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力图让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构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这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现在,统编语文教材已覆盖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还是要依“标”扣“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校都开始真正重视阅读教学,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我校结合省级课题"小学高年段整本书阅读及其阅读能力提升实践研究",开展了全校性的整本书阅读漂流活动。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小学整本书阅读)(1)

本文作者涂明苑

“整本书阅读”读什么

我校从三个角度,确定每个年级的整本阅读书目,每三个星期漂流一次。

一是能够增长学生知识,二是能够锻炼学生阅读能力,三是能够开启智慧,启迪心灵,传承文明。这样的图书漂流,既解决了学生选书难,买书贵,又便于学校每周的阅读课,师生可以共读一本书。老师的阅读指导,学生的阅读交流和分享,也更集中和有效。

在此基础上,读有余力的学生在家再选择类似的书目进行亲子共读和拓展阅读。

怎么指导“整本书阅读”

这里试以我校教师的三堂整本书阅读示范课为例,谈谈小学整本书阅读的指导。

1.阅读前提示方法,激发兴趣。整本阅读,激趣先行。三年级杨洋老师上的《水孩子》导读课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看封面。提取封面里面的信息,认识作者;接着看目录,对全书有初步印象;然后读正文:(1)出示插图,让先想象这张图片的内容,再与原文对比;(2)师生共读第一章;(3)节选文章中汤姆变化的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思考为什么汤姆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4)带着好奇,计划阅读。

2.阅读中进行指导,交流感悟。教师可以限定学生阅读大致的进度,等到读到某个阶段的时候,通过讨论提示一些方法,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二年级欧阳华清老师上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推进课是这样设计的:让我们看着幽默诙谐的插图再一次走进这本书。重温故事人物,复述故事情节。然后,从不同角度体会狐狸的了不起。从具体的人物对话中,引导学生用相同句式来说说:从(狐狸)和( )对话中,我觉得这是( )狐狸,我( )。教给学生也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写读书笔记。最后,让学生用即兴戏剧的方式再现狐狸和獾的争论,让学生体悟:狐狸的偷盗是生存与道德两难的问题。结语:让我们继续阅读,去发现更多的真、善、美!

3.阅读后汇报,展示分享。书读完以后,要指导学生把读书独特感受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敢于展示自我。三年级涂明苑老师上的《夏洛的网》交流分享课是这样设计的:首先,通过闯关游戏精彩回放。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读书收获,老师相机板书:读后感、手抄报、电影票、海报、情景再现等。最后,深化主题。师问: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网?引导学生在夏洛的网上写下爱、尊重、信任、奉献、无私、奇迹、了不起……结尾,走近作者怀特,了解创作背景,推介怀特的另两本好书《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整堂课从整本书开始,又从整本书结束。

统编语文教材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做到真正长期有效开展,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思考。


作者:涂明苑(江西省宜春丰城市剑声小学教师)

来源:《教师报》;编辑:关中小伙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小学整本书阅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