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原因引起的类风湿不同治法(更容易患上类风湿)(1)

类风湿关节炎,现代医学给它的定义,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以及晨僵、多关节炎、关节畸形等症,可致软骨、骨骼损伤甚至残疾。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呢?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或许能给这种体质的人一些警示。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痹症”之一

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骨关节疾病一样,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中归属于“痹症”的范畴。什么叫“痹症”?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也就是说,人体要是受到了风、寒、湿等外在邪逆的侵袭,就容易发生“痹症”,表现为关节、筋骨的肿痛、麻木、活动不利等症。

除了外感因素,中医认为内在的正气虚弱,才是“痹症”根本原因。正气即人体内的元气,它与邪气相对立,代表了人体的防御、抵抗和再生的功能。正气虚弱,则无力抵挡邪气,各种病邪就容易入侵并滞留体内。

各种原因引起的类风湿不同治法(更容易患上类风湿)(2)

体“虚”的人群,更易患上类风湿

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其中,“虚”性体质的几类人群,更容易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并以阳虚质尤为危险。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以虚实夹杂为主要表现的虚损性疾病,在内以机体脏腑、经络阴阳失调为基础,在外有风、寒、湿等邪逆的侵袭,内外相作用之下,才诱发了病症。而不同的体质的人,其内在气血、阴阳盛衰有别,因此对病邪的易感性不同。

其中,阳虚质的人群,体内阳气不足,阳虚生里寒,且多伴有肝、脾、肾的亏虚。而风寒湿邪,尤其是寒邪与湿邪,同为阴邪,因此更容易侵扰阳虚之体。此外,肾主骨,肝主筋,因此先天或后天的肝肾亏虚,也使他们更容易患上类风湿关节炎。

各种原因引起的类风湿不同治法(更容易患上类风湿)(3)

除了阳虚质人群,阴虚和气虚的体质,也比较容易患上这种疾病。这是因为,阴虚之体易感热邪,气虚之体不能固表及抵御,而易遭受外邪入侵。

因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医认为要内外结合,补肝肾、祛风湿、通经络,益气养血,标本同治。

“扶正勿碍祛邪,祛邪勿伤正气”——对于这种“痹症”,除了传统的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祛瘀等方法外,还应注重内在的“扶正补虚”,从“本”到“表”地辨证施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比如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腰痛宁,在内可补益肝肾之亏虚,温经通络,在外可疏散寒邪,宣通阳气,因此可有效消肿止痛,缓解各种不适症状,帮助早日控制病情。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