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细节决定成败 如何在细节上脱颖而出(1)

特约评改人:乔延坤

中国书协会员

河南省书协理事

2007年度书法报·书法海选获奖书家

如何做到细节决定成败 如何在细节上脱颖而出(2)

隶书节录《游褒禅山记》二条屏

(第2行“褒”后落“之”,

第3行“其文”后落“漫灭,独其为”)

规格 180cm×33cm×2

作品评语:此件隶书二条屏,取法《曹全碑》,写得干干净净,平和雅正,和谐明快。应该说是一件较为完整的作品。

小字作品有其优势,那就是易于藏拙,用笔、结体的问题会因为字形小而不那么明显,作为一般实践性的创作而言,问题不大。但如果进一步想参加展览或比赛,小字作品的优势就会面临较大挑战。一是当今的展赛,小字作品普遍较多,评委或组织者对小字作品的审视也较为严格。

这件作品中,问题有几个,都在基础环节。首先是用笔,作为小字隶书,笔法的精湛纯熟是作品成功的最大支撑。作者在用笔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曹全碑》特点突出的长弧线条上,如长横、长撇、长捺等表现都还不错,线条的弹性、力度、弧度都比较到位。但不少短小的线条就显得迟滞、局促,动作细节不清晰,笔法意味寡淡。这是手头功夫欠缺的原因,书写的意识也有待加强。

再者就是结体方面,此作全篇通览时,《曹全碑》意味浓郁,但若仔细观察,结体的问题还是很多。《曹全碑》的一大结体特点就是“内收外放”,内收即单字中宫紧凑,线条排叠均匀而密实。外放即长线条舒展张扬,八分意味明显。在这一点上,作者的表达不够充分,时有时无,说明还没有理解到位。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写隶书小字的书友注意。学隶书,小字的学习是必要环节,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这种创作方式作为重点,无疑会忽略很多种汉隶美的体验。建议作者可适当改变学习方式,比如把字体放大写,比如同时学一些与《曹全碑》风格接近的汉碑,如《礼器碑》等。学习方法丰富后,视野打开后,学什么都会事半功倍。

如何做到细节决定成败 如何在细节上脱颖而出(3)

隶书明节中堂

规格 136cm×68cm

作品评语:从整体上看,此幅隶书中堂是一件比较妥帖完整的作品。取法上,以《张迁碑》为大基调,并融入《西狭颂》《好大王碑》等古厚一路碑刻意趣,努力追求朴拙雄浑的书法风格,应该说比较成功。同时围绕这一风格取向,有意识地将结构重心下移,空间分布疏阔,在方正的字形中力求沉着稳健,精神内敛,不事张扬。总之,作品的优点很多,表明作者的学习和创作路子正,不浮躁,目标明确,值得肯定和坚持。

从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有以下几点似可完善改进:

一、章法布局问题不大,唯中间画的线显得多余,应该是受展览作品影响进行的装饰,也是作者不够自信的表现。在这样的大字小幅作品中装饰过多,反而打碎了空间,气息不连贯。

二、结字的问题在于有一个大基调,但分量明显不足,作者融合多个汉碑风格的能力也有欠缺。比如“节”“惟”“更”“后”等字有较明显的《张迁碑》风格,而“正”“阳”二字似出自《西狭颂》,其他如“农”“醇”“歇”等字又是《好大王》的味道,风格固然接近,但还未能统一。

三、用笔是最基本的要素,问题需要尽快努力解决。作者用笔厚重,但“浊”气稍重,运笔过程中时见迟疑,缺少一些细节的表现。特别是长横笔习气较重,“正”“采”“芽”“求”“液”“更”“厚”“身”“不”“凉”等字的长横,下笔习惯粗头下压,整体呈下弧之势,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应该加以改进。

建议:以一家为根基,加强临习,强化一种风格的深入和表现,减少集字为篇的学习习惯。

乔延坤示范作品

如何做到细节决定成败 如何在细节上脱颖而出(4)

隶书明节中堂

规格 136cm×68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