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朱力克

“失眠了,我的最后一个法宝,听音乐。晚安各位!”有网友在酷狗音乐睡眠专区留言。相比传统的睡前冥想、泡脚养生、适量运动等方式,新一代人正在追捧新的助眠方式——音乐助眠。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每到这一天,“怎样才能睡个好觉”必然会成为热门话题。根据刚刚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国人睡眠指数得分为64.78分(百分制),仅略高于及格线。10年来,国人睡的越来越晚,睡觉时间越来越少,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睡觉时长减少近1.5小时。

基于庞大的用户需求,围绕助眠已形成数千亿规模的产业,音乐也没有缺席。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场景音乐人群洞察白皮书》报告显示,选择收听睡眠场景音乐的用户达到76.4%,仅次于运动场景。酷狗音乐首创推出的“Delta脑波3D沉浸式助眠音乐”则是其中深受好评的功能。

用了很多办法找回睡眠 用音乐把它找回来(1)

当冬奥会冠军谷爱凌说她的秘密武器是“每天睡足10个小时”,多少人在羡慕她的高质量睡眠。但最便捷的助眠方式,可能只是轻轻点开自己的手机。

越来越流行的音乐助眠,真的有效吗?

在“世界睡眠日”当天,酷狗音乐发布了“当代青年睡眠有限公司”互动H5,用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提醒大家关注睡眠问题。

H5页面的背景里,有着上班族熟悉的表格,上面记录着当年的KPI:连续早睡300天。酷狗分析用户以往的听歌记录,尤其是听歌时间,考核出用户的月度“早睡绩效”,据此打星、评级,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年轻人群的睡眠现状。

用了很多办法找回睡眠 用音乐把它找回来(2)

年轻人是失眠的重灾区。《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通过抽样调查和大数据,在分析近万名全国各地不同人群的睡眠情况后发现,44%的19到25岁年轻人熬夜至零点以后,自我认知睡眠质量非常差的年轻人占比为4.2%。年轻人入睡时长显著低于老年人。

压力正成为年轻人睡眠上的拦路虎,“完不成KPI,我就不睡觉”正成为常态。在上述调查中,每两名睡不好的青壮年,就有一名日常感觉“压力山大”。这和平日的学习、工作密切相关,在26到45岁年龄段最为普遍。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居家时间变多,但焦虑和烦恼并没有减少,这也直接反映在睡眠质量中。

这就更能理解,为什么相比运动等耗费精力的助眠方式,很多年轻人更青睐音乐助眠。点开手机,听听音乐,既简单便捷,也更容易让人放下疲惫。

利用音乐改善睡眠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尝试,数十年的研究表明,多种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入睡并改善整体睡眠质量。根据另一份《睡眠音乐研究白皮书(2021)》,八成受访者认为助眠音乐对于睡眠提升有明显帮助。在收听助眠音乐后,半小时入眠的人群比例较不收听助眠音乐人群从38.4%上升至49.4%,有较大涨幅。

“已经听了一周了,说实话,每天工作很累。累的时候很容易做梦,半夜醒来。最近天天带着睡眠耳机听着睡觉,很少做梦,还是很有效果的。睡得确实比以前好,也可以听听下雨声。解解压……”一位网友在酷狗音乐睡眠专区留言,可能代表很多年轻用户的心声。

用了很多办法找回睡眠 用音乐把它找回来(3)

网友在助眠专区下留言

音乐助眠有共性,但更需个性化服务

音乐可以助眠,但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叫助眠音乐。在很多情况下,音乐作为助眠剂需要根据个人的独特品味和偏好进行个性化或量身定制,最重要的是找到“对自己管用”的那一款。

在酷狗音乐睡眠专区,就细分出脑波音乐、轻音乐、白噪音、经典音乐伴奏等不同类型的内容,满足不同人群的助眠需求。

用了很多办法找回睡眠 用音乐把它找回来(4)

譬如,脑波音乐就是一种比较新兴的音乐形式,在高收入人群中已受到较多欢迎。截止去年底,Delta脑波音乐在酷狗上日均播放超过5万,总播放量超过2300万次,超过50万人收藏与分享。

