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日月换新天

回忆当年新华大队的“铁姑娘队”

文/周树林

新华,地处沽源县的西北角,它的南、北、西三面都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接壤,只有东面是河北省的地界。是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汇结合点。新华与太仆寺旗相邻交界呈S形,新华就在S形上边的拐弯里,村子西边、南边是草原,东边、北边是农田。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人口高峰期的来临,新华耕地面积的扩大也迫在眉睫。于是,在村南小河对岸的草场上开垦良田,就成为当时新华的一大重任。当时,在社会主义建设大生产劳动中,兴起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热潮。它是继:妇女废除裹脚、鼓励上学识字、男女平等后的又一次革命。随之“铁姑娘队”也应运而生,新华把村南开垦良田的重任交给了成立不久的“铁姑娘队”。

敢让日月换新颜(敢叫日月换新天)(1)

当年新华大队铁姑娘队的队员,每个生产队只能选送一名,不说是百里挑一,也都是女中豪杰,再通俗一些、用现在的叫法:那必须个个是女强人、是女汉子。因为她们劳动的强度、劳动的成效是常人望尘莫及、不敢想象的。加上铁姑娘队队长、副队长二人,在新华她们十三名姑娘是响当当的巾帼英雄,即是像金陵十三钗那样窈窕美貌的仙女,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模范。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在坝上当年干旱少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靠着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战严寒斗酷暑、迎着漫无天日的风沙、踏着冰凉刺骨的晨霜,团结一心,勇往直前,“胸怀祖国,重任在肩,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

敢让日月换新颜(敢叫日月换新天)(2)

今天,新华南场子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一畦畦菜地、一眼眼机井、一条条水渠,以及一排排纵横交错的防护林,就是当年铁姑娘队的队员们喝着凉水、就着风沙、嚼着半冻的莜面傀儡,前仆后继、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奠定下的基础。那块土地之所以起名叫“南场子”,那是姑娘们立志走农工生产粮食、科学种田、旱涝保丰收的梦想基地。

每当我们站在“南场子”这片一望无际、丰收在望的京津冀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感慨、激动而且欣慰。当年姑娘们的奋斗与付出是值得的,她们的青春岁月是美好的,她们确实撑起了一片蓝天。

敢让日月换新颜(敢叫日月换新天)(3)

她们当年曾经生活、劳动过的热土上,所走过的那段历程,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一份天长地久的友谊,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身心砺练,更是烙印在心灵深处的印记。

她们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敢于拼搏的伟大精神,无所畏惧的革命气质,积极向上的劳动热忱,以苦为乐的豁达情怀永照后人!

敢让日月换新颜(敢叫日月换新天)(4)

作者简介:

周树林,高中文化。1958年5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白土窑乡新华村。2018年退休,本人种过地、教过书、当过兵、下岗失业、给人打过工、做过十几年的个体工商户。生活曲折,经历坎坷,热爱生活,爱好文学,酷爱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