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ing the English这本书中文版给翻译成《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这本书的出版据说掀起的波澜不小。英国本土有人认为它剖析的太深泄露了太多国人的秘密,也有人认为它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国民性的行事风格背后的潜规则。不过不管怎样,所有人都同意,这本书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作者Kate Fox是一位社会人类学家,牛津大学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英国文化研究学会研究员。她在英格兰、美国、爱尔兰、法国等地辗转完成敦育后,又在剑桥大学攻读了人类学和哲学。她的工作主要是观察和评估全球社会文化的趋势,特别是针对人类行为的诸多方面。她的父亲Robin Fox也是一位人类学家。她平时研究的领域也挺有趣儿的,例如饮酒、调情、酒吧行为、暴力、赛马、手机聊天、健康忧虑、嗅觉心理等等。

英国人读英语名言(正确打开英国人的方式)(1)

于是我去英国读书前,特地也把此神作找来拜读预热,还记得读完后盘算着过去之后找个场合践行一下本书作者的田野调查,可惜惰性使然没能认真完成,不过毕竟在英国文化里待过那么一阵子,耳濡目染也够自己微观解析下了。

workshop上,我的老师是一个叫做Janet的胖胖的有趣女士,身兼数职,写作,演话剧,唱歌剧,还演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个小龙套,跟名导演丹尼鲍伊很熟。有天上课中途班上某童鞋突然跟她喊说要去厕所,她于是就很认真的说, you may say, go to the loo. 为啥呢?loo是个啥词儿?哈哈还好我看过本书了,大神作者Kate Fox是这样解释的,toilet是一个令上流阶级避犹不及的词,或者,如果一个想往上流社会钻的人说出这个词,他的听众们一定会互相交换意味深长的眼神。正确的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上层的词汇是"loo"或者是"lavatory",bog“有时也被接受,但只用于明显的讽刺诙谐的场合中,犹如引用了一个特别好笑的词。下层阶级全都说"toilet"。中产阶级的中下层也大多这么说。如果他们想附庸风雅的往上爬或者伪装成上层,可能会避开"toilet"而更喜欢乡村绅士所常用的隐语“gents”,"ladies","bathroom","powder room","facilities","convenience"等等。

这下想想Janet除了老师之外的各种华丽身份,就呵呵释然了。

其实关于具体的语言措辞方面,本书里还有超多的诸如此类的列子。比如,书里写Pardon这个词臭名昭著,受到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上策的深恶痛绝。书里一位中产阶级女士回忆说,她无意间听到她儿子对一位朋友说,妈妈说了,pardon这个词比fuck还要坏的多。作者认为她儿子说的很对。当你对一位英国人说话时,有意放低声音说点使之无法听清的话。一位中产阶级的中下层人士会问你“Pardon?"而中产阶级上层则会说"Sorry?"或者也可能是"sorry-what?"或者"What-sorry"。但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说的却都一样,都是"What?"下层阶级可能会吞掉"t“音,发音为"Wha"。这就是2者的区别。

书里还说了serviette这个词儿。说也是另一个伪上流社会的例子。

serviette据说是由装腔作势的中产阶级下层引进的,他们觉得napkin一词与nappy一词太相似,所以想要找个更优雅一点儿的。不管其起源如何,serviette一词至今仍然被视为绝对的下层。作者带着英式幽默说,如果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上层的孩子从他们那慈祥的下层阶级保姆口中学会了这个词,他们的母亲一定会非常忧虑,而且一定会费劲心机将孩子扳过来。

所以会话里的措辞这一部分就能把英国各阶层人给区别出来了。那么口音呢?

英式口音是让我自打学英语时就向往的发音,可惜自己当年身处苏格兰,听到牛津腔或者RP的几率就比中部和英格兰地区的同学少些。个别课程老师的大舌头苏格兰口音以及欧洲其他口音让班里的同学抓狂到不行。有门课是牛津一个美女博士老师讲,同学都带着敬慕的心意欣赏她用牛津腔讲课,就如同聆听唐顿庄园大小姐发言。

那么如今的英式标准发音和英国阶级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吗?

摘录一段这本书里对于英国人的口音和阶级问题的解释。

“The fact that many presenters of popular television and radio programmes now have regional accents may well indicate that people find these accents attractive, but it does not prove that the class associations of regional accents have somehow disappeared. We may like a regional accent, and even find it delightful, melodious and charming, while still recognising it as clearly working class. If what is really meant is that being working class has become more acceptable in many formerly snobby occupations, then this is what should be said, rather than a lot of mealy-mouthed polite euphemisms about regional accents.”

我的总体感觉是,英国人有时候是挺能作的,但也傲娇的可爱。影视剧里的英美人都有些矫情,你有啥好消息跟他们说了当面总是夸张,不停地wow,amazing! cool! fantastic! marvellous!你却忍不住心里犯嘀咕,咋比你自己还高兴呢,有点虚伪吧。现实里你跟英国人聊天,他们一嘴一个interesting 也代表了很多意义呢。你知道他也许是在假惺惺敷衍你,习惯了你也只当是他们幽默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

Kate Fox教授真把英国国民性格吃透了,文字有趣,以一个人类学家的客观笔调细致剖析了英国人,文字间也流露出作为地道英国人的keep calm, carry on的性格,真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赶紧去读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