“每次听这个睡觉,真心解压,要说感觉就像是在某个重力迷糊的地方寻找什么东西一样,每次定时十分钟关,没一次听完过。”有网友评价说。

脑波音乐的存在自有科学依据。音乐作为一种特定和谐频率构成的声波,会引发人体内部细胞组织的共振协同,这种共振也发生反应于脑波间。在大脑接受音乐后,达到降低神经肌肉系统紧张度,降低血压、心率数值的效果,由此产生放松的状态。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当人们的大脑频率处于Delta脑波时,即为深度睡眠状态。酷狗基于此,和国内专注于沉浸式声音疗愈内容制作与研发的团队耳界Earmersion合作,首创推出了“Delta脑波3D沉浸式助眠音乐”。《Delta脑波音乐减压深度睡眠》专辑设计了进阶式的14天疗愈内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理学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团队导师也参与其中。

“像在摇篮里,有人摇晃着婴儿床哄你入睡,很舒服。”“仿佛置身在无尽的宇宙,来回穿梭走不到头的感觉。”网友在评论区交流分享听后感,虽然每个人感受到的具体氛围不一样,但获得宁静、易眠的效果是相同的。

用了很多办法找回睡眠 用音乐把它找回来(5)

网友在助眠专区下留言

据生物学家分析,音乐之所以能助眠,除了作用于脑电波外,它不但可以影响情感,打开人脑无意识的窗户,还可以帮助阻隔其他噪声的效果,起到遮蔽作用,用大脑熟悉的和舒适的音调达到助眠的效果。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在睡前选择用轻音乐或者白噪音来助眠。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睡前助眠轻音、钢琴纯音乐等都是颇受欢迎的助眠音乐。在酷狗音乐中,很多用户也会选择雨声、森林山谷等自然声响,以及人声哄睡等放松催眠。

用了很多办法找回睡眠 用音乐把它找回来(6)

音乐陪伴越发重要,只因内容够“实用”

音乐助眠的流行,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因为共同的需求聚集在睡眠场景之下。据统计,自2021年推出场景音乐专区以来,仅酷狗的睡眠专区收听量已超3700万人次。

虽然睡眠场景下,大多数用户每天只收听一次,但单次使用时长相对较长。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晚上9点到12点是用户收听的高峰,有40%的用户单次使用3小时以上。

音乐在助眠中的应用,仅仅是音乐向日常实用性迈进的一个缩影。随着移动设备的流行,从线下到线上,从日常家居生活、工作到上学上班路上、睡前,用户对音乐的消费正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借由音乐释放情绪、抚慰心情,也借由音乐满足特定场景下的功能需求。

作为目前唯一开辟了独立场景专区的音乐平台,酷狗成了观察场景音乐趋势的一个绝好样本。新版本中,酷狗已建立起睡眠、运动等九大专区,试图将音乐和人们生活深度融合。

用了很多办法找回睡眠 用音乐把它找回来(7)

酷狗音乐APP内,可以收听多种场景音乐

譬如,运动就是日常音乐应用最广泛的场景。在跑步和健身时,用户更需要音乐来辅助把握节奏感,提高运动效率。在酷狗音乐运动专区里,不少用户用分享歌曲的方式为跑步打卡,或者彼此之间交换锻炼时的歌单。这让运动歌单的评论区成为用户互动最活跃的据点。

为了让场景音乐的艺术性与功能性不断升级,帮助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满足日常的诉求。最近,酷狗又陆续引入心理专家等具备专业背景的创作者加入,还打造了场景开放平台,让创作者自助发行场景音乐、视频。据悉,开放平台目前已聚集了上万名内容创作者。

在疗愈专区,酷狗就携手医疗团队、心理机构合力打造疗愈歌单。结合音乐治疗相关理论,用户在完成健康测评后,将根据测评结果,获得定制歌单。这一功能在不少用户中口口相传,深受欢迎。

作为音乐平台,酷狗也在发现用户需求的过程中,通过各专区不断重新梳理繁多的音乐内容,聚合符合特定场景功能的优质音乐内容,为人们欣赏、使用音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可以说,以酷狗的场景专区为代表,音乐正从够不够“好听”,进入够不够“好用”的时代。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