用了不少的心思。

当然各花入各眼,每个人看待镜头,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

最起码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不是因为看不懂否定了姜文的才华,肆无忌惮地诋毁,这对他不公平。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21)

该剧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假象之下的灵魂拷问,不按套路出牌的几条线。

台词疯狂输出的姜文,留下了太多值得揣摩的点。只有经过多次观看后,才可以领略到、get到这位导演的个人风格。

《邪不压正》不仅仅是“复仇”,还是个性鲜明的代表。如此环环相扣的作品,应该得到更多人的重视。

圈内人对姜文的评价(4年后再看邪不压正)(22)

如今的影视圈,各种烂片横行、毫无含金量的网剧,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在众人面前。

相比较之下,如此优质的影片,树立了一个良好的风向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姜文的成功实至名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