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礼佛禅寺本来是一项政治任务,老板的朋友要搞一个什么活动,需要人去捧场增加人气。部分同事已经去过这个地方了,他们还在那里住了一晚,在周边调查了一圈,所以对于再去本身是拒绝的。

因为同事没有明说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抗拒,但是又不能不去,那就调整心态,就当做一次秋游好了,反正我们自己又没有额外的宗教信仰,去看看寺庙的建筑和文化也是好的。后来发现这个心态是对的,至少又获得了一次新奇的体验。

差不多快十二点的时候才到,正是吃饭的时间了,快到的时候满脑子就想着电影里看到的那些精致的斋菜(哈哈,我想多了,不过偶尔吃吃还是不错的,至少全部是天然绿色蔬菜)。老板他们早就到了,但是他朋友组织活动的老板还没有到,喝了两杯茶后就去寺庙参观。

同行的同事有个老家是在南华寺的,对佛教历史和故事很熟悉,(据说还被南华寺的住持约谈过让他出家,说他前世是高僧,哈哈)。这座礼佛禅寺坐落于博罗县观音山,故此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第一幢建筑就是观音庙,不知道完工了多久,里面看起来都特别新,也没有看见香火,正是吃饭时间,也没有和尚大师们在,所以就我们几个游客,围绕着大堂走了一圈。

游览就是这样的,建筑如果没有历史,没有文化就是一个房子没有内涵,所以走马观花地看一下就表示来过了;宗教也是如此,对宗教没有研究看那些似乎都一样,除非有研究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蕴意。

来到第二座大殿,比之前的观音殿更大,更宏伟,更金碧辉煌。是不是所有的宗教或者信仰都是这样,用高大空旷的空间来表达人的渺小,让人臣服于它的莫名威严之下。走了一圈,看了十八罗汉以及墙上那些金光闪闪的如牌匾一样的物品后不禁这样感叹。

来到庭院,阳光灿烂,天空碧蓝,感觉整个人的气场都活泼起来,即便这个寺庙是新建的,进到里面还是会觉得压抑,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旁边有座极乐殿,供奉先人的地方。

游览的过程中,同事大概说了下礼佛禅寺的规划和现状,因为一直到我们晚上离开的时候,寺庙并没有其他人来拜香火,这几座殿的旁边还有停工了的几栋楼,据说当时是规划的打通寺庙和康养这两个项目,把养老和死亡后的事情都结合起来,给后人最好最全的孝顺的表达。

现状是除了大殿建起来外,其他的要么停建,要么还在规划的图纸中,资金流已经完全断了,现在急需通过运营来谋求资金继续,不然前期投入就打水漂了,至于谋求来资金之后能不能让这整个的氛围起来,气场变化也不可知。我们只是来旅游的,具体的信息也不了解,就不追根问底了,虽然我对康养很感兴趣,但就他们目前的规划而言,除了提供房子外,没有看到任何相关的配套措施。

吃完饭后去旁边的小山走走,下午两点据说还请了个国学大师给我们讲易经思维和企业管理。真的是很小的山,路都修建得特别好,但是因为没有人走,所以布满了落叶和杂草,上下山来回不到三十分钟,很是安静,对于我这个喜欢走路和爬山的人来说意犹未尽。

上国学课是一种新体验,这是第一次。我不太推崇专门去学国学,一个是国学的思想基本上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现在是信息文明,可以去学其精华,但是以此作为根本感觉是倒退了;其次是国学没有逻辑,不成体系,没有边界,什么场景这话都对,但是什么场景都可以说不对。就是在这种心理下开始听老师讲课。

以前听过翟鸿燊的课,一点点,感觉在打鸡血,听不下去。这个老师的形象完全不一样,声音微弱,面色苍白,我都担心他能不能坚持下来半个小时。而且我们是在禅堂里听的,没有PPT,就一块白板,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得盘腿坐在长凳上,长凳上放了蒲团,下午睡意正浓,我一直在担心自己不小心后仰的时候回摔跤,这可就好看了。前半个小时不敢动,后来腿实在受不了,看见他人也在换姿势,才小心翼翼地换个舒服的姿势。

老师的课程内容就不说了,因为没有和其他的国学老师进行比较不能判断其好不好。但是讲到思维和认知,我真的还是推崇混沌的课程,一思维,U型思维,思维的层次等等,这个老师也讲到了从现象到本质,阴阳就是现象和本质,两者融合就是体用一元。

总之到4点多的时候禅寺的工作人员说五点开饭,一下子感觉我们好像都解放了,整个气场都活跃起来。晚餐和中午的饭菜一样,不过是用餐的地点换了,之前我们是单独一大桌,现在是和师傅们一起各自拿着餐具打餐,餐后要自己洗餐具。

说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没有看手机,禅寺一日体验游。

观音庙一日游(礼佛禅寺一日游)(1)

没有拍照,网上找张照片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