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1)

文 / 观影君

(本文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


“我觉得一个人不该在舞台上待到大家都求着你退休的时候。”

扬言只拍10部电影的昆汀,余额不多了。算上今年的新作《好莱坞往事》,只剩下一部电影可拍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2)

《好莱坞往事》可说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7月26日在美国上映,首日便拿下了1680万美元的票房,口碑也是一路走高,目前IMDb评分8.5,烂番茄新鲜度85%。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3)

可也正是因为《好莱坞往事》的超高关注度,使它摊上大事了:电影被指丑化李小龙,肆意改编,与事实大相径庭。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4)

麦克·莫 饰 李小龙

电影讲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群怀揣演员们的人闯荡好莱坞的故事。其中,韩裔美国演员麦克·莫在电影中饰演李小龙。电影中有这样的桥段:

李小龙主动向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克里夫·布斯发起挑战,两人在《青蜂侠》的片场大打出手,结果还被布斯狠狠摔在了汽车引擎盖上。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5)

外媒报道此事

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在看过《好莱坞往事》后非常生气,她直言昆汀把自己的父亲塑造成了一个“傲慢自大的混蛋”,并且在他身上发生的事,也与事实严重不符。

李香凝说,“在真实生活中,父亲是不会故意挑衅别人而引发冲突的,因为他总是尽量避免这些东西”。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6)

《好莱坞往事》

李香凝还补充道,“作为在好莱坞闯荡的亚裔美国人,父亲李小龙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成功,在与莱昂纳多和皮特饰演的白人演员相处时,又怎么会表现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呢?好莱坞没必要为了博眼球,就用父亲生前就常常遭受的不公待遇再对待他一次”。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7)

李小龙和女儿李香凝

曾撰写过李小龙传记《李小龙的人生》的美国作家马修·波利也站出来发声,他认为,“尽管李小龙的性格里有趾高气昂的一面,但电影《好莱坞往事》把这个特征夸张化到了极端讽刺的程度。在《好莱坞往事》中,李小龙放狠话说自己能把拳王穆罕穆德·阿里打成残废,而事实上,李小龙很崇拜阿里,从未说过类似不敬的话”。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8)

《好莱坞往事》中的李小龙

马修·波利认为,影片之所以给李小龙安排了这些桥段,极有可能在暗指李小龙闯荡好莱坞那几年的状况。因为他的到来,把东方武术带进了好莱坞,对好莱坞动作演员的生存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所以电影有意弱化李小龙对当时好莱坞的冲击。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9)

《好莱坞往事》

熟悉昆汀的人都知道,他是李小龙的粉丝,早在电影《杀死比尔》中就有过明显的致敬,比如李小龙标志性的黄色连体服。可为何这回在《好莱坞往事》中态度却发生了反转,难不成是戏谑调侃得过头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10)

《杀死比尔》

李小龙在电影中被丑化这件事之所以闹大,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李小龙在西方世界的形象一直存在争议,《好莱坞往事》只是个例。从他生前到过世再到现在,这样的争议从未停止。甚至有的西方学者认为,李小龙是属于他们的。

这种论断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01、师从叶问,截拳之道

李小龙,在中国一个无人不知的名字。他是中国功夫的代名词,也是一代传奇巨星。

1973年7月20日,香港笔架山道67号,李小龙在绯闻女友丁珮的住所与世长辞,享年33岁。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11)

丁珮 & 李小龙

距离李小龙逝世已经过去了整整46年,可他的影响力依旧不减。他开创了华人进军好莱坞的先河,他将“Kung Fu”这个词写进了英语字典,他改变了西方对黄种人的印象,他的经典动作和说话腔调被全世界无数人模仿,他引领了香港武侠电影的复兴与崛起…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12)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

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是香港著名的粤剧演员,母亲何爱瑜是彼时香港四大家族之首何东家族的一员,中德混血。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13)

李小龙和父母

李小龙出生的时候赶上了湾区闹霍乱,死了不少人。所以第二年,李海泉夫妇就带着只有3个月大的李小龙回到了香港,定居在九龙。

小时候的李小龙是个药罐子,三天两头跑医院,而且身形也很瘦小体非常瘦小,跟人们印象中一身腱子肉的功夫巨星简直天差地别。所以,等到7岁的时候,父亲李海泉决定让他习武,一来健身健体,二来治治他顽劣调皮的习性。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14)

小时候的李小龙

要论先天条件,李小龙可不是习武的好苗子,他天生扁平足,走起路来左右晃,像唐老鸭。所以李海泉一开始只教他打太极拳。

到了1953年,李小龙有了一定的武术基础,李海泉这才把他送进叶问开办的达街武馆,当时李小龙13岁。第一次见到叶问,李小龙很惊讶,眼前这位穿着深色长衫,不喜多言,身材算不上魁梧的瘦人,怎么看都不像一个习武之人,倒更像个教书先生。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15)

