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大瀑布形成的秘密(断岩千尺银河欲转)(1)

“银虹坠影饮谼壑,天马无声下深渊。”这是清代大儒郑珍对黄果树大瀑布的形象描述,郑珍是道光十七年中举人,后来任荔波县训导,训导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有天,他来到这里看到瀑流翻腾,有如银河之水一泻而下的壮观场景,挥笔写下题为《白水河瀑布》的小诗:“断岩千尺无去处,银河欲转上天去”表达内心的震撼。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的秘密(断岩千尺银河欲转)(2)

黄果树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交界之处,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资料记载,黄果树瀑布高77.8米,宽101米,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的秘密(断岩千尺银河欲转)(3)

瀑布所在地理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四周不仅拥有独特的梯级瀑布群景观,还发育洞穴群、落水洞、盲谷、峡谷、天生桥、石林、锥状、峰丛、峰林等,形成绝世奇观。

黄果树瀑布的母亲河叫白水河,河流形成与远古时期,至今奔流不息,像一条玉带蜿蜒流淌在崇山峻岭之间,水流冲破石峡,滑过石板穿泻于深峡幽谷,跌宕于深涧。“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瀑流激起万朵浪,溅起漫天雨珠,如飞花碎舞,扬扬洒洒,在丽日阳光映照之下熠熠生辉。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的秘密(断岩千尺银河欲转)(4)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的秘密(断岩千尺银河欲转)(5)

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来过这里,那是明崇祯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38年农历4月23日,徐霞客沿着白水河向下游游历,“又西二里,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的秘密(断岩千尺银河欲转)(6)

当徐霞客来到瀑布跌下山崖的前方峡谷上,从树缝中远观黄果树瀑布,先闻其声,再见其形,着重描述了瀑布的声势、水势和气势,并用“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概括黄果树瀑布的特色与风采:“度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亏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的秘密(断岩千尺银河欲转)(7)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的秘密(断岩千尺银河欲转)(8)

徐霞客对黄果树瀑布的详细描写让世人对这里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以至于今日,后人在瀑布附近的悬崖上修建了“霞客亭”,亭内立有徐霞客塑像以示纪念,亭下林木茂密,有一曲折磴道直抵河边。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的秘密(断岩千尺银河欲转)(9)

我抵达的这里的时候,车子还没到景区,便在附近的路上透过苍翠的林木缝隙看到巨大的瀑布,轰然作响。进入景区后,沿台阶下行大约5分钟,便到了瀑布的下方,瀑布下面的潭水叫犀牛潭,深17米,奔腾的瀑布从几十米高的悬崖绝壁上直泻潭中,激起一朵朵晶莹的浪花,卷起一个个漩涡。那轰鸣的水声震耳欲聋,那溅起的水珠向四面飘洒,天气晴好的时候,阳光折射出七色彩虹。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的秘密(断岩千尺银河欲转)(10)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的秘密(断岩千尺银河欲转)(11)

站在潭水旁边向上凝望水流,这瀑布流得动人心弦,如雄鹰般俯身冲下,巨大的声音如狂狮怒吼,令人震耳欲聋,它不断地被撕破,又不断地融和在一起,那气势犹如万马奔腾。溅起的水雾飘落在身上,好像是蒙蒙细雨铺天盖地。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近距离观看黄果树瀑布,壮观而震撼,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一泻千里。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的秘密(断岩千尺银河欲转)(12)

其实,黄果树不是只有这一条瀑布,而是一片瀑布群,旁边还有一条陡坡塘瀑布,同样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绵绵群山造就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蜿蜒曲折的白水河孕育了瀑布群的雄浑,它们滋润着这一方土地,刻画出人迹罕至的山野绝世美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