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中一只可爱的小老虎陪伴孩子目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长的早教选择。巧虎发源于日本,而它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让巧虎在占领了日本和台湾地区市场后,进一步发展至美国,和中国大陆地区呢?六一实验室将带您了解巧虎背后的商业逻辑。

入华20年,巧虎在混乱的早教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和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呈现越来越早开始和越来越重视能力素质养成的形态,这也与大部分家长育儿观念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国内成功的早教产品寥寥无几,早教市场还是被成熟性,源自国外的大品牌占领较大份额。

到底需不需买巧虎(但为什么它依然不算成功)(1)

刷牙我最棒课程

不同内容系列的每一期课程会关注一个主题。比如针对3-4岁儿童习惯养成系列的“刷牙我最棒“,巧虎会设计一套包括读本、绘本、刷牙玩具、动画DVD、父母用书和用于奖励的聪明豆六个部分共同构成的套装。

在巧虎官方网站,可以看到产品内容清晰有序地按系列和年龄段呈现出来,内容上关注刷牙等微小习惯养成的高互动性课程设计都体现出这家日本公司细腻,严谨而经验丰富的品质。

传统早教产品与互联网思维碰撞 商业模式多方转变

巧虎已经有36年历史,期间经历了从纸书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变化。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巧虎在互联网经营方面的灵活性。

首先在中国市场,目前巧虎的产品主要以网站线上销售为主,商品介绍和使用均被展现在网站首页和巧虎app中,这使得巧虎大大降低运营和服务成本,讲公司更多资源投入内容设计和改良上。

对比不同国家版本的巧虎,我们可以看到巧虎对不同文化环境产品所做的改良。比如日韩版的巧虎更注重纸质绘本设计。在中国,巧虎则加大产品中玩具的数量和设计性,这是吸引儿童兴趣的好办法,对于目前中国家长普遍更少时间陪伴孩子的现状来说,玩具适应性更强,可以让孩子和爷爷奶奶这样的家长群体产生更好的互动。

作为巧虎系列辅助内容的动画片,巧虎也与视频平台合作在爱奇艺,YouTube等渠道推出自己的视频栏目。在爱奇艺上的动画播放量达到8.63亿,这个数字相当于一部普通国产电视剧的播放量。

依托互联网的“轻模式” 真的可以冲出重围么?

尽管巧虎的商业模式成熟完善,产品设计质量精良,但正如文章开始笔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十年的巧虎并没有跻身早教机构前十。

互联网线上宣传和销售的巧虎的市场占有率与金宝贝等大型早教机构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这是否表明,在目前的早教领域,家长还是更加信赖和偏爱实体店的经营模式呢?

互联网模式的高信息密度,低个性化的爆款产品思维是否与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的新一代中国家长们的诉求不相融合?早教领域究竟能否在互联网 思维下孕育出成功的产品,还是互联网本身的低成本让公司盈利的模式和营销水平都产生了不同于线下实体店的新路。来自日本的巧虎给早教行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抛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龄前期是儿童刚刚开始接触世界的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变化最快的阶段,这一时期初步塑造了儿童的世界观和会陪伴一辈子的人格雏形。因此,不同早教产品的选择往往也是不同育儿观念,甚至是不同文化观念的选择。

这也体现在每一家早教公司不同的风格中。注重健全的认知与人格发育的日本教育背景下的巧虎,和注重天性培养的自由式的美国启蒙观念的金宝贝早教。在设计产品前,更重要却也更容易创业者忽视的往往就是自己企业的核心理念和定位。巧虎的企业定位是隶属于关注人一生幸福与健康的倍乐生集团之下的早教服务企业。未来它会在适应互联网和全球化进程中继续做出怎样的整合与改变呢?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