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的一个大雨天,我从富士康辞职。

2010年的秋天,我从沈阳坐火车去长春面试求职,坐我对面的是两个朝鲜族的年轻女子,两个人用朝鲜话讲了一路,除了偶尔的“斯密达”,我什么都听不懂。

2010年,我在QQ空间里发表了一篇小文《小白》

2011年10月,河南洛阳爆出一起震惊全国的“洛阳李浩地窖囚禁6女子案“

2012年,我的朋友说:《小白》改编改编,咱们拍个电影吧。

2014年,电影在湖北汉川开拍,后辗转东北延吉。

2014年,我想,再写个本子吧。

于是有了《心牢》。

“洛阳李浩地窖囚禁6女子案”,倘若不是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细致报道,恐怕连最资深的编剧都不敢这么编,案子充满了魔幻的色彩,罪犯李浩固然穷凶极恶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但里面六名女子的反应,让办案警察十分不解,她们不仅在里面相处和谐,而且十分爱戴李浩甚至助纣为虐,我想这大约也可以算“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典型案例吧。

悲伤中带着眼泪(只在那里发光写在心牢之后)(1)

(当年的央视新闻截图)

悲伤中带着眼泪(只在那里发光写在心牢之后)(2)

罪犯李浩

我的导演朋友知道我要写性奴案,非常高兴,他叮嘱我:一定要详细把地牢里发生的故事写出来,这几个女人在地牢里的心态变化,悲惨遭遇对人性的摧残和重构,将是非常吸引人的故事内容。

但,我不想。因为日本的大量爱情动作片就是以此为题材,虽然偏重色情,但我如果要写,势必也要过多涉及这方面但内容,实非我本心。于是,我要寻找新的方向。

2014年,就在我在构思《心牢》剧本的时候,一部日本电影深深打动了我,这就是《只在那里发光》,这是当年获奖无数的日本电影,但在国内却少有人问津。

悲伤中带着眼泪(只在那里发光写在心牢之后)(3)

电影截图

悲伤中带着眼泪(只在那里发光写在心牢之后)(4)

(当年获得多项大奖的《只在那里发光》海报截图)

《只在那里发光》讲了两个失意男女的爱情故事,他们在生活中挣扎,却又在爱情里发光,里面有许多在我看来惊世骇俗的描写,限于平台限制,就不细述了。

这部电影深深打动我的地方却不是那些古怪离奇的设定,而是全片弥漫着的哀伤的氛围,时隔多年,我已经记不得大部分的情节,但那种压抑和无助的气氛却始终感染着我,这片子里没有快乐的人,每个人都仿佛活在高压锅里,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全片似乎都在傍晚黄昏时,阴暗冷漠。

这,恰是我最爱的电影。

我不要写地牢下的“悲惨世界”,我要写地上人的“悲惨世界”,地下的女人被关在地窖里,地面上的众生又何尝不是被关在自己的心牢里。于是,地牢和性奴,只是一个引子,地面上那些悲苦的众生才是我关注的重点。

把握了这个脉搏,我用了一个月时间,每天沉迷于故事的创作,我把网上关于这类案例的报道读了一个遍,又联系了城市清洁工亲自深夜陪着他们扫地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心理。

写的时候,痛并快乐着。好在最终近6万字的剧本完成,我个人很满意,我发给我的导演朋友,他坚持要描写地下的离奇和残忍,对我这种表现手法很是不屑,于是作罢。这篇《心牢》,就一直放在我的电脑里,养在深闺人未识。

悲伤中带着眼泪(只在那里发光写在心牢之后)(5)

当年的《心牢》封面截图

这次开头条号,我决定稍加改动,将剧本改成中篇小说,在头条上连载,虽称不上好评如潮,但最好的一段有4万多阅读量,涨粉到了近5000,不少人留言表示支持,我心很是安慰,觉得6年前那一个月的罪没有白遭。

关于剧情和人物,我个人感觉已经交待得很清楚了,这是一部没有“好人”的作品,赵三江虽不坏,但遭受冤屈,已经“残”了;高素梅最后才知道凶手是谁,但身边带着个傻儿子,生活业已“废”了;其他的有名字的角色,大都可以归列为“坏人”和“惨人”,此生基本已可定论了。

要特别说一下李建和黄馨,许多读者看完之后,对这两个人的结局有些疑惑,特别是李建,许多人觉得他无过错,一心想破案,虽程序有瑕疵,但不应获得如此下场。但我要说,自构思创意阶段,我就要把李建作为最痛恨的一类人,因为我们身边多有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可能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非常追求“程序正义”的人,大抵是我看了太多的西方电影,对审判过程中稍许的程序瑕疵而导致案件翻盘的案例记忆犹新。李建的破案,不是为了伸张正义,而是为了升官发财迎娶娇妻,他对赵三江的监视和拘禁,也不是有十足的证据,只是基于一种偏见和直觉。有些人会说:万一真是赵三江的凶手呢?那他这么做,不就是立功了吗?

这个观点,就是我极力想表达的:我们这个民族长此以往都有一个观点:若是目标正确,哪怕过程和手段肮脏,也是可行的。在此,我表示万分的不同意。

我猜测这跟民族性有关系,但我不想深入探讨下去,诸君自思。

至于黄馨,因为我原来写的是剧本,所以观众若是从电影上的画面呈现,应能很快明白,这是一个物质女,被上司潜规则后安于享乐,这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此,不加赘述。

最后要声明一点,文中最重要的三个男性人物的名字“赵三江”“李建”和“任勇”,分别来自我在营口最好的三个朋友的名字,尽管文中有好有坏有奸有恶,但他们三个都是我一个异乡人在东北生活的精神支撑,仅用此文,向他们三个表示敬意。

从明天开始,又将有新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