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公车上书是打破了)(1)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国内,来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1200多名举子,在康有为等领导下,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光绪皇帝:1、激励人民;2、迁都;3、练兵;3、实行变法。这一行为就是历史上的公车上书。

在我国汉代,国家选拔的人才,由国家派马车迎接,负责迎接的车马是国家的,所以叫“公车”,后来公车代指选拔的官员。公车上书,打破了清朝“士人不干政”的规定。当初满洲人入关时,民间“反清复明”的势力很大,清朝皇帝认识到读书人在反清复明中的影响非常大,清朝对读书的士人加以限制,多次兴起“文字狱”。到了鸦片战争后的晚清,满洲贵族已经成为腐朽的寄生虫,抵抗外国侵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都要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这样汉族读书人的地位提高。公车上书使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变成了政治活动,标准着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公车上书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公车上书是打破了)(2)

近代广东福建开风气之先,先进思想家和革命活动也是从这里产生。林则徐福建侯官人,康有为广东南海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孙中山广东中山人。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开馆授课,讲授维新变法主张,梁启超等参加活动。康梁接受了当时传入中国的达尔文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由于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康有为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结合起来宣传变法。康有为发表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儒家经典当然列在焚烧之列,但还是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秘密地把儒家经典保留了下来,秘密传播,使“人间犹有未烧书”。秦朝统一后,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国家的统一文字,后来又出现了比小篆更简洁的隶书。那些秘密收藏的儒家经典抄写中文字也随着文字变化而变化。到了汉武帝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和儒家经典重新焕发光芒。当时在孔子老家曲阜的墙壁中,发现了整套儒家经典。而这些经典是秦以前的文字,篇幅和民间传下来的也有出入。孔子墙壁中发现的叫“古文经”,民间流传的叫“今文经”。

公车上书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公车上书是打破了)(3)

中国学术界一直就有“古文经”和“今文经”之争,封建统治者基本上认同古文经是正宗的。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他证实古文经为假冒伪劣。古文经不一定是假的,是康有为为了政治目的,为维新变法服务而为。康有为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坚持的儒家经典和思想是假的,那么封建社会该不该变?该不该改?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也考证孔子在历史上主张变法。孔子是封建统治的精神领袖,皇帝的太庙中都供奉着孔子的牌位。孔子都主张变法,那光绪皇帝该不该变法呢?其实孔子是保守的,他反对变革。康有为的这些文章,当时在社会上引起“飓风”式的震动。梁启超虽然是康有为的学生,但梁启超的才气超过康有为,思想比康有为先进很多。在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甚至接受了民主共和思想。但是鉴于师生关系,梁启超没有公开反对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1915年,袁世凯筹划复辟帝制时,袁世凯为了让梁启超不发声,给梁启超20万的汇票作为封口费。20万是个什么概念,那时鲁迅在北京大学当教授,一个月350元左右,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打临工,一个月8元钱。鲁迅在北京买座全家住的四合院,3500元左右。梁启超逃出北京,住在天津租界,发表《异哉,在所谓国体问题者》,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梁启超支持学生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开展护国运动,打击袁世凯。梁启超的学问是近代中国没有人可以和他比较的,当年公车上书时,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应该是梁启超,慈禧以为是康有为,就没有授予广东人。

公车上书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公车上书是打破了)(4)

梁启超人称“鬼才”,他可以一边打麻将一边作文,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史学家,他将进化论引进历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很多大师级的学者,是梁启超的学生:蔡锷、朱自清、徐志摩、周恩来等。他的家庭教育也非常成功,九个子女四个院士。想想徐志摩那样的人才梁启超都敢嘲笑,可见他的才学人品。当年徐志摩追林徽因不成,又和当时中国北方著名美女有夫之妇陆小曼结婚。徐志摩请老师梁启超主持婚礼,梁启超说:志摩呀,你用心不专,所以你在学术上一无所成;你用情不专,所以不断结婚不断离婚,希望我是最后一次参加你的婚礼!中国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一些女性,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举动。后来却少了。可要知道,那时的中国封建礼教还大量存在。比如陈独秀的妻妹揭自己亲姐姐的帽子;比如董竹君从妓院逃出嫁给四川夏姓革命家,后来夏吸毒堕落,她独自创办锦江宾馆,后来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宾馆,新中国成立后,她捐给国家。年轻女性知识分子毛彦文,拒绝同龄的大学问家吴宓,甘愿嫁给比自己大二三十岁的熊希龄,守寡几十年都愿意。现在网上很多八卦杨振宁和翁帆,其实早在一百年前,中国已经开风气了。婚姻是个人的事,无聊时留点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