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日事件》是余华早期的一篇作品,小说以现实和想象相互交汇的方式进行叙述,读来扑朔迷离,甚至带有悬疑的色彩。

余华的故事简介(余华四月三日事件十八岁少年的奇幻之旅)(1)

1.

故事的开篇从一把钥匙写起,与《女人的胜利》不同,这里的钥匙不是婚外恋情的证据,而只是一把房门钥匙。钥匙的主人即将满十八岁,介于少年与成年之间。当然,他也有自己的爱情。

白雪是他曾经的同学,也是他心仪的姑娘,看到白雪他会心惊肉跳。当他兜里揣着钥匙,走在街上的时候,他看到了白雪,同时他看到不远处梧桐树下的中年男人。他认为,白雪和中年男人有着什么关系。

他总是听到邻居和父母商量着什么,具体的事件他不清楚,他只知道人们一直在准备着,准备着在四月三日做点什么,而四月三日是他的十八岁生日。

他认为那是一个针对他的阴谋。在他的想象中,喜欢的姑娘,往昔的同学,父母,陌生的中年人,都在监视着他,密谋着对他的残害。

在四月三日这一天,他们会把他带到街上,然后会有一辆车撞向他。

实际上,生活并没有发生奇怪的变化,也没有任何预示。四月三日或许真的有什么计划,邻居和父母的谈话可能另有所指。不知全情的他,通过猜测与想象,为自己编织了牢笼。

余华的故事简介(余华四月三日事件十八岁少年的奇幻之旅)(2)

2.

余华在这本书中的描写,保持了《现实一种》中的冷峻的笔法。只有描述,没有情感。在他的笔下,人好像失去鲜活的生命,而成为只会完成某些动作的机器。

“不用怀疑,他现在已经走在街上了。然而他并没有走动的感觉,放佛依旧置身于屋内窗前。也就是说他只是知道,却并没有感到自己走在街上。他心里暗暗吃惊。”

主人公的行动好像被无形中的力量拖动着,并没有自主意识,而实际上他又是个思想十分丰富的人。在余华笔下,主人公除了思想,其他的动作都是机械化的,不够生动,也不值得描写。

在现实中,人们对他很友好,他却认为一切都是假装的,是虚伪的。就连河流也在实施对他的监控。

“他站起来时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桥,桥像死去一样卧在那里,然后他注意到了那条阴险流动着的小河,河面波光粼粼,像是无数闪烁着的目光在监视他。”

当一个人的思想被偏执填充,他就不会客观看待这个世界。他总是会设想会经历怎样的画面,如何敲门,如何谈话,如何被害,而生活中,总会有些蛛丝马迹与他的想象相符,这些相符的情节都会验证他自己的设想。

于是,他越来越坚信自己的想象,而将生活本身弃于不顾。一个抛弃了现实的人,无法在现实中获得幸福。

余华的故事简介(余华四月三日事件十八岁少年的奇幻之旅)(3)

3.

余华给主人公安排了出行的结局。在四月三日即将来临的时候,他扒上了火车,坐在煤堆上,远离亲人朋友与“阴谋”。

坐上火车之后他如何生活,他是否逃出了自己想象,余华并没有交代。

结尾,他想起了小时候,一个喜欢吹口琴的邻居在十八岁时患病死去了,于是那口琴也死去了。

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对十八岁充满恐惧。他害怕十八岁是一种告别,于是在那一天来临前,自己选择了出走。

至于,四月三日到底要发生什么,到底他的父母和邻居有没有特别的计划,余华并没有交代。

对于怀着好奇心读到这里的读者来说,余华的不解释似乎有些不负责任的意味。

“四月三日”其实没有“事件”,一切不过是他的想象。他选择在那天来临之前离开,就算是有什么针对他的计划,到那一日也无法展开了。

此刻,再返回前文去思索那些暗示与悬念,才明白,不过都是少年在大脑中荒诞的演绎。

余华的故事简介(余华四月三日事件十八岁少年的奇幻之旅)(4)

4.

十八岁是青春的一个界限,十八岁在法律上讲,已经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心智也应该成熟起来。

实际生活中,十八岁的人,并不能负责自己的生活,在经济方面还要依赖自己的父母。于是十八岁的人总是在心理的独立与客观的不独立之间徘徊,青春的迷茫、挣扎也随之而来。

余华钟爱十八岁,还曾写过《十八岁出门远行》,在这篇小说中,“我”见证了人性的丑恶与社会的复杂,初出茅庐,根本不懂得怎样与复杂的人世相处,一次远行,就像是一次生动的课程。

《四月三日事件》则以十八岁时的出走作为一种结局。有人说,主人公的想象是对青春的压抑的扩大,余华不过是将每个人在即将成年时面临的困惑强化。为了表达这种强化,主人公看起来有了病态的表现,精神上好像出现了问题。

或许正是这种夸张,才能够将情感与疑虑表达地更为顺畅。被害的妄想与痴迷的癫狂,在常人看来,他不正常;但是在他的眼中,别人也都自说自话。

莫言曾说:“余华是当今文坛上唯一一个清醒的说梦者。”余华的小说好像蒙上一层梦境,像在呓语。或许正是这种痴言,才能表达出余华对现实强烈的思考和质疑。

,