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清朝道光年间王家镇,在王家镇有一个姓王的人家,王家推三代也是名门望族,听说王家人有的做到了陕甘总督的位置,但是由于王家人后世没有人才可出,逐渐走了下坡路,到了王三田这一代,除了祖上留下的几亩地之外,什么也没有剩下。有的会说,家境如此显赫,为什么才留下几亩地啊?要不说家境中落吗?王三田的爷爷在陕甘总督任上贪赃枉法,被监察御史查出实证,最终给这个总督定了个流放岭南,抄家的罪名。这个大总督,还没有启程就服毒自杀了。死前告诉后人不要当官。。。总督两个儿子也由于父亲的影响贬为贫民。所以到了他的后世子孙也没有在祖上继承什么东西下来。过了三代之后,王家也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了。

王老爷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王玉辅,为人谨慎,做事周到,很有他老祖宗陕甘总督的风范。再加上王玉辅相貌俊伟,很受父亲喜爱。再说说小儿子名叫王喜顺。为人好吃懒做,但品性还算善良,孝顺!鉴于两个儿子的性格特点,大儿子送去私塾读书,二儿子就去经营那几亩地。两个儿子各司其职,家境也算安稳。

聊斋故事狐狼(聊斋故事梦狼)(1)

由于大儿子王玉辅,脑子灵活,刻苦用功。在学业上也是比较优秀的。几年以后学业有成,就去参加科举考试,王玉辅,果然不负众望,等成绩下来取得了探花的好名次。

这一天,报喜的人一大早就来了,王老爷子请过茶,给了报喜人一些银两,王老爷子看到自己儿子如此出息,高兴得不得了。于是晚上,就让小儿子去街上买了几道菜和一些酒,父子三人就喝了起来。不一会儿,三人就喝醉了,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老爷子不一会儿就做起了梦,在梦里他看见了自己的父亲,老爷子看到父亲不断地夸自己有个好儿子,你有好孙子,金榜题名!老爷子他爹呢?也不高兴,显得比较焦虑。老爷子不明白父亲怎么会这样就问道:爹啊,现在你孙子高中,金榜题名了,是件非常高兴的事儿,你怎么也不高兴啊?哎!我就怕咋的孙子当得起这个官,就怕做不到头儿,不要像祖父一样。正说着,突然自己的父亲脑袋变成了狼的头,手也变成了爪子,两条腿站立了起来,眼睛还冒着绿色的光,这老爷子哪里见过这个,吓得拔腿就跑,跑着跑着来到了一条大河边上,眼看后面的人狼就追了上来,老爷子大喊救命,就在危急时刻,一个划船的老人划过来,让他先上船。等老爷子上了船以后,发现划船的老人很面熟,定睛细看,原来是自己死去几十年的爷爷。陕甘总督。爷爷你怎么来这里划船了,很多年没有见你了,你去哪里了?划船老人说:没时间了,你记住千万不要让玉辅做官,玉辅是关押的一只野狼,放出去要吃人的。不然我们王家不会有好下场的,你记好了吗?老爷子正要去问,老者再一转身,吓得老爷子的魂都没有了,这哪里是他爷爷,分明是追他的那头狼,不对,是两头狼,吐着鲜红的舌头,漏着尖锐的牙齿,老爷子吓的大叫一声,从梦中醒来了,额头上一脑袋的冷汗!

聊斋故事狐狼(聊斋故事梦狼)(2)

老爷子醒来后已经天大亮了。昨天晚上做的这个梦感觉不是好的征兆,于是就叫来了两个儿子,大儿子王玉辅,安慰道:父亲不要过于忧愁,这只是一个梦而已。小儿子也说道:大哥说得对,现在哥哥马上就要去岭南去就任啊,这几年我们受得气还少吗?哥哥当了大官我们王家看看谁还敢欺负我们。当喜顺说到岭南这个地名的时候,老爷子吓得哆嗦了一下,背后直冒冷汗,岭南这个地方不正是你爷爷发配的地方吗?为什么偏偏会去岭南就任啊?老爷子道:你祖父因为范事儿,被发配到岭南,没有去,就喝毒药自杀了,昨天我又梦见你爷爷和你祖父,让你不要去当官,不如,你就在家收几个学生,当个教书先生,也能度日。王玉辅道:父亲你多虑了,我想好了,我走后,家里有老二去打点,你放心我到任后,一定会爱民如子,不会走老祖父那条老路的。

等到上任那天,全家都出来为王玉辅送行,可是老爷子就是高兴不起来。王玉辅走了大约有半年时间,终于到了岭南。到了岭南以后,王玉辅还算勤政爱民,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由于政绩突出,没过几年就被调到京城去任职了。

聊斋故事狐狼(聊斋故事梦狼)(3)

王玉辅到了京城以后,当看到京城如此繁华,比起岭南强得太多。于是在岭南的勤政为民也丢到了脑后,换来的是巴结逢迎,专门钻研为官之道。王大人此时早已经把所谓的勤政爱民,爱民如子抛到了脑后,吃喝玩乐,美女常伴左右,已经把这个王大人腐蚀掉了。由于深谙官场之道,王大人很快就被提拔为保定总督。

自从王玉辅走后,王老爷子很想念自己的儿子,当王玉辅提拔为保定总督以后就很少给家里来信了。王喜顺说道:是不是大哥把我们都忘了呢?王老爷子也是默不作声。悲叹不已!这天,王老爷子做梦又梦到了自己父亲和爷爷了,他们还是狼的脑袋,人的身子,直勾勾地看着他,只不过旁边多了许多人的白骨。他们开口说道:孙儿恐怕要大祸临头了,你赶紧让他辞职官为民或许还能平安地作一介贫民。说着发出狼的哀鸣的叫声。等老爷子醒来后,发现越来越不对劲儿,于是,天明赶紧让小儿子带着干粮去保定找他哥哥去了。喜顺走了大约一个月就到保定了,见了自己的哥哥,兄弟重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热情,弟弟说明来意,给了弟弟一些银两就打发他走了。也没有问自己的父亲怎么样。

几年后王玉辅在办理一桩案子的时候由于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把一户人家逼死。这户人家的儿子侥幸逃到山里,隐姓埋名。在山里养了几头狼,一日,王大人带着众人上山打猎,天色已晚,就借宿了山上的一家猎户。谁曾想,这家猎户正是那个漏网之鱼。晚上等王大人睡觉以后,猎户偷偷溜进来,结果了王大人。并且把尸体剁成了肉酱,喂了自己家养的狼。。。。

故事讲到这里也就结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官者要学会慎独,更要洁身自好。王玉清在岭南的时候能够勤政为民,但是来到京城以后就贪图享乐。面对诱惑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取舍?正是人生重要的课题。第二,王玉辅最终变成这样,也有客观原因,在整个朝廷里我想,还有跟王玉辅一样人。作为领导者怎能不引以为戒,擦亮眼睛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立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