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1)

甲骨文的"文明"

有人问读书的意义在哪里?先不说读书的意义在哪,首先你要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读什么样的书。你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文化吗?要读就要读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首先是四书、五经等古籍,这些经典古籍里面,是含有人类伟大文明和超前智慧的。中国的古籍里,记录了远古时代的高度文明,比如天文的日月五行,地理的阴阳八卦,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星宿及节令、历法等等,这也是我们古人对宇宙文明的超前认知和理解。

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2)

甲骨文的"文化"

再有一个一般人都不知道的是汉字的起源,如甲骨文的文字里,就记载着远古的文明和文化。从甲骨文开始,中国的汉字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凭空随便造出来的,甲骨文的文字发明,是具有高度智慧的宇宙文明的。

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3)

甲骨文的"丁"字

今天阿域先来说说我国古代文明中,十天干中第四位的"丁"字,和十二地支中第四的"卯"字的甲骨文造字故事。

"丁"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口"字,就是与甲骨文天字上那个口相似。甲骨文里造字的发明,有时候用口字也代表一个人。

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4)

《辞海》释义:丁,人口,男称丁女称口。阿域神奇的发现,原来这"丁"和"口"字不就是代表男女的符号"♂"、"♀"吗?所以"丁卯"的结合,也就是讲男女阴阳交合,"丁卯"而后成"卵"而繁衍生命。这个"卵"字就是带有精子和卵子的受精卵。你看我们的古人是多么的伟大,在几千年前就明白了当今西方所谓科学得出的知识。尤其是字形的设计与实际的人体器官何其相似?

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5)

南方人口音灯与"丁"谐音。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一是代表光明的发扬;二是灯火蕴涵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之意;三是灯成了人丁的象征物。上灯就明显带有上丁、添丁的意思。因而在南方传统宗族社会里,凡是男孩出生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也就是上丁、添丁,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了,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还有国人一般习惯问别人家里有几口人,而不是说几个人。这个"口"字还代表着是活着的,能说话、要吃饭的口。要是问几个人就不好说了,因为已经死去的人,要写到祖宗牌位上去 ,且那些人是已经没有活的"口"了。

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6)

这个"卯"是不是代表某种仪式呢?

我们再来看看甲骨文"卵"字上演的精彩大片。"卵"字的本源字是"卯"字,"卯"、"卵"二字皆来自于生命的生殖系统,用以表示生育。大家看这个甲骨文的"卯"字,是不是很像一对男女在做制造生命的活动仪式呢?还有阿域以为"卯"时正是一天阴阳交替的时辰,是不是代表在这个时间里,男女的这个仪式是最合适的时机呢?

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7)

演花后的"卯"字

这是演化后的"卯"字,我们可以理解为男女仪式和活动的继续,而后制造出一个带有精子和卵子的"卵"字来。"卵"字就很形象地包含了它真实含义,还有因此延伸出的"留"、"柳"、"榴"等字,都与生育有关的。这也是中国人传统观念里,希望多子多孙的生命繁衍概念,所以喜欢石榴、柳树等。

另外,"卯"字还引申指木器上安榫头的孔眼,"榫卯"的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阴阳组合。又借作十二地支的第四位,也指十二生肖中的"兔"、五行中的"木"和旧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进行点名报到等活动的代称等。今天我们还说去"点个卯",就是上班打卡报个到。今天我们的一些习惯用语和俗语,都是有着远古的历史和文化依据的。

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8)

甲骨文的留字

而"留"字则是生命生育过程的象形表达,是不是很有意思?这个文字的象形发明制造,在今天看来,仿佛是在看一场生育的视频直播。"留"音"流",和生育有关,今天的"留"字下的"田"字,则是囟门的"囟"字演化的(如思考的"思")。"囟"就是胎儿的脑袋,而"卯"就是雌性生殖系统。生孩子头先出来,才是顺产。而古代医疗条件差,一旦不是头先出来,就可能会出现难产,孩子就有可能死去。这个"留"字一下子把"顺溜"和"留下"之间的矛盾全部解开了,顺产才能"留"下来。从"丁"和"卯"的结合到"卵",再通过"留"的相互印证,全程证实了"卯"就是一个生动形象的雌性生殖系统。

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9)

甲骨文的柳字

《晋书·乐志上》:二月之辰名为"卯",卯者茂也,言阳气生而孳茂也。所以,二月也是柳月,"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树可以单株繁殖,一般扦插极易成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即是如此,也代表了其旺盛的生命力。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含有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如"那堪傍杨柳,飞絮满邻家"、"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唐·白居易《忆江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柳杨》)。

阿域的理解,古诗词中对于"杨柳"表达中的"攀折",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人们说的"采花"一样的意向表达呢?有一句话说男人性开放叫"寻花问柳",而另一句说女人不守节叫"红杏出墙"。大家注意,这个 "杏"字下的口字不正是甲骨文的女"丁"字吗?

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10)

这个柳有没有柳城的意思?

柳树是中国的原生树种,据考证,在第三纪中新世的山旺森林里即有柳属。山东青岛地区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间,青岛胶州湾附近就有柳属植物。柳树也是我国被记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现"柳"字。中国植柳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蜀鱼凫王封树定界。

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11)

鱼凫氏是古蜀国五代蜀王中继蚕丛、柏灌之后的第三个氏族,建都今温江区万春、柳城一带。因鱼凫王建都,下令广植柳树作为国界,鱼凫古都杨柳依依,史称"柳城"(今温江城北鱼凫城遗址)。鱼凫亡国后,每年鱼凫城依然万柳迎春,隋代建万春县,民间称柳城,因水道迁移,县城南迁即今柳城,唐代更名温江。柳城的美誉流传了整整四千年。跑题了。

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12)

甲骨文的秀字

关于植物花卉的历史文化与汉字发明,不得不说是古人的超级智慧。在甲骨文里,古代人就可以用文字来分辨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蕊。甲骨文的"秀"字,说文解字说:禾实也,有实之象下垂也,也就是雌性花蕊。"秀"字下面的"乃"字与"奶"字同源。

远古人们为什么要创造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丁卯)(13)

甲骨文的英字

再有,说文解字说:"英"字是草荣而不实者,也就是说雄性花蕊是不结果的。今天我们有一个词就叫"英雄",也就是有"牺牲"的代名,光开花不结果看来是一种牺牲,但这牺牲是伟大的,是符合天道的。

从"丁卯"的男女阴阳结合,到后来生命的生育、生产过程和生命繁殖;再到植物花卉的雌雄的"秀"和"英"的完美表达,不能不说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也将令今天的我们肃然起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