叶问和李小龙

叶问的出现也打破了李小龙心目中对习武者的刻板印象,原来并不是一定要身穿精武装,腰束纱带的人才是武术高手,沉稳内敛,温文儒雅,文气凛然的人,也可以是高手。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16)

就这样,李小龙跟着叶问学习了六年咏春,父亲还专门在家中摆了一座木桩,李小龙每天都对着木桩练习身形和手型,掌握发力技巧。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17)

李小龙很尊敬叶问,把他视作父亲一般,叶问也很器重这个爱徒。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18)

1957年,17岁的李小龙在一次校园格斗比赛中,击败了卫冕冠军查理·欧文,赢得了当年校级的西洋拳击少年组冠军。相比于这一战带来的知名度和关注度,更重要的,是检验李小龙这些年来的学习成果。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19)

学生时期的李小龙

1959年,19岁的李小龙没有选择留在香港,他只身一人,兜里揣着100美元,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西雅图。

异国他乡的日子总是不好过,李小龙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武术研究上,虽然苦,好在还算充实。后来,他顺利考入了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攻读哲学及心理学,并申请加入美国国籍。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20)

大学期间,李小龙勤工俭学,用赚来的钱租下了校园内的停车场一角,挂名“振藩国术馆”。是的,为了弘扬中华武术和东方文化,李小龙接过叶问的班,开始授课收徒。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21)

李小龙在“振藩国术馆”与徒弟合影

李小龙曾说,“练武不是为了一脚踢穿木板,而是为了影响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振藩国术馆”的开办,使得李小龙可以一边教学,一边自我进步,还解决了生计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22)

与此同时,李小龙也开始习百家之长,如螳螂拳、少林拳、洪拳、节拳、白鹤拳等拳种,苦练长棍、短棍、双节棍等兵器,并修习硬气功、西方哲学、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试图将各门各派的绝招融会贯通,开创新流派。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23)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小龙在练习的基础上了发明了“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于1964年将独属于自己的格斗技命名为“截拳道”,自成一派。创立“截拳道”,是为了推广李小龙“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的截拳道哲学理念,让西方人见识见识中国功夫。

02、中国功夫,攻陷好莱坞

随后,李小龙开始进军演艺圈,将“截拳道”带到大银幕上,让更多人都能看到。而好莱坞或是西方的李小龙研究学者,在谈到李小龙的时候,也是将其身份归到好莱坞的电影明星,而不是一个武术家。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24)

因为真正使李小龙在西方被人广泛知晓的,是1973年由其主演的电影《龙争虎斗》。这是李小龙第一次在好莱坞的电影中担任男主角,也是好莱坞第一次拍摄功夫片。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25)

《龙争虎斗》(1973)

保罗·鲍曼是美国最有名的李小龙研究专家,他对李小龙的定义是,“琐碎而零乱的暴力酷男,东方主义者的原型,被商品化了的偶像,狂热影迷的收藏品,耀武扬威的自恋者”。虽然听起来有点粗暴直接,不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李小龙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印象。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26)

保罗·鲍曼对李小龙主演的“四部半”电影中的武打动作进行分析和研究后指出,那些简洁有力而优美的武打动作不仅包含了李小龙个人的东方神秘气息与雄性魅力,还充满了李小龙对中国内地、日本、英国、美国和香港复杂纠结的情感。

李小龙的童年时期,香港遭遇了日本的侵略,这是对日本的仇恨;李小龙在叶问门下习武期间,因为他的混血身份,受到过排挤,这是对香港的无奈;在中学阶段,与英国籍的学生间矛盾重重,这是对英国的不屑;初到美国时遭遇的不公和歧视,这是对美国的愤怒。这些复杂的情绪,通通以武术的形式,表现在了李小龙的电影中。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27)

1970年,李小龙在嘉禾电影公司老总邹文怀的邀请下,从美国返回香港,主演了电影《唐山大兄》,这是李小龙第一次成为电影的男主角。

在《唐山大兄》中,李小龙饰演了华侨工人阶级的代表郑潮安。他来自异乡,是工人阶级的一员,却始终难以和周边的人打成一片,这与李小龙因为混血身份,在师从叶问期间不被众人所接受的境遇如出一辙。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28)

《唐山大兄》(1971)

《唐山大兄》的上映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也让李小龙横空出世,其经典的腾空三旋连踢动作,也成为了功夫片中经典的招牌动作。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29)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30)

美国通用影业公司于1971 年买下了《唐山大兄》的海外发行权,并写下这样的宣传语:在儒教时代,复仇是中国人最原始的热情。《唐山大兄》在美国的上映,极大地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于神秘东方的想象。

到了1972年的《猛龙过江》,无论是从电影拍摄地点的选择(地点选在了意大利),还是各种肤色的演员的加盟,都能看出这部电影是在主动地淡化本土意识,表现出要将中国功夫片推向国际的决心。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31)

《猛龙过江》(1972)

这部电影由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称得上是最纯正的李小龙电影。意大利当地的黑手党向美国求助,找来了美国的第一高手柯尔特去对付李小龙。在这部影片里,李小龙代表的是第三世界受压迫者,他成功地击败了美国白人代表的精英阶层,企图吸引更多的非白人观众。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32)

《猛龙过江》(1972)

在同年的电影《精武门》(1972)中,李小龙一角踢翻“东亚病夫”的牌匾,积怨已久的中日矛盾,在这部电影中被完整地呈现出来。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33)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34)

《精武门》(1972)

有意思的是,《精武门》海外发行的英文版和本土上映的粤语版,在字幕翻译上存在不小的差异,导致东西方观众看到的可能是两部不一样的电影。例如影片中的吴翻译这个角色,在英文版中,他自称是一个日本人;在粤语版中,他却称自己是弃暗投明的中国人。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35)

《精武门》(1972)

在西方观众眼中,吴翻译只是一个逗乐的跳梁小丑;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会将其视作近代压迫的象征,《精武门》这部电影也成了推翻压迫的爱国电影。这种细节处理,使得《精武门》这部电影同时吸引了东西方的观众。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36)

《精武门》(1972)

1973年,李小龙首次在好莱坞电影中担任男一号,它就是《龙争虎斗》,这也是好莱坞首次涉足功夫片。《龙争虎斗》使李小龙真正火遍全美,成为世界级的电影和功夫巨星。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37)

龙争虎斗(1973)

李小龙在电影《龙争虎斗》里的表演,也彻底扭转了华人演员在好莱坞只能充当丑角和配角的格局,为之后元彪、成龙、洪金宝、李连杰等人在好莱坞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李小龙还改变了西方观众刻板印象里的华人形象 — 从阴险的傅满洲和怪戾的陈查理,一下子成了精通功夫,身手不凡的武林高手。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38)

龙争虎斗(1973)

《龙争虎斗》这部电影依旧很国际化,没有民族抑结,影片投资不到100万美元,却收获了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这部电影也影响了很多人,李小龙在影片中就是梦想的化身,“当我看李小龙,我成为李小龙。当你看李小龙,你成为李小龙。当我们一起看李小龙,我们都是李小龙”。

电影《尖峰时刻》的导演布莱特·拉特纳就是李小龙的铁杆迷弟,他说自己正是因为看了李小龙的《龙争虎斗》,才决心成为一名电影导演。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39)

03、东方还是西方,真的重要吗?

自此,李小龙成了反西方传统文化和激进主义的代言人。正如鲍曼所说的那样,“李小龙带来的影响不能把它局限于功夫,他更像是一位哲学功夫大师,将哲学思维引入武术以及功夫电影”。这集中表现在了李小龙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和人物设定上。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40)

鲍曼还有一个尖锐的观点是,他认为李小龙自创的“截拳道”从本质上来说是西方的产物。李小龙“截拳道”推崇以攻为守,其站姿来自于西方的击剑术,移动的步伐借鉴了拳击,腿法演变自跆拳道,摔法来自柔道。因此,虽然“截拳道”这个名字听起来很东方,但它还是一种杂混了各种西方格斗术的招式。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41)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李小龙在多部电影中塑造了亚裔美国男性的硬汉形象,但对于当时大多数的亚裔美国人来说,他们并没有强烈的代入感和认同感,因为他们更加强调的是自己的美国身份,并极力与李小龙及他所演绎的角色保持一定距离。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42)

在李小龙去世后,包括加拿大、巴西、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拍了一系列所谓“剥削李小龙”的影片,比如《死亡的游戏》、《性感伊莎与李小龙魔三角邂逅记》、《李小龙大战基势力》等,这些电影中的李小龙看不见一丝东方的影子。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43)

所以说,李小龙到底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

东西方学者在谈论这个议题的时候,无非围绕着这么几个问题,李小龙这个人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李小龙的功夫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李小龙的身份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44)

归根结底,东西方研究者站在各自的立场,从自己的先见出发,他们的结论不能说是错的,但肯定都是片面的,他们只愿意说出自己乐于看见的结论。这种极端而单一的结论,本身就与李小龙这个多元且丰富的人物不符。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45)

黄色的皮肤,黑色的眼睛,包容的胸怀,革命性的武术动作,无所谓属于哪一方,李小龙就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完美产物。作为一个跨文化跨地域,无差别影响的偶像,李小龙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西方将其据为己有的论断和想法十分幼稚,而对他不实的揶揄和丑化,更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狭隘做法。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46)

李小龙雕像

其实关于东西方的问题,李小龙本人早就给出过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李小龙(好莱坞往事丑化李小龙)(47)

Be water , my friend

1971年12月8日,李小龙在加拿大的一档访谈类节目时被问到:“你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李小龙回答说:“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我是人,是全人类中的一员。我不想被奉为神而脱离人类,在天堂之下,我们都是一家人。

嗯,天堂之下,都是一家人。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