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向来都不是一条路。

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追求、对于建功立业的追求是最为常见的。不过一旦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之后,他们就把目光投向山林。

寻隐者不遇古诗宋代(诗篇已终余音未了)(1)

​最常见的就是在诗词当中表达出归隐之心,或者是在诗词当中表达出对世外高人寻访的渴望。

这类最经典的古诗当属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全诗只有20个字,但是意味深长韵味十足。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在森林当中寻访世外高人而不得,写下这样一首小诗韵味十足,意境悠悠。

时光悠悠,来到了宋代。也有一个诗人写下了和贾岛这首古诗题目一模一样的诗作。

寻隐者不遇古诗宋代(诗篇已终余音未了)(2)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这首古诗就是宋代诗人魏野的《寻隐者不遇》,贾岛的笔下是五言绝句,到了宋代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七言绝句。虽然题目不同,但两首古诗所表达的意义基本一致,都是寻访世外高人不得。但若细细甄别,却又发现其中有些许不同。

寻隐者不遇古诗宋代(诗篇已终余音未了)(3)

​和贾岛有意识地追求世外高人的探访不同,这一个宋代诗人是偶然间来到此地的。“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他不知不觉的“误入”来到这里,目的性虽然不强,却更显现出内心的向往。

他看到这里有美丽的景色,香风不动而春花自落,说明这里的景色一片清幽。当真是世外高人居住之地,也是诗人向往之地。

寻隐者不遇古诗宋代(诗篇已终余音未了)(4)

​在贾岛的古诗当中,虽然诗人没有找到世外高人的踪,但是听到书童的回答,“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但是在宋代诗人的笔下,从头到尾只有诗人一个人的寻访,看到世外高人不在隐居之处。他自顾自地认为“采芝何处未归来”,应该是去深山采灵芝去了,只留下此地“白云遍地无人扫”。

寻隐者不遇古诗宋代(诗篇已终余音未了)(5)

​一个“白云遍地”很有趣味,世外高人的风骨展现出来了。

两首古诗都是如此,虽然字数不多,但都表达出耐人咀嚼的意境之美。两首古诗采用同样的题目,所表达的意味也有稍微不同,但同属经典之作。

诗篇已终,余音未了!宋代诗人的《寻隐者不遇》虽不及贾岛名气之大,但是同样韵